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耶律余睹是来迎外甥晋王的。”
“如果杀了晋王,金兵可以不战自退。”.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谁是奸臣
耶律延禧被金兵追的慌了神,
就让人杀了素有威望的晋王。
结果金兵仍然攻打耶律延禧行宫,
吓得耶律延禧又带兵逃跑,
路上把传国玉玺都丢了。
耶律延禧也醒悟过来,
知道萧奉先是奸臣,
不过被萧奉先谗言打动,
并没处死萧奉先父子,
而是让人逐走了他们.
结果没走多远,
萧奉先的随从就把萧奉先父子都绑了,
送给随后追来的金兵想换一场富贵。
金人也知道萧奉先是辽国奸臣,
当场斩杀了萧奉先长子。
萧奉先赶忙说起当日完颜阿骨打拒绝给耶律延禧跳舞,
还是他代为美言才逃出去。
金将听得萧奉先对皇帝有恩,
也不敢再滥杀,
只好派人押萧奉先和他的次子回金国,
不想路上碰到辽兵,
萧奉先父子又被辽兵劫了回来。
耶律延禧得知萧奉先要投金,
也就再不客气,
当场让人斩杀了萧奉先父子。
李处温率先拥立耶律淳,
也就是怕耶律延禧派人追拿萧奉先党羽。
他的宰相之位是萧奉先推荐的,
后来又一心阿附萧奉先,
可以说是萧奉先的铁杆心腹。
如果捉拿萧奉先党羽,
第一个拿的一定是他。
所以耶律延禧几天没有消息,
李处温马上撺掇着众人拥立耶律淳。
萧干、耶律大石等人则是因为耶律延禧不积极抗金,
四处逃窜,
不愿坐视辽国灭亡。
李处温当初阿附萧奉先,
和秦王走的也十分亲近。
如果把秦王迎回来,
不但不用担心被问罪,
或许还能更进一步。
李处温拍案道:“好,”
“此计甚好。”
“李奭,你去萧干府上走一遭,”
“和他说说此事,”
“看看他有什么意见。”
李奭也不敢拖延,
当即起身往萧干府上而去。
直等到李奭带回萧干同意此事的消息,
李处温才让众人散去。
次日大早,
便有宫中使者来请李处温入宫。
李处温带了随从赶进宫中,
萧干、耶律大石已经进宫,
不多时,太师张琳就也赶来了。
拥立耶律淳前,
张琳也是宰相,
耶律延禧便是让张琳、李处温、耶律淳三人守南京道。
当日李处温和萧干谋划拥立耶律淳,
聚齐了耶律大石等百官和城中数万百姓,
然后才让人请来张琳。
张琳听了李处温等人的计划,
建议让耶律淳摄政,
如果耶律延禧有了消息,
众人也不至有过错。
但是李处温却拒绝了张琳的提议,
执意让耶律淳登基,
张琳虽然不愿,
但也不敢反对。
众人到了耶律淳府前,
请出耶律淳,
李处温就把黄袍披到耶律淳身上,
让百官率百姓参拜。
耶律淳也是惊骇欲死,
再三推辞,
李处温等人却坚决不同意,
最后只能无奈做了天锡皇帝,
把耶律延禧降为湘阴王.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病入膏肓
耶律淳登基没几天,.
耶律延禧便又有了消息。
耶律淳许是受了惊吓,
登基没多长时间就一病不起。
耶律淳此时已经病入膏肓,
只能在床上躺着。
看到召集的四人都来了,
这才让侍从扶他起来,
背后垫了几个枕头,
半坐半躺的倚在那里。
然后示意床边坐着的萧氏说话,
然后就闭上双眼。
皇后萧氏道:“昨日湘阴王派来使者,”
“他已经召集了五万兵马,”
“想在八月来南京道,抵抗金兵。”
“你们以为如何?”
四人其实都已得了消息,
不过闻言还是都露出惊异之色。
李处温道:“金兵一直在追击湘阴王,”
“西京道又纷纷叛投金国。”
“他怎么能聚起五万兵马,”
“恐怕其中有诈吧。”
萧氏摇头道:“应该不会,”
“他召集的多是草原各部,”
“因此才让我们送去衣物。”
李处温道:“即使湘阴王真的收拢了五万兵马,”
“也不能迎他回来。”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如今辽国已经有天锡皇帝,”
“他回来以后,必然生乱,”
“被金兵所趁。”
萧氏道:“若拒绝他,”
“万一他带兵来攻,”
“又当如何自处?”
李处温想了想,才道,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