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李师师笑道:“就算认错,”
“也不至于误认为韭菜吧?”
赵渊立即吸取教训,
“那我以后如果认错庄稼,”
“就尽量把误差搞得小一些。”
秦家哥俩完全插不上话,
特别是秦梓,
他没想到皇帝竟这般逗比。
赵渊指着菠菜苗说:
“你这种得不错。”
秦桧赶紧趁机展现自己:
“臣也是读了官家写的农书,”
“才知稼穑之事亦有万般奥妙。”
“种这菠菜也是如此,”
“要先泡水几个时辰,”
“再拿出来静置几天催芽。”
“播种之后,还要把水浇透,”
“再行覆土两寸,”
“六七日即可齐苗。”.
第三千六十六章 两个小人
“这确实是按我的法子在种菠菜。”
赵渊微笑赞许.
秦桧继续不着痕迹的拍马屁:
“臣公务繁忙,也不常来地里,”
“只偶尔休沐日过来。”
“臣按照官家的法子,”
“让佃户严格遵守。”
“刚开始,佃户还嫌太麻烦,”
“说皇帝哪晓得如何种菜?”
“可种过一次之后,”
“佃户们就心服口服了,”
“称他们种了半辈子菠菜,”
“竟然不如圣天子的办法好。”
赵渊说:“万事万物,都有其性,”
“须认真观察、实验、总结。”
“官家所言甚是,”
“种菜便如治国治民。”秦桧附和道。
赵渊又说:“菠菜是极好的,”
“性情朴实,耐寒耐旱,”
“便连冬天也能种。”
“不过还是夏天种植最佳,”
“那时生长得最快,”
“一个月就可采收。”
秦桧忙说:“自古之大农家,”
“从未有如官家这般,”
“熟知万物习性者也。”
“农为国本,一国之君好农,”
“则万民可以饱暖。”
赵渊问:“你也熟知农事吗?”
秦桧说道:“臣精力有限,又不如官家生而知之,”
“因此只学了些种菜的技艺。”
“若论种麦子、稻子、高粱,”
“臣却只晓得些许皮毛。”
“已经很不错了。”赵渊赞赏道。
秦桧按捺住心中喜悦,正色道:
“臣今后还须倍加努力。”
赵渊也赞道:“你很不错的,”
“精于政务,还会种菜,”
“在诸多朝臣当中也是佼佼者。”
秦桧更加欢喜:“臣也是受殿下鼓励。”
“当年臣进京赶考,恰与殿下同住一间客店,”
“殿下之学问品德直令臣惊为天人。”
“自那时起,臣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臣资质驽钝只能更加勤勉读书做事。”
“哈哈哈,伱是懂拍马屁的。”赵渊大笑。
秦桧已压不住狂喜,
脸上浮出一丝笑容。
如果是旁人说他会拍马屁,
秦桧肯定认为是挖苦讽刺。
但这话出自皇帝之口,
说明皇帝与自己亲近啊,
已经到了可以开玩笑的地步。
今后的仕途稳了!
又勉励几句,
父子俩乘坐马车回宫。
秦梓望着远去的车驾,羡慕道:
“三郎从此简在帝心也!”
秦桧说:“二哥刚才应该也被记住了。”
秦梓担忧道:“虽说三郎不是每次都来,”
“但多次种地与天家相遇,”
“皇帝会不会怀疑什么?”
秦桧笑道:“官家为当世智者,他们心里怎会不清楚?”
“但只要我把官做好,”
“一切政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他们根本不会在意别的许多,”
“反而认为我在这里种地有上进心。”
“我之所以偶尔来一次,”
“不敢每回都来侯驾,”
“只不过是避免有窥测天家之嫌。”.
第三千六十七章 整顿禁军
“三郎做事密不透风,为兄佩服。”
秦梓由衷赞叹。
秦桧说道:“当今朝廷,努力迎合圣意者不知凡几。”.
“最成功者,无非萧楚与胡安国二人。”
“他们嘴上说着春秋大义,”
“不过是加强皇权而媚上,”
“皇帝又怎能不喜欢?”
秦梓问道:“二郎与这两人关系如何?”
秦桧说道:“我与胡安国一见如故,”
“私交还是极好的,”
“今后在朝堂可以互为援引。”
这个时空,胡安国终究还是被秦桧忽悠了,
他认为秦桧拥有经世济民的宰相之才。
估计在未来的某天,
胡安国又要被秦桧给牵连。
秦桧突然问:“兄长在外做官时,没有贪赃枉法吧?”
“督察院盯得紧,万万不可因小失大。”
秦梓说道:“大贪肯定不敢,”
“去年邻县才被流放两个。”
“但谁做官不弄点小钱呢?”
“朝廷给的那点俸禄,”
“都不够我平时的花销。”
秦桧终于安心:“只要做得不过分,”
“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宋朝还没覆灭的时候,
秦桧就已经定下策略。
他要做清官和能臣,
让哥哥去暗中搞钱,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