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第三千五百一十五章 互相拆台
“呃……没那个必要。”赵渊无语道.
李禠却说:“有必要。归仁园本就在洛阳占地最大,如今其他园林都已拆分,就显得我李氏园子更大。”
“李家的产业多在大名府,洛阳这边只有我与大兄的子孙居住。”
“今日请把归仁园献给朝廷,换取城郊数百亩土地。”
“以及郊外两处农家宅院,让我跟大兄的子孙有住处即可。”
“只有如此,才能堵住某些人的嘴!”
其实李禠还有别的想法,他李家的园林太大了。
而且这次没有任何损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后必然招来无数的闲话。
还不如直接献给朝廷!
赵渊仔细思考之后,说道:“这样吧。归仁园一分为二,给你兄长的子孙保留一半,你则搬去郊外兴建宅院。”
“建宅子的钱,由朝廷来出。”
“再给你和伱兄长的子孙,各赐五百亩好田。”
“另赐一些金银和布匹,以及耕牛、骡子若干。”
“谢陛下!”
李禠仿佛打了胜仗,扭头看向自己的小舅子。
程端懿撇撇嘴不说话。
赵渊问道:“学禁已解除多年,洛阳这边为何没有书院?”
李禠指着程端懿:“在洛阳筹集钱款建书院,只能由他来挑头。”
“但他不愿接受太上皇和陛下的新学,此事就一直耽搁下来。”
程端懿没有反驳,坐在那里默认了。
他其实有学习自然科学,但年纪大了学不进去,而且一直没接到朝廷征辟,最后干脆摆架子排斥新学。
赵渊笑道:“这样吧。皇室、朝廷拨一部分钱,再由民间富商自愿捐赠一些,在龙门石窟附近建一个龙门书院。”
“由李先生来做山长,程先生担任副山长。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化学……这些都是要传授的。”
“至于其他学问,你们可以自便。”
“讲什么都行?”程端懿问。
赵渊说道:“只要不诽谤皇室和朝廷,你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程端懿拱手道:“老朽愿做这个副山长。”
.....
蜀国公主朱嫣就要大婚了,驸马是文武双全的帅哥进士陈鳌。
赵渊第一次嫁女儿,对此非常重视,亲自跑去指导监督公主府的装修。
公主府由董氏西园改建。
此园最初由董俨购置,董俨外号“董半夜”,他朋友外号“陈三更”。
成语“三更半夜”,便是这么来的,也算青史留名了。
只不过,留下来的是恶名。
这混蛋贪婪到什么程度呢?
他做地方官的时候,花公款给衙役们置办高档工作服,规定下班时间必须把衣服留在衙门保管。
然后,悄悄定制一批劣质服装进行替换,再把那些高档工作服转手卖掉。
他在吏部做官时,让下属给自己买东西。
下属把东西买来,他却不愿给钱,拿了东西还把下属大骂一通。
这货在洛阳建了两处园林,分别叫董氏东园和董氏西园。
他死后几十年,儿孙把家产败光。
因为一直拖欠赋税,而且还欠着大量债务,官府就把董家的田产屋宅抄了充公。
董家的东西两园,产权就此归属官府。
刚开始,官员和士子还在园中搞文会。渐渐就无人打理,毕竟保养维护要花钱,到现在已经破败不堪。
“三个月内,能完成吗?”赵渊问。
“回禀陛下。”
负责修缮改建的工部伎术官说:“董俨当年虽是臭名远扬的贪官,但他亲自打造的园林却极好。”
“此园秉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建造的时候就不多加雕琢。”
“亭台花木自然随意,台阶、怪石亦如岁月侵蚀而成。”
“如今修缮,只须清除杂草杂木,墙体刷上一层白灰。”
“再把腐朽的木料撤换,重新刷一层漆即可。”
“一个半月,就能完成换料刷漆。再晾一个半月足矣。”
李师师点头赞道:“极好。”
两口子携手在园中转悠,行不多远便见小湖,而且湖水还是从泉眼冒出。
渐渐往里走,曲径通幽,赵渊居然走迷路了。
转了好一阵才转出来。
傍晚,回到皇宫。
赵渊感慨:“董氏的东西两园,我今天都去转过了。”
“各有特色,非常漂亮。西园拿来做嫣儿的公主府,东园可以赐给康儿做豫王府。”
“我还听说,司马光退居洛阳的时候,恰逢董氏家产被充公。”
“司马光经常跑去东园溜达,喝醉了就躺在石床上晒太阳。”.
第三千五百一十六章 西南
大明使者,已经在巡游西南了。
使者名叫夏大均,之前一直跟着思州田氏.
田佑恭选择臣服大明之后,夏大均也被授予官职。
做了两任地方官,夏大均被调入鸿胪寺,此次代表朝廷巡视西南。
他从重庆南下,先去见了杨氏(播州杨氏祖先)。
杨氏叔侄内讧十余年,至今也没打出個结果。
并且,两人都积极归顺朝廷,都声称自己才是正统。
夏大均分别对叔侄俩说:“南方有蛮夷不服王化,大明天子欲出兵征讨。”
“你们可在各自境内,修建官道和驿站。”
“谁先修好,谁就能做杨氏之主,朝廷将正式册封他为遵义知军。”
“修建官道和驿站期间,不得再互相功伐,否则朝廷必讨之!”
杨氏叔侄全都同意,他们也不打仗了,调集军队和民夫去修官道。
经过遵义继续往南,夏大均陆续见了几个酋长,并传达朝廷要他们修官道的意思。
酋长们纷纷同意,至于会不会阳奉阴违,只有过两年再来才清楚。
接着又到了贵阳。
这里现在叫做矩州,一度被赵匡胤称为贵州。
北宋初年被罗氏侵占,还受到赵匡胤册封。
后来罗氏离开,其留守部将建立“石人部”,很快宋氏又把“石人部”赶走。
宋氏,即明代水东宋氏的祖先。
石人部首领,则是明代水西安氏的旁系祖先。
目前的宋氏族长叫宋锡华,他们主动追求汉化,还声称祖宗宋景阳来自河北真定。
汉化得有些过头,居然想着给宋朝尽忠,至今还在使用宋徽宗的年号。
宋锡华在矩州(贵阳)城内,热情接待了夏大均:“你是大明使者,我却是大宋臣子。”
“远来是客,我当款待之。但不要提归顺之事!”
夏大均瞅了对方一眼,质问道:“既是宋臣,为何却是蛮夷打扮?”
宋锡华说:“我也经常穿汉家衣裳。”
“阁下为何忠于宋室,这个我不是很清楚,”
夏大均警告道,
“但有一点,我要提醒你。”
“不要再打着为宋室征讨叛逆的旗号,攻略吞并附近的部落。”
“那些部落,已经归顺大明。”
“你若再敢攻打邻部,就视为向大明朝廷开战!”
宋锡华顿时心里发虚。
他忠个鬼的宋室,纯粹是拿宋徽宗当幌子,找借口趁机扩张兼并而已。
如今他的地盘,相比北宋末年已经翻倍,控制着贵阳及周边五州(羁縻州)之地。
夏大均也懒得去参加宴席,指着自己身后的火枪手说:“阁下可知他们背上是什么兵器?”
“铁棍?”宋锡华不是很确定。
夏大均说:“阁下可置十副甲,我让士卒射击甲胄。”
宋锡华也想探查大明军队的底细,立即让人弄来十副铁甲。
他拥有的铁甲数量不多,军队以皮甲和藤甲为主。
十副铁甲罩在木桩上,大明士卒举起燧发枪。
“砰砰砰砰!”
一阵硝烟还未散去,就有土兵前去查看,继而跑回宋锡华身边耳语.
第三千五百一十七章 真心归附
宋锡华闻言大骇,亲自上前查看。
他发现铁甲皆被洞穿,表情显得有些慌乱,询问道:“这是什么兵器?”
夏大均说:“神机火铳。我大明还有一种火器,谓之神威火炮。”.
“一炮射出,可摧毁两三里外的城墙。”
“你可能还不知道。就在去年,大明不但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且占据了辽国的全部国土,还把不可一世的金国给灭了。”
“如今,四方诸国皆已归顺大明,你难道还想负隅顽抗不成?”
宋锡华闻言一怔,他虽然不确定金国是否被灭,但眼前的火铳确实难以抵挡。
想了想,宋锡华猛地下跪:“我愿归附大明天朝!”
夏大均微笑将其扶起,说道:“既是真心归附,那伱就带着贡品,亲自前往洛阳觐见皇帝陛下。”
“不是开封吗?”宋锡华疑惑道。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