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351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这样权力、名望和钱财就都有了。

  秦家太穷,小门小户,

  没有大族底蕴,

  不搞钱实在难以支撑。

  马车之上。

  赵渊对闻焕章说道:

  “这人是下了功夫的,”

  “种菜也讲得头头是道。”

  “至少,他记下了我写在农书里的种菜篇章。”

  闻焕章笑道:“他若没有真本事,”

  “历史上南宋初年,怎会有那么多正直大臣助他做宰相?”

  “这货把好多有能力的官员都骗了,”

  “直至其原形毕露,”

  “才气得无数人跟他分道扬镳。”

  赵渊说:“秦桧这么会做官做人,”

  “还真没法随便找个理由下手。”

  “暂时用着呗,”

  赵渊说,

  “他要是一辈子不犯大错,”

  “我就承认他真牛逼。”

  休沐日很快过去,

  赵渊又开始整天忙活了。

  富直柔带来一份文件:

  “殿下,这是大元帅府、枢密院和兵部,”

  “共同草拟的一份兵制改革计划。”

  “这么快就做完了?”

  赵渊有些意外。

  宋朝的军队,

  分为禁军、厢军、乡兵和番兵。

  禁军在宋徽宗一朝,

  数量达到顶峰,

  纸面上的禁军共有67.6万人。

  多驻扎在东京及周边府县,

  也有不少分散在全国各地。

  李纲在守城时声称,

  禁军缺额三分之一。

  这话明显有所保留,

  实际缺额至少超过了二分之一。

  河北禁军吃空饷的现象最严重的,

  十个禁军里面,

  真人只有两三个,

  其余全是虚空之兵。

  北宋的厢军也有几十万,

  不但吃空饷,

  还随意克扣,

  而且当成苦力来使用。

  现在的大明新朝,

  基本收复了前宋国土,

  军队方面也该大清理了.

第三千六十八章 野战军

  并且,赵渊还把禁军、厢军、乡兵,

  名字改成了野战军、驻防军和民兵。

  野战军暂定为二十万人,

  其中包括一些正规文职、后勤人员.

  驻防军暂定为三十三万人,其分布为:

  京畿3万,河北5万,山西5万,陕西5万

  ,山东3万,河南2万,四川2万,

  淮南、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广西各1万。

  另外,还有十八万人的漕军,

  各地的驿站和递铺,

  也统归入漕军系统。

  又有三万规模的水师,

  分为海军与河湖水军。

  地方的缉私、剿匪、巡检任务,

  都交给驻防军和水师负责。

  这些属于暂时编制,

  总计兵额74万人。

  等灭了金国,

  河北、山西驻防军会变少。

  等灭了西夏,

  陕西驻防军也会变少。

  若是要征讨西南,

  则相应省份的驻防军会增加。

  大明野战军的军饷,

  按北宋的中上等禁军规格,

  再稍微往上调整一些来发放。

  月工资600文到1500文(从小兵到基层军官),

  另外每个月还发粮食,

  夏天和冬天要发衣服。

  行军作战之时,

  另有额外津贴。

  大明驻防军的粮饷,

  按北宋的中等禁军规格,

  进行上下调整来发放。

  月工资400文到1200文,

  粮食、衣服、津贴也有。

  如果该部队驻扎在物价较高的区域,

  另外还有相应的生活津贴。

  漕军的粮饷比驻防军稍低,

  接到运输任务的时候,

  也会再额外发放津贴。

  海军与河湖水军,

  粮饷介于野战军、驻防军之间。

  七十四万人的部队,

  日常发放军饷,

  每个月就要60万贯(大明朝廷现在只论足佰),

  一年的军饷开支为720万贯。

  这720万贯只是军饷,

  没有包括粮饷、衣服和津贴。

  更没有包含其他后勤军费!

  另外,骑兵特别花钱,

  战马的各种费用也没算进去。

  如果按照这套标准,

  就算不再打造武器装备,

  也不再外出行军打仗。

  算上粮饷、维护和各种津贴,

  每年的军费开支估计会超过1200万贯。

  一旦开战,军费蹭蹭蹭上涨!

  富直柔说:“兵部拿给户部看过了,”

  “户部官员认为,”

  “给驻防军和漕军定得粮饷太高。”

  “不定这么高,”

  “难道像前宋一样不饿死就行?”赵渊反问。

  宋代的下等禁军和厢军,

  日子过得跟乞丐没两样,

  大部分都得靠自己打工糊口。

  如果只依靠实发粮饷,

  养活自己都难,

  更别提养活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