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布行大商人们的计划非常成功,就连其他行业的商贾,都拿着钱跑来交易所炒布。
可他们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李文仲眉头紧皱:“布价都涨成这样了,怎那交易所的官员,还不召集行会谈话解决?”.
第三千三百四十六章 往天上涨
李敦义说道:“不能再涨了,否则必然惹怒陛下。”
“俺家的仓库也快满了,”.
李茂说道,
“可以召开布行大会,让几大行商一起放货,还要把放货的价格也约定好。”
李文仲用手指挠着眉心:“交易所的官员,怎么就沉得住气呢?”
“难道他们早有准备?”
“不会是仓场还存着大量布匹吧。”
仓场就是国库存放钱财和实物的地方。
李敦义摇头说:“俸禄改制以后,只有做官服的绸缎,国库仓场还大量储存着。”
“其余布匹,通过科配每月售卖,全是我们布行在吃进,咱李家科配份额最多,仓场里剩下的布料压不住价钱。”
“难道从一开始涨价,就已四百里加急调布过来?”李茂思索道。
“不可能,那些当官的又不是神仙,”
李文仲说道,
“而且,外地调运也需要时间,等新布运来我们都可以收尾了。”
李敦义说:“事出反常必为妖,立即跟那几家商量,明日就联手降价卖单!”
……
东京交易所,开设在外城东南角的上清宫。
隔壁还紧挨着景德寺。
一道观,一佛寺,在大明开国的第二年,就全部被改为它用。
如今,宋徽宗非常喜欢的上清宫,却已成了东京交易所的驻地。
不同的佛殿,被安排交易不同种类的商品。
由于交易太过火爆,甚至临时在殿外搭了遮雨的棚子。
此时此刻,人声鼎沸。
前宋郓王赵楷,正在人群中焦急等待。
等待许久,同胞兄弟赵枢才跑来:“借不到钱啊,依俺还是算了吧。”
“咱们现在就卖单,也能赚到两三百贯,没必要再继续冒险。”
“这布价涨得太离谱,俺心里着实没底。”
赵楷说道:“再等等,一天一個价,明日必定还能大涨。”
“要不去找那些铁屑(犹太人)借钱?”
“父亲还在的时候,就经常光顾铁屑楼。”
“俺当时也常去,跟那里的店家交情甚好。”
“不行,不行,铁屑人的利息太高,”
赵枢说道,
“再说那些铁屑,只认钱不认人,哪里会念及旧情?”
“咱的家产都已经抵押了,铁屑人是不会再借贷的。”
赵楷又说:“还可以找老八,让他去宫里借钱!”
赵枢说道:“俺前两日就去借过了,老八说他去宫里借过钱,结果被妹子大骂了一通。”
赵楷郁闷道:“都是同父兄妹,她们倒是富贵了,却不肯借点小钱给咱们发财。”
“当当当当!”
“开市了!”
随着铜锣声响,人挤人开始排队,甚至还有人在场外私下交易。
大家都是第一次,操盘的大行商们,这出货技巧非常粗糙,他们一下子抛出巨量的降价单。
但无数散户更没有判断力,他们只知道赶紧趁着降价,买到更多货单升值赚钱。
“快抢,快抢!”
在人声鼎沸当中,立即有个不起眼的家伙,对身边人说:“开始了。”
交易员都是编外书吏充任的,工资不走朝廷财政,而是由交易所自行负责。
他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很快就陆陆续续愣住。
“你这卖价没有填错?”
“没有,快点吧。”
“不是,你这卖价真没填错?”
“怎是刚入冬时的价钱?”
“你问恁多作甚?”
“不会是你身为交易员,也参与炒卖货单吧?”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那就快卖!”
黑板上适时写出最新单价,完成交易之后就立即擦掉。
随着一单单超低价出现,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幕后操盘的大商们。
价钱太低,是被炒起来之前的价格!
由于价格实在太低,反而没人去抢。
傻子都知道有问题,一旦超低价卖单太多,布价会被当场打成粉碎,他们前期买的货单会亏死。
大商们很快反应过来纷纷喝令随从:“快吃下去,有多少吃多少!”
李敦义还站在原地发愣。
一个叫吴雍大布商跑过来:“李兄弟怎还不动手?”
李敦义指着黑板说:“这些卖单就没想着赚钱,肯定是朝廷卖的货啊!”
吴雍说道:“仓场里的布匹,都是咱们布行科配的,已经没剩下多少了。”
“只要全部吃下,就能掌握局面。”
“难道你要跟陛下作对?”李敦义问道。
吴雍说:“陛下都下场了,俺没想着多赚,但总不能血本无归吧?”.
第三千三百四十七章 知道急了?
“等吃完了朝廷的卖单,咱几家再联手降价,一定帮朝廷稳定价钱。”
“东京总得有人买布,朝廷总得有人科配。”
“只要不做得太过分,陛下肯定不会动刀子。”.
“陛下一向讲规矩,咱没有违反《大明律》。”
“如果陛下不讲规矩,这交易所哪还有信用可言?”
“陛下为了保住交易所,肯定会放我等一马。”
李敦义却是连连摇头:“陛下肯定早就留了后手。”
“哪有什么后手仓场只剩那么些布匹,真会法术能变出来不成?”
吴雍焦急道,
“说好了共同进退,你这行首怎能退缩?”
“今日没有担当可就不会再选你做行首了!”
“这行首不做也罢,陛下肯定还在哪里有货。”
“快看看提货地址在哪里!”李敦义说。
刚刚买到的超低价货单,很快就被拿过来。
只是普通的货栈而已,根本就看不出来什么。
“不对,”
李敦义瞳孔紧缩,
“这货单上的提货点,是用来存放煤炭的,怎么可能变成了布匹仓库?”
“这段时间进京的布匹,咱几家全都死盯着啊,除非用五鬼搬运之术才能搬过来。”
大行商们陆陆续续发现不对劲,可惜已经骑虎难下。
官方抛多少单子,他们全都得接住,直到把货吃完为止,否则就彻底失控了。
无数中小行商和散户,则全然不知所措。
他们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根本不晓得什么情况,只能傻看着神仙斗法。
李文仲不知何时也来了,低声说道:“爹,别买。这次赔多少都认了,陛下的货咱吃不完。”
“你可知这些布匹从何而来?”李敦义问。
李文仲说:“思来想去,户部和布行都搞不清楚的布匹,只可能是早就囤积起来的——军布!”
交易所里还在胶着,一群急疯了的大商,派亲属或亲信拿着货单往仓库跑。
此时的东京交易所,玩法相当粗糙原始。
买空卖空都没法搞,因为没有那个条件。
他们甚至从地窖里翻出银元,一筐一筐抬到交易所,只因这玩意儿比铜钱方便。
半个月前,朝廷趁着大商们炒货,在东京发行大明宝钞。
结果一大堆商人,抬着铜钱去兑换宝钞,便于他们在交易所操作。
交易所的附带作用就体现了:增强货币流通!
借着开设东京交易所,大明宝钞在京城发行出去了,藏在地窖里的银元也冒头了。
此外,每张货单还有限定提货日期,以及具体的提货地点。
超过提货日期,就要额外支付仓库使用费。
大商们拿着货单来仓库,当然不是为了提货。
“诸位,你们的货单,提货期还没到。”
吏员一脸微笑回答。
有个大商之子说:“我们不是来提货的,今天是来验货的。”
吏员解释道:“交易所的那些货单,所有货物早就验过了。”
“只有你们提货的时候,才能重新验一次。”
“如果发现以次充好、以少充多,可以向交易所申诉。”
“我们现在就要验货!”
“现在不能验货,因为提货期还没到。”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