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105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还在杭州城里有一间铺子。”

  “先是朱勔借花石纲搜刮,”

  “又遇到方腊杀进杭州。”

  “唉,一言难尽.....”.

  胡铨说道:“听闻那昏君去了杭州,”

  “也是搜刮无度。”

  张九成说道:“那昏君到杭州以后,”

  “竟纵容奸臣在城外括田。”

  “我家那几百亩田,”

  “近半被昏君括了做皇庄。”

  赵鼎问道:“曹侯(张顺)拿下杭州之后,”

  “没有归还子韶家的田产吗?”

  张九成解释道:“曹侯进兵神速,”

  “哪有空闲留在杭州处理民政?”

  “后来朝廷派遣张相公做布政使,”

  “倒是开始清查杭州田亩了,”

  “但我也急着进京赶考,”

  “现在不晓得有没有拿回土地。”

  “昏君无道,连士子田产也霸占,”

  “合该其身死国灭!”

  李公懋拍桌子骂道。

  杨稷举杯说:“官家仁政爱民,”

  “这一杯为官家贺!”

  众人连忙站起碰杯。

  骂了一阵宋徽宗,

  又盛赞新朝仁政,

  大家终于开始闲聊。

  李公懋指着远处桌上的族弟,

  “我那兄弟却是急智,”

  “遇到铁棍撬锁的物理题,”

  “他竟用毛笔撬碗得了答案。”

  “哈哈哈哈!”

  李易大笑道:“我却是筷子撬泥炉。”

  众人听得喷饭,

  开始把话题转到物理。

  李易问道:“诸位都学过物理?”

  “学过。”

  这一个大圆桌,

  坐了整整十二人,

  除了赵鼎之外,

  其余是今科进士前十一名。

  十一人当中,

  有六人都学过物理。

  张九成颇为兴奋道:“陛下之《道用策》,”

  “百姓日用即为道,”

  “寥寥七字便直指大道真义,”

  “初读之时直让人如大梦初醒!”

  张九成当然接受这个理论,

  因为就算没有赵渊,

  他自己也会提出“道即日用”、“道不离器”。

  这位先生的学术思想极为古怪!

  一方面他笃行佛教,

  把佛学引入儒学,

  并且认为世间一切皆虚幻。

  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入道化圣,

  必须从这些虚幻当中获取。

  他既创立心学雏形,

  又主张学以致用,

  摒弃儒学中虚头巴脑的东西。

  “以虚无为道,足以亡国。”

  “以日用为道,则尧舜三代之勋业也。”

  这是张九成创立的横浦学派的核心主张。

  李侗拍手说:“然也,穷万物之理可窥大道!”

  张九成说道:“陛下之物理,”

  “显得过于细碎,重万而忽视其一。”

  “不然,一与万,万与一,”

  “实为一体也。”

  李侗立即反驳。

  “非也,非也.....”

  李侗,理学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张九成,心学的祖师级人物。

  两人就在饭桌上辩论开来,

  他们都赞成格物致知,

  也都赞成赵渊的道用论,

  却对具体怎样格物求道理解不同。

  聊着聊着,胡铨也加入进来,

  “陛下之道存于数中,”

  “近日鄙人潜修数学,”

  “发现万物之理可用数学阐述。”

  “如果不能用数学阐述,”

  “那就肯定是还没找到途经。”

  “此理非吾所胡言乱语,”

  “官家早有所悟,”

  “就藏在《道用策》的字里行间。”

  李易的本经是《易经》,

  他对术数颇为精通,

  “易也,数也。”

  “近日我也苦修数学,”

  “此大道之本源,”

  “官家真是学究天人。”

  李公懋说道:“道太远,用实近。”

  “吾不奢望求道,”

  “只求学以致用,”

  “为天下万民谋生计。”

  “此言有理,”

  张九成举杯说,

  “以日用为道,”

  “必至尧舜三代勋业!”

  乱世出英雄,

  另一个时空的南宋初年,

  由于国家危亡、民不聊生,

  不但涌现出大量的名帅猛将,

  还涌现出五花八门的学术思想。

  这些思想的开创或发扬者,

  有不少就在这一届进士当中。

  而他们,现在又接触了赵渊带来的数学和物理,

  也不晓得今后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张九成与众人聊到深夜,

  宴席结束之后,

  他们还躺在宿舍里辩论。

  那感觉真爽,

  跟考上进士一样爽快!.

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琼林宴

  宋代皇帝赐宴新科进士,

  因为在琼林苑举行,

  所以被称为“琼林宴”。

  但赵渊考上进士那会儿,

  琼林苑正在大兴土木搞扩建。

  从此以后,进士赐宴就改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