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改良失败的马驹,则清除少许卖到民间。”
“洛阳、开封两处天驷监马场,培育出的良驹也会送往各大官马场。”.
“性.....性状稳定的马种,暂时还未出现。”
“各类马种的后代,随.....机性明显.....”
徐俯实在过于外行,“性状”、“随机性”等词汇,对于他来说都显得陌生。
这些词汇,都来自于闻焕章的劝农所,劝农官们早就普及了。
赵渊打算换一个太仆寺卿。
绝影已经二十一岁,对于一匹马来说,才刚刚进入老年期。
“盆子!”
赵渊大喊一声,绝影就摇头晃脑跑来。
养马官早已经习惯了,第一时间便放开缰绳,然后跟在绝影屁股后面追。
这家伙把养马官甩开老远,到了赵渊面前蹭来蹭去。
一看就知道是属狗的!
赵渊让它蹭了个够,然后翻身上马,骑着绝影在马场飞驰。
“驾,驾!”
一声娇呼传来,却是折艳绣也到了马场。
这位来自折家的妃子,在东溪园根本坐不住,独自溜出来到天驷监骑马。
而且,还带了弓箭。
折艳绣举弓朝着赵渊叫嚣:“官家,敢不敢比试骑射?”
“取弓来!”赵渊大喊。
折艳绣问道:“赌什么彩头?”
赵渊骑马到她身边,挤眉弄眼低声笑道:“我若赢了,今晚你把种妃骗去,到你房里喝酒下棋。”
折艳绣可不羞于什么三人交流,她自己平时就经常开黄腔。
如果晚生九百年,估计她还是个姬圈达人,当即讨彩头说:“我若赢了,就要前宋昏君留下的那套鎏金马球杆。”
“一言为定!”
折艳绣这几年苦练骑射,除了力气较小之外,准头甚至不输给大明骁骑兵。
两人笑闹着各射十箭,折艳绣终究还是惜败。
她跟着赵渊回到东溪园,在一处凉亭见到种妙蕴:“种姐姐,官家说今晚就住在东溪园,你晚上跟我一起喝酒下棋可好?”
种妙蕴俏脸一红,下意识扭头去看赵渊,然后点头说:“好。”
赵渊问道:“皇后呢?”
种妙蕴抬手一指:“她们去那边了,说是要把园子逛完。”
“奴实在走得累,就在这凉亭里歇一歇。”
赵渊陪二女在那歇着,躺在凉亭长凳上吹风打盹儿。
不多时,张锦屏带着嫔妃们回来,说是把园子逛得差不多了。
张锦屏兴冲冲说:“官家,种妹妹的老家便在洛阳。”
“她言洛阳最好的去处,是城中心的天王院。”
“春天牡丹花开之时,天王院花园子十多万本牡丹齐放。”
“游客可以赏花,也可当场买花,还能进天王院里拜佛求签。”
“明年春天一起去。”赵渊也来了兴致。
洛阳天王院位于城中心,最初是隋朝杨文思的宅邸。
几经流转,到了唐中宗太子李重俊手里,继而又改建为安国寺。
唐武宗灭佛,把安国寺拆了。
后来复原了一部分建筑,估计是晚唐财力不足,没有复原的地方全部拿来种牡丹。
如今,那里不仅仅是寺庙,更是洛阳规模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
而且这座寺庙还做花卉批发,是洛阳牡丹的主要供货商。
亦有一些老百姓,春季到天王院买两篮子,然后拿到城内外沿街兜售。
前朝帝姬,今天都来了。
就连三个未成年,也跟着出来溜达,她们暂时寄居在赵福金院中。
宋徽宗的那些女儿,眼前足足十七人!
只有已经嫁人的,赵渊没有去管。
耶律燕也在,像个小跟班一样,始终黏在李清露身边,此刻眼睛都不眨的看着皇帝。
“走,踢球去,把孩子们也带上!”
赵渊愈发喜欢享受生活,政务更多放权给阁部院。
当然,那些真正的大事,还是要牢牢抓在手里。
……
翌日。
程颢的儿子程端懿,李清臣的儿子李禠,接到命令联袂前来拜见。
都是老头子,并未出仕大明新朝.
第三千五百一十四章 洛阳大族
“老朽程端懿(李禠),拜见陛下!”二人作揖行礼。
赵渊笑道:“两位先生请坐。”
二人也不扭捏,各自挨着皇帝坐下。
赵渊闲聊两句,随即问道:“朝廷迁都洛阳,你们有什么建议?”
程端懿说:“此前拆分迁徙洛阳大族,实在过于不讲情理。”
“那些大族若有罪状,当然可以处罚。”
“但也有大族奉公守法,为何要没收他们的产业呢?”
赵渊说道:“浮财并未没收,允许他们带走。”
“且其余产业也有保留,允许部分族人留下,继承一部分家宅、店铺和田产。”
“譬如富家,就留下了一些田产嘛,还把园子留给了富家主宗。”.
洛阳园林虽然甲天下,但到了北宋末年,大部分渐渐荒废、缺乏修缮。
真正有权有势的,都往开封那边搬。
而留在洛阳的,则以旧党子嗣居多。
他们被宋徽宗和蔡京打压得太狠,顶多捞到一些小官,
甚至连小官都做不上,整個大家族一直吃老本。
并且,还要被六贼及其党羽盘剥,连修缮园林的钱都拿不出。
或者说,有钱修缮都不愿修,免得自家园子太豪华被贪官盯上!
保养得最好的洛阳园林,是富弼当年的宅子。
富直柔做过赵渊的秘书,如今又被外放地方官。
因此他家的园子不方便没收,只是把富氏旁支都迁出洛阳,又强令富氏主宗必须分家析产。
分家之后,超过一定数量的富氏田产,由朝廷低价赎买再分给原有佃户。
程端懿道:“陛下此言,避重就轻了。”
赵渊还未反驳,李禠就愤然道:“洛阳富户,隐匿田产人口无数,哪家没有在前朝犯法?”
“隐匿田产和人口就是犯法。”
“就该没收他们的产业!”
“此言差矣,”
程端懿道,
“太上皇在位时,就多次声明,《大明律》颁布之前的旧罪既往不咎。”
李禠反驳道:“那是别的罪行,跟田产无关。”
“田税若是收不上来,朝廷财政必然败坏!”
程端懿道:“如果只是田税,清丈田亩即可。”
“为何要没收田产和店铺?”
“甚至是一些家宅都被没收。”
两人越吵越凶,刚开始还在议论新朝之事,吵着吵着就扯到北宋党争。
赵渊见状,哭笑不得。
要知道,李禠的原配,正是程端懿的姐姐。
而李禠的续弦,也是程端懿的妹妹。
李禠的父亲李清臣,当年也无比“叛逆”。
李清臣的两任岳父,分别是韩琦和孙洙。
这两位岳父,对王安石变法都态度暧昧,但整体上是倾向于反对变法。
但李清臣呢?
他的岳父和儿女亲家,虽然全都反对变法,李清臣自己却是变法急先锋。
甚至绍述新政,就是由李清臣挑起的。
可惜,他试图调和新旧两党矛盾,根本压不住变法激进派,最后引发北宋第二次大规模党争。
赵渊笑道:“两位都一把年纪了,何必再纠结那些陈年往事?”
程端懿指着李禠说:“他李家的园林,是整个洛阳占地最大的,足足占了城中一整个坊。”
“李氏归仁园未被没收,如今自然可以说风凉话。”
李禠大怒:“家父买下归仁园时,那里早已破败不堪。”
“占地虽大,却并没有花费多少钱财。”
“而且家父买园子的钱,都是我李氏祖先,在大名府经商赚来的,不存在一分一厘的脏钱!”
李禠朝赵渊拱手道:“陛下,李氏先祖一直在经商,家祖父中了进士才做官的。”
“且家祖父英年早逝,并未做什么大官,想贪都贪不了几个。”
“家父七岁失怙,并无官场亲戚,全靠自身努力读书,做官之后更是清廉无私!”
程端懿估计已吵急眼了,提到前辈都不避讳本名,反驳道:“韩琦举荐,欧阳修提携,你爹那是靠自己?他没中进士就做官了!”
“但家父后来中了茂科,茂科比进士科还难考!”
“能中茂科之人,难道还能进士落榜?”李禠立即怼回去。
赵渊挠挠额头,不晓得该怎么劝架,这两老头儿都火气不小啊。
眼见程端懿还想说什么,李禠突然站起来:“陛下,我李氏的洛阳归仁园,愿意低价贱卖给朝廷!”
“我李氏在洛阳郊外没有田产,归仁园换取几百亩耕地即可。”.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