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强征粮食军队攻略汉地,”
“虽有建树却并未抢到太多财货。”
“那古骨龙城更是穷得没有军粮,”
“晋王兴师动众不过占据一块疲敝之地。”
“晋王开出的议和条件太苛刻,”
“明国是不会答应的。”
“如果陛下派出使者,”
“成功与明国议和,”
“厌战将士必然心向陛下!”
李乾顺点头道:“此言有理,谁适合出使?”
李仁忠说道:“臣的胞弟李仁礼,”
“有才思,善歌咏,通汉文,当可为使者。”
李乾顺问道:“该怎样议和?”
李仁忠说道:“大夏与中国的界限,”
“恢复到十年前,古骨龙城可以还给明国。”
“若明国还不满意,”
“再给一些不重要的寨堡。”
“主要是青盐生意,”
“明国不许干涉。”
“岁币也可以不给,”
“毕竟大明刚刚开国,”
“皇帝是要面子的。”
“最好能选一宗女,”
“嫁给明国皇帝,”
“再有明国选一族纪,”
“陛下迎娶为妃。”
李乾顺皱眉道:“两国皇室联姻,”
“是否纠缠太深,引得金人不快?”
李仁忠说道:“晋王结交金人,”
“陛下就该拉拢明国。”
“金国虽然军力强盛,”
“有明国大敌当前,”
“却也不敢跟我国擅自开战。”
“而且,金人乃蛮夷也,”
“腥臊之气未除,”
“沐猴而冠必不得长久!”
一个西夏党项人,
竟嘲笑金人是蛮夷,
这事儿多少有点滑稽。
但李仁忠的母亲是汉人,
他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
其政治倾向是推行汉化,
而且其自身堪称道德典范。
李仁忠不但自己清廉无私,
还严格约束家人。
弟弟李仁礼只因收受贿赂,
就被李仁忠给怒斥一通。
在李仁忠的影响之下,
李仁礼也洁身自爱,
去世时家中甚至没什么钱粮积蓄。
李仁忠又说:“陛下派遣使者前往开封,”
“必然引来晋王忌惮。”
“为防晋王狗急跳墙,”
“须将萧合达召回京师,”
“把京城的兵权交给此人。”
“京城的兵权,晋王肯让出来吗?”李乾顺问道。
李仁忠提醒道:“陛下终归是皇帝。”
李乾顺点头:“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萧合达是带兵逃到西夏的辽将,
在辽国灭亡之后,
他还派人去寻耶律大石。
后来西夏彻底给金国做狗,
萧合达怒不可遏,
暗中联络辽国遗民,
在李乾顺驾崩当年就起兵复辽。
李乾顺这个西夏皇帝,
一登基就做了外戚傀儡,
靠迎娶辽国宗女才稳住权力。
而今辽国已灭,
晋王又手握重兵,
李乾顺能够信任的,
居然只剩萧合达这个辽将。
二月底,李乾顺命令晋王亲征兰州,
李察哥不得不听从命令。
李察哥前脚刚带兵离开,
萧合达后脚就带兵过来,
顺利接管西夏都城的防御。
得知消息,李察哥大怒,
却又无可奈何,
他还真没把握篡位成功!
因为两岁大的太子李仁孝,
生母曹贤妃出自瓜州曹氏。
曹家祖上乃瓜州王曹贤顺,
带着整个瓜州投靠西夏。
曹贤妃的爷爷曹勉,
生前官至西夏太尉,
曹贤妃的几个叔父和兄长,
目前也在军中拥有一定号召力.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西夏使者
李乾顺操作一通,
萧合达负责京城防御,
梁王的舅舅负责皇宫安全,
顺手还把太监宫女清洗一遍。
李察哥也不去打兰州了,
带兵回到西夏国都。
他把军队扔在城外,
自己孤身进城,.
质问为何让辽兵辽将拱卫京师?
如果皇帝不信任自己,
那么就请立即抓了他下狱问斩。
李乾顺哪敢啊?
双方就此妥协,
李察哥依旧执掌禁军拱卫京城,
萧合达移师驻防龙兴之地夏州。
至于宫廷禁卫,
依旧交给梁王的舅舅曹家兄弟。
.....
却说西夏舒王李仁礼,
带着使节团来到汉地。
他先是跟杨志接洽,
随即被一路护送前往开封。
路过长安之时,
李仁礼显得极为兴奋,忍不住脱口而出,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如今总算亲眼见到长安了!”
这位老兄当场赋诗一首,
请求刻在大雁塔旁的石碑上。
大明开国,京兆府改为长安府,
令孤许已被调来做长安知府,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