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622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第五个儿子成年之后,也加入军队为大明作战。

  前后五个儿子参军,在战场上一死一残。

  妥妥的从龙功臣,而且属于忠烈之家!

  这混蛋现在犯事儿,竟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权。

  而是江湖义气好面子,喝几口酒便忘了姓什么。

  酒醒以后明知不应该,但他已经做出承诺,于是就不好意思反悔。

  在巩休的固有观念当中,他的义气,他的承诺,他的面子,是大于国法和军法的。

  思来想去,赵渊还是手拟中旨,对巩家父子网开一面。

  巩休本人,严厉调查,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巩休的几个儿子,调查之后如果没问题,那就特许免于连坐。

  如果有犯罪行为,也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赵渊拿着这份密奏,扔给从东溪园散心回来的闻焕章。

  “这巩休当年多精明一个人,有脑子有手段,现在怎么变傻了?”赵渊躺在椅子上叹息。

  闻焕章仔细把密奏看完,说道:“膨胀了呗。他年龄比较大,带兵时又犯过错,所以才退出一线部队。”

  “那么深厚的资历,立过那么多战功,却只捞到一个都指挥使和伯爵,他心里肯定是有怨气的。”

  “他在地方上躺平了,很难继续升迁,在乎的只剩面子和义气。”

  “又觉得朝廷一直亏欠他,自然不把国法放在眼里,甚至存在故意践踏法律的心理.....”

  赵渊非常痛心:“说句不负责任的话,以他的资历和战功,只要在军队里别乱搞,谁他妈会去查他啊?”

  “就算是收礼和占地,只要不做得太离谱,御史肯定睁只眼闭只眼。”

  “但这混蛋,还是把吉安府驻防军的报捷文书,压了足足半个多月。”

  “实在是害怕无法压住,才写密信把事情捅出来。”

  “他一开始就存着欺瞒朝廷之心!”

  还有一点,赵渊没有直接说穿,那也是让翟汝文退休的主要原因。

  一个吉安知府,一个江西都指挥使,奏报此事都不走正规流程,不约而同的选择密奏的方式.

第三千五百七十章 新的首相

  因为他们两个都知道,布政使谢澹是翟汝文的姻亲。

  所以害怕正规公文,发到中央有人拦住,甚至担心翟汝文才是幕后黑手。

  .....

  人逢喜事精神爽,柳瑊似乎年轻了十岁。

  他依旧穿得极为朴素,两套官服用于换洗,已经好几年了也不扔,甚至还他娘的打着补丁。

  柳瑊迫不及待搬进首相官邸,身边只有一个老妻一个老妾,以及几个跟随多年的仆人照顾起居.

  每餐严格定量,肉都不能放太多,平时皆以素食为主。

  柳瑊把妻妾奴仆都叫来:“吾今为首相,更应以身作则。”

  “你们出门,不可张扬,不可仗势欺人。”

  “便是被贩夫走卒冲撞,也要和颜悦色相待。”

  “一切登门拜访者,通通婉言谢绝,更不能收受礼品。”

  “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妻妾奴仆连忙应声。

  柳瑊又给散在外地的儿孙写信,告诫子孙不可贪赃枉法,应当勤勉忠心的为国做事。

  当天晚上,还开始动笔编写《柳氏家训》,教导子子孙孙做人做事的原则。

  写到二更天,柳瑊美滋滋去睡觉。

  由于太过兴奋,实在是睡不着,盘算着什么时候退休。

  他年龄大了,别无什么追求,当上首相的第一天就考虑致仕。

  立即辞职肯定不行,那是在打皇帝的脸!

  柳瑊仔细思考之后,决定再干半年就申请病退。

  三请三辞之下,估计总共能做首相八九个月。

  他也懒得培植亲信,避免惹出一身骚。

  当然,为官这么多年,基本能力还是有的。

  次日正式上任,柳瑊搬进首相办公室,各种政务处理得有条不紊。

  而且他还懂得放权,让其他几位阁臣多做事。

  自己只负责审阅、把关和拍板,一般不推翻阁臣们的意见,实在分歧过大就召集阁臣投票解决。

  和谐,太和谐了!

  大明开国以来,最和谐的一届内阁出现。

  渐渐的,柳瑊就有了外号:泥塑宰相。

  赵渊在了解情况之后,很想一脚踹过去。

  见过躺平的官员,没见过这么躺平的首相!

  要知道,柳瑊年轻的时候,可是以“刚直”著称。

  柳瑊先是反对滥发铁钱,把童贯往死里得罪,因为童贯在用铁钱给西军发饷。

  被连续贬官调任三次,柳瑊又以知州身份,成功镇压河北贼寇张岩。

  赶来平乱的胜捷军,因为错过了战事,直接杀良冒功屠掉数百村民。

  胜捷军是童贯的私军,到哪里都能横着走。

  柳瑊却不管那许多,下令诛杀残害村民的将官,结果再次被童贯弹劾降职。

  这样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人,到老了做宰相居然躺平,只想着安安稳稳干到退休。

  单独把柳瑊叫来,赵渊表扬道:“柳卿自任首相以来,诸事有条不紊,朕心甚慰。”

  柳瑊笑着回答:“此皆阁内众臣之功。”.

第三千五百七十一章 阁臣投票

  表扬完了,就该批评。

  赵渊说道:“几位辅相颇为苦恼,一些并不要紧的政务,也被柳卿召去商议投票。”

  “最频繁的时候,内阁一天投票了四次,而且当天没有要事发生。”

  “细心谨慎固然是好的,但恐怕会拖慢内阁办事的效率。”

  柳瑊脸上的笑容凝固,惶恐作揖道:“臣考虑不周,有负陛下信任。臣一定改正!”

  柳瑊确实改正了。

  他把有分歧的政务归拢,在下班之前召集内阁投票.

  阁臣们就不用反复来回跑,一次性挨个投票即可,等到第二天再把票拟交给皇帝。

  赵渊得知详情,简直哭笑不得。

  那些需要投票的政务,柳瑊真就不能独自搞定吗?

  非也。

  这货是害怕出问题,不愿承担责任。

  于是拉着阁臣一起投票,引发啥后果大家共同背锅。

  又是内阁下班的时候,阁臣们今天投票处理了七桩政务。

  是的,改正之后,投票次数变多了。

  反正不需要来回跑,趁着快要下班,一股脑儿投完就搞定,多投几次不耽误时间。

  钱琛离开投票会场,看着柳瑊忙碌的身影,摇头叹息:“这位柳相,真是一言难尽啊!”

  “他年轻时也敢作敢为的,”李含章突然问道,“你说等我们老了,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钱琛道:“应该不会吧。他这样做首相有甚意思?跟庙里的泥菩萨一样。”

  李含章说:“这人应该干不长久,可能已经想着退休了。”

  “他这般处理政务,麻烦不会粘身,又在内阁人嫌狗弃,还让陛下非常不满。”

  “等再干几个月请辞,所有人都巴不得他赶紧走,到时风风光光就荣归故里了。”

  “也算.....极有智慧之人。”钱琛努力想出一个形容词。

  李含章感慨:“何止智慧?已经老而成精了。”

  “等他致仕归乡,再隔三差五召开文会,请同乡士子写文章吹嘘。”

  “吹他清廉无私,吹他不恋权财,今后必定美誉天下。”

  “对了,他年轻时还不畏强权,这个也能浓墨重彩的赞颂。”

  “百年之后,他必成为官员榜样、士人楷模。”

  “哈哈哈哈!”

  钱琛忍不住大笑:“俺着实服气了,柳相有大智慧啊,可惜咱们学不来这本事。”

  李含章却表情严肃道:“他能这般,是因为他有底气。”

  “他行得正、坐得直,年轻时刚正不阿,到老了清廉如水。”

  “做人做官能到这种地步的,寻遍天下又找得出几个?”

  钱琛也收起笑容,点头说:“确实。”

  上面的人就算是放个屁,下面的人都会揣摩放屁的角度、声量、香臭.....

  全家投军的从龙功臣巩休,赵渊说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但无需连坐他那几个儿子。

  那么皇帝的意思,就是判得宽松点呗,但又必须在法律尺度之内。

  于是,有人暗中帮巩休拿主意.

第三千五百七十二章 分地

  先让他交出收受的礼物,以及别人赠送的土地,积极退赃争取一个宽大处理。

  接着又让他戴罪立功,供述其所知道的一切。

  一系列操作下来,最终判了个流放罪,并抄没他在江西的财产,

  再抄没巩家在洋县的矿山,剥夺其去年受封的伯爵爵位。

  虽说是流放河湟,但他次子在那里做驻防军将领,其实就是送去儿子那里养老的。

  调查他几個儿子的时候,调查结果必须是廉洁忠勇。

  事后,赵渊还给巩休的长子、次子,各升了一级军衔作为补偿。

  没办法,这混蛋太特殊了.

  当时赵渊在金州起兵,暂时顾不上洋州那边。

  而闻焕章在洋州起兵,麾下只有两千多人,巩休直接带着好几百入伙。

  这已经算得上股东了,若是处罚太过无情,许多老将都会有怨言。

  对于军中将领,不能过于纵容,也不能过于冷酷,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