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623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而那些文官,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

  因为江西的摊丁入亩,被他们搞得一塌糊涂!

  根据江西左布政使谢澹的供词,他不是为了贪污才乱搞。

  主要是江西的士绅宗族势力太顽固,而且许多大族都有人当官。

  他们也不明着反抗,只是暗中进行抵制,让摊丁入亩根本无法推行,甚至就连清丈田亩都虎头蛇尾。

  可朝廷又有死命令,各级官吏必须交差。

  于是基层吏员糊弄县官,县官糊弄州府,州府糊弄省里,省里糊弄朝廷。

  江西全省范围内,只有极个别地方官完成任务,

  大部分地方官都糊弄了事,甚至还有官吏趁机贪污受贿。

  布政司和按察司对此茫然无措,他们如果催促进度,府县官吏只能瞎搞。

  他们如果不催进度,府县官员就一直拖延。

  渐渐的,大家都开始摆烂了,上报朝廷说改革顺利完成。

  其实翟汝文的姻亲谢澹,身为江西左布政使,并没有贪污太多钱财,相对而言算得上一个清官。

  可他帮着地方官糊弄朝廷,闹出民乱就得出手捂盖子,否则江西的实际情况全得暴露。

  .....

  御前会议。

  “江西的案子还在审理,”

  赵渊拿出一份刚收到的密奏,

  “这是新任江西左布政使李邴发来的,他说江西的士绅太顽固了,而且互相联姻盘根错节,趁着此次大案应该拆分大族。”

  “不拆族迁徙,别说摊丁入亩,就连清丈田亩都在江西难以推行。”

  柳瑊身为首相,第一个接过密奏阅读。

  看着看着,柳瑊就对李邴佩服不已。因为李邴还建议,首先应当拆分张氏。

  当朝皇妃的娘家张氏,退休首相、赣国公张根的张氏!

  赵佺第二个阅读密奏,看完之后沉默不语,把密奏递给旁边的张叔夜。

  一个传一个,看完都不说话。

  江西籍官员太多了,不但互相联姻,还跟外省大族联姻。

  一旦全省拆分大族,不仅牵涉皇妃的娘家,还会牵扯到无数官员。

  赵渊笑问:“首相是什么意见?”

  听到这话,柳瑊都他妈快哭了,无比后悔做这破首相。

  除非柳瑊对此强烈反对,否则不管他是否同意,只要这道政令一下,他都会被无数官员喷死。

  因为大家不可能骂皇帝,那就只能骂他这个宰相!

  当然,首倡此事的李邴,肯定也会名声恶臭。

  柳瑊回答道:“处理江西局面,这次确实是最好时机,但还是应该稳妥行事。”

  似乎说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说。

  无比正确的废话。

  赵渊又扫向李含章、钱琛、孟昭、白崇彦等人,结果这群旧时小伙伴,此刻也不敢胡乱发言。

  如果不牵扯皇妃的娘家,他们还能发声支持。

  可现在皇妃家族也扯进去,因此得罪了皇妃和太子咋办?

  一片沉默之中,陈东猛然站起:“臣支持拆分迁徙江西大族!”

  赵渊微笑赞许:“极好。”

  柳瑊欲言又止,内心反复纠结,终于还是叹息说:“臣也支持。”

  “臣附议。”其余重臣也跟着支持。

  前来参加御前会议的,除了内阁成员,还有通政院、督察院和六部的一把手。

  张根和萧楚相继退休之后,已经没有江西籍官员能参加御前会议。

  倒是六部的左右侍郎,还有各寺的寺卿,加起来总共有四个江西籍。

  只要不怕得罪皇妃,在座之人对江西开刀毫无心理负担!.

第三千五百七十三章 酷吏的用处

  赵渊又问:“李邴是一个敢任事的。他连上两封密奏,一封揭露民变,一封倡议拆族。”

  “他做江西左布政,接下来的事情我很放心。”

  “但他资历太浅恐压不住场面,你们谁愿意去江西坐镇?”

  “臣愿前往江西督办此事。”督察院右都御史魏良臣站起来。

  上次的全国贪腐大案,魏良臣差点被亲弟弟连累,此后做事更加勤勉谨慎。

  就连秦桧这个同窗好友,魏良臣都刻意保持距离。

  既然已经决心做孤臣,这次去江西就是一个立功机会。

  “好!”

  赵渊对魏良臣无比赞赏,说道:“加封魏卿为太子少师,即刻前往江西担任清田总督。”.

  “臣必不辱命。”魏良臣端正作揖。

  他本身就是右都御史,现在又加封太子少师,已经获得了入阁的资格。

  今后就算是混日子,只要不犯什么错误,十年之内熬也能熬进内阁。

  入阁的时候,魏良臣很可能还不到五十岁!

  秦桧看得羡慕无比,但这种差事他不敢接。

  因为太得罪人了,肯定成为众矢之的。

  魏良臣敢站出来,是因为自己行得正,不怕任何官员攻讦。

  若是让秦桧去做,指不定哪天就被人揪住把柄疯狂弹劾。

  赵渊叮嘱说:“湖南地广人稀,又跟江西紧挨着。”

  “江西那些大族,留一部分在老家,拆一部分去湖南。”

  “腾出来的江西土地,贱卖给当地无田、少田的佃户。”

  “升米恩,斗米仇,不要直接分田。”

  “让佃户每年多缴一笔田赋抵账,最好是五到八年可以偿还干净。”

  魏良臣问道:“迁出地主与赎田佃户的债务怎样处理?”

  “超过三年的累欠债务,一律作废。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一律作废。”赵渊说道。

  地主哪有不放高利贷的?

  即便大明朝廷管得严,但地主放高利贷时,可以绕开法律进行,无非就是九出十三归那套。

  如今有朝廷派总督撑腰,佃户们为了摆脱禁锢,肯定集体指控地主放高利贷。

  什么债务都能作废!

  赵渊又说:“赐你一面王命旗牌,可随意调动江西的驻防军和漕军。”

  魏良臣大喜:“有军队在手,臣若治不好江西,提头回来见陛下。”

  .....

  散会之后,赵渊提前下班,直奔皇妃张锦屏的院子。

  “官家来得这么早?”张锦屏惊喜道。

  赵渊有些难以启齿,整理措辞道:“我有一件要事,须请娘子帮忙。”

  张锦屏预感到事情很大,忙问:“是什么事?”

  赵渊把江西的情况详细阐述,又说道:“江西士绅盘根错节,连清丈田亩都极为困难,大明开国将近十年还没办好。”

  “这次借着民变大案,正好出手拆分迁徙大族。”

  “张氏身为皇亲国戚,理当做出表率。”

  “岳父那里,我会写一封信。娘子最好也写一封,劝一劝张氏分拆迁往湖南。”

  “国大于家,自该如此。”张锦屏虽然有些不痛快,但还是愿听丈夫的话。

  二十天之后,魏良臣还没到江西,皇帝、皇妃的私信已到了张家。

  赣国公张根的身体很不好,这两年时不时就要患病卧床。

  读罢女儿女婿的来信,张根叹息道:“君令难违啊。”

  他把族中长老都请来,还没把话说完,各支各房就反应激烈。

  无非就是觉得皇帝冷酷无情,身为外戚家族,居然还要遭受损失。

  虽说按照老家的田亩数量,迁去湖南能够等额赔偿,甚至还能多占一些做补偿。

  但土地和土地能一样吗?

  江西这边都是熟田,迁去湖南还得垦荒。

  而且那边地广人稀,肯定难以招募佃户,指不定张家人还得自己耕田。

  张根连哄带吓耐心劝说:“别的省份,都能摊丁入亩,唯独江西连丈田都费劲。”

  “如今更是搞出民变,天子已然震怒.....”

  “这次是右都御史来江西督办,而且带着可以调动军队的王命旗牌。”

  “把总督魏良臣逼急了,他是真要杀人的。”

  “魏良臣此人,我非常熟悉。他是前宋的太学生,策划叩阙营救当今皇帝。”

  “皇帝被编管桂州,他又首倡千里追随。”

  “一路跟随皇帝去桂州,又跟随皇帝去金州,在皇帝占领汉中时就投效了。”

  “这样的人,他真敢拿我们张氏开刀。”

  “如果他在江西打不开局面,恐怕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张氏!”.

第三千五百七十四章 林冲南下大理

  张氏族老们面面相觑。

  魏良臣的履历一摆出来,他们全都被吓到了。

  张家有一个国公、一个皇妃又如何?魏良臣才是真正的皇帝心腹!

  张根说道:“朝廷有令,各族拆分迁徙时,都可以留下一半族人。哪家迁走,哪家留下,我们抓阄决定吧。我也参与抓阄,若是中了,抬也抬去湖南。”

  ....

  泥塑宰相,突然就支棱起来了!

  御前会议表决的时候,柳瑊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即:原则上赞同拆分迁徙江西大族,并表明自己支持皇帝的立场。

  又强调做这件事情不能太急,必须循序渐进的稳妥谨慎处理,然后在具体施政上一直扯皮。

  如此一来,皇帝要么让他滚蛋,要么把他当成空气,不论怎样都可以顺利退休.

  并且在退休之后,还能获得“直臣”美名,赢得江西大族及其姻亲的赞誉。

  但柳瑊没有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