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犯官曹成大建议道:“可诱招附近蛮夷,教他们种植灌溉,然后给他们落籍,让他们给官府交税。”
“再挑选他们家中的孩童,十二三岁的最好,教他们读书写字说话。”
“这法子不错,”孙立点头说,“给你一个差遣,你来负责教化蛮夷。”
曹成大顿时狂喜,等把孙立、向子諲送走,就该轮到自己升官远离了。
他们都没想过弄虚作假,因为朝廷查验人口肯定非常严格。
向子諲问道:“这次要流放多少汉民到镇远堡?”
孙立说道:“连兵带民,两千人左右。”
“小娃娃不算,只论十五岁以上的。”
“对了,谁懂医术?”
当即有三个犯官站出来,声称自己略懂医术。
这些犯官,个个都是人才。
为了能够离开镇远堡,如今可谓众志成城。
以五千成年人口为基数,每增加五百人,有就一文一武可以解脱,而且还把归化蛮夷也算在里面。
他们相信,二十年之内,在场所有犯官都可以走。
川南、贵州、台湾,全是这一套规则。
一张卫生纸都有用,更何况是一群官员。
他们只要愿意做事,而且有明确目标,肯定能够爆发出惊人力量。
别的不说,教化能力属于顶级,可快速归化大量蛮夷。
向子諲本来纠结要不要举报宋徽宗,现在既然有了新目标,就没必要再做违心事。
他离开孙立的船舱时,偷偷朝宋徽宗挤眼色。
二人来到偏僻处,宋徽宗带着哭腔说:“多谢贤弟之恩,贤弟就是俺的再生父母。”
向子諲一声叹息,问道:“兄长近年来可好?”
宋徽宗说道:“囫囵着过日子,俺还续弦娶了妻,前两年又生一幼子。”
向子諲瞬间无语。
这个狗入的昏君,还真是能混啊。
一个亡国之君,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在新朝做官娶妻生子。
看他那模样,似乎活得很滋润。
向子諲开始犯嘀咕,或许在某个关键时刻,可以把昏君供出来立功!
.....
皇城,议政厅。
翟汝文说道:“前朝宽待士人,致使官员贪赃者多,新朝确实应该施以峻法。”
“但《大明律》过于严峻,且不讲情理。”
“就拿徐敷言的三个儿子来讲,他们并未分家。”
“长子和次子都是清官,督察院和刑部反复调查,也只查到他们收了些礼品。”
“按照《大明律》,三子犯了大罪,以户籍册来连坐,这两个清廉的兄长也要流放。”
“请问官家和陛下,无端流放两位清廉官员,这是英明君王该做的事吗?”
“如果一直这样施行法令,则大明官场风声鹤唳,就连清官都害怕被家人牵连。”
“会不会起到反效果呢?.
第三千三百一十六章 贪污的下场
“反正自己政绩再好,反正自己为官清廉,也有可能被连坐杀头流放。”
“那索性就尸位素餐,甚至赶紧贪污享受。”.
“好的法律,不该把好人也逼成坏人!”
“好的法律也不该让守法者为难。”
“好的法律,还要合情合理,才能易于执行。”
“且拿前宋来说,为防止官员盘剥百姓,不准官员在城内外购买日用品。”
“一个县令想要守法,就连买一只毛笔,都不能在县城里买,必须派仆人去小镇上买。”
“这样的法律有谁遵从?敢问陛下殿下,你在前朝做太守时,可遵从了这条法令?”
赵渊没有立即回答,他也意识到《大明律》有问题。
宋代的科举太过儿戏,又恩荫者众多,一族之中可能十多人做官,而大明开国又接纳了这些人。
如果连坐家族,一旦出现大案,会搞得全国官场震荡。
所以赵渊才修改《大明律》,按户口本进行连坐。
否则的话,徐敷言和两个亲兄弟全是官,他们的儿子又有八個品官。
一个不当官的儿子犯事,把八个品官都连坐进来,跟暴君有啥区别?
天下士人不闹起来才怪!
现在改为按户口本连坐,遇到大案还是有同样问题。
徐敷言是开国功臣,两个儿子也是地方大员。
父子三人都没贪,因为一个没做官混蛋,却全部牵连进去合理吗?
即便追究责任,也是徐敷言本人担责,因为小儿子是打着父亲的旗号在捞钱。
这跟徐敷言远离京城的长子、次子何干?
赵渊思索良久,说道:
“刑部尚书徐敷言罢免其所有官职,剥夺出身以来文字,收回开国时赏赐的屋宅和土地。”
“徐敷言那混蛋小儿子,斩立决!”
“按照审问出来的赃款数额,处以五倍之罚金,这笔钱由徐敷言来缴纳。”
“徐敷言的长子与次子,勒令致仕归乡,他们的儿孙可以科举。”
“但那小儿子的儿孙三代之内不得科举!”
“谁还有异议?”
众臣面面相觑,他们还是觉得处罚过重。
这可是尚书级别的从龙功臣啊,勒令退休就可以了。
居然罢免所有官职,剥夺出身文字,简直不留半点情面。
但没有人再出言反对,因为陛下已经做出让步。
如果站在徐敷言长子和次子的角度,他们两个是真冤啊。
勤勤恳恳为朝廷做事,也没贪什么银子,莫名其妙就丢官了。
至于徐敷言本人,则是活该,谁让他教子不严?
而且连刑部大印都看管不好!
萧楚问道:“徐家这样判决,那其他犯官呢?”
“皆照此处置,”赵渊强调道,“但凡是在同一户籍册的,有一人犯了重罪,余者全部罢官不用。”
“就算已经分户,儿子犯了重罪,当爹的也要罢官!”
众臣皆表情缓和了许多,不再那么忧心忡忡。
这样修改《大明律》之后,今年的大案能少流放很多人。
其实一样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大明到了衰退期,有一个叫王安石的官员着手改革。
《大明律》就会成为守旧派的工具,他们千方百计诱导王安石的儿子犯重罪,然后依据法律把王安石给搞得罢官。
把官场的腐败风气刹住以后,未来《大明律》还得改。
除了谋反、谋逆等大罪,不能随便连坐。
一人犯事一人当,该杀头杀头,该流放流放,胡乱牵连是要出问题的。
“陛下,还有李邦彦,”闻焕章道。
赵渊说道:“他家还不一样。”
“他在京的两个儿子,还有在外做官的几个儿子,全都被查出来为非作歹。”
“那几个儿子,该杀头杀头,该流放流放,家属也一并连坐流放。”
“至于李邦彦本人,罢免所有职务,收回所有赏赐,剥夺出身文字。”
“抄家时给他留十万贯,让他夫妻俩回乡养老。”
听到如此处罚,就连跟李邦彦有仇的,都觉得皇帝过于冷血。
李邦彦好歹也算开国功臣,结果儿子全被杀头或流放。
除了李邦彦夫妻俩,其余家人也要流放。
他的官身也被剥夺了,什么荣誉都不剩。
留十万贯养老有啥用?
李邦彦在宋朝就贪了至少百万贯,现在被抄家抄得只剩十万贯,妥妥的赔本买卖啊!
赵渊偏袒武将吗?
被扔去镇远堡的孙立,同样被抄没家产了,只不过还能在蛮夷之地带兵而已。
.......
第三千三百一十七章 重修律法
焦躁等待四个月的徐敷言,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处罚。
听到“剥夺出身文字”六个字,徐敷言直接晕厥过去,这跟判他死刑没啥区别。
他甚至都不敢自杀,因为心中还存有侥幸.
或许再过几年,陛下又恢复他的出身文字呢?
数日之后,京郊刑场。
徐敷言仿佛衰老了十多岁,他坐在马车里不出来,不忍看到小儿子被杀的惨状。
一个仆人从刑场奔回:“相公,刽子手不敢收钱,说是保证给个痛快。”
徐敷言愕然。
这两个月,被砍头的太多,朝廷打击贪腐,竟把刽子手都吓到了。
刑场另一边的李邦彦,不但没有送钱,还对刽子手大喊:“这两个不孝子,莫让他们死得太痛快。”
“一刀别砍死了,多砍几刀留记性!”
“李邦彦,老娘跟你拼了!”
妻子悲愤交加,冲上来就扯李邦彦的胡子。
李邦彦一把将妻子推开,愤怒哀嚎道:“俺的钱啊,俺的宅子,俺的良田,全都被这两个混蛋弄没了。”
“留十万贯有什么?把房产店铺全算上,俺足足有两百万贯啊!”
“没了,都没了,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呜呜呜呜......”
在前朝贪了两百万贯?
在刑场周围看热闹的百姓,都用愤怒的眼神看向李邦彦,这里头不知道有他们多少民脂民膏。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