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793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不怕痘疮,

  但是城外的兵马却是都没有种痘,

  一旦让痘疮在军中肆虐起来,

  疫情就又严重了。

  牛痘有限,

  只能给城中备受煎熬的百姓先种。

  朝廷已经开始人为培育染牛痘的牛,

  很快各州府就会开始种痘。

  .....

  同一时间,

  辽国南京虽然是辽国最繁华的城池,

  但是也比不得大梁的不夜城东京,

  入夜后除了来回巡逻的兵马,

  就再没什么人走动。

  辽国和金国大战数年,

  税赋日重,

  一入夜百姓就纷纷躲进被窝。

  只有少数大户家中灯火通明,

  觥筹交错。

  国势虽然艰难,

  但是不少辽国贵族,

  还是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

  太尉李处温府上,

  更是高官云集。

  三月耶律延禧逃入夹山,

  数日不通消息后,

  李处温就带头拥立南院梁王耶律淳为帝。

  耶律淳投桃报李,

  也对李处温及其亲信委以重任。

  李处温为太尉,

  弟李处能知枢密院,

  子李奭为少府少监,

  亲信左企弓为司徒,

  进士李爽、陈秘等人也都有任用。

  仗着耶律淳亲信,

  李处温一系人可谓炙手可热,

  不少辽国宗室都争相交好李处温。

  以前李处温召集众人都是大开酒宴,

  欢声笑语不断,

  今天众人却是正襟危坐,

  气氛颇有些凝重。

  李处温看心腹都到齐了,就道,

  “今天湘阴王派来使者,”

  “说湘阴王已经召集了天德、云内等州精骑五万,”

  “八月他会带兵来南京,”

  “抗击金国,让南京送衣物到上京去。”.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辽国出事

  一众人听得被他们废黜的耶律延禧,

  居然召集了五万兵马,

  不由都变了色。

  左企弓心慌道,

  “那湘阴王可有对天锡皇帝问罪?”

  李处温摇头道:“相反,”

  “湘阴王还嘉奖皇帝守卫南京有功。”

  “现在辽国一分为二,”

  “天锡皇帝统有南京道,”.

  “湘阴王号令的则是西京道和上京道的部分部族。”

  “湘阴王如何和天锡皇帝反目,”

  “只会让金国坐收渔利。”

  李处能道:“或许是因为天锡皇帝病重,”

  “湘阴王想坐观其变,”

  “再收回南京道。”

  李处温闻言,

  也不由眉头一皱。

  耶律淳做了皇帝没几月,

  就突然染病,

  此时已经有些病重了。

  李奭道:“如果天锡皇帝迎回湘阴王,”

  “到时湘阴王或许不会对天锡皇帝问罪,”

  “但是我们这些率先拥立天锡皇帝的人,”

  “恐怕逃不过责罚。”

  拥立耶律淳前,

  李处温任的是宰相,

  他的心腹也都是文官,

  后来虽然让李处能做了知枢密院,

  但是李处能也无法从萧干、耶律大石等人手中,

  抢到多少兵权。

  当初拥立耶律淳,

  也是因为耶律淳在军中素有威望,

  萧干、耶律大石等人也站到他们一边,

  他们才能给耶律淳黄袍加身。

  如果湘阴王真的回来,

  也不敢对萧干、耶律大石这些手握兵马的人治罪,

  但是他们这些文官就性命堪忧了。

  李处温看了一眼众人,

  “明天天锡皇帝一定会召集众人议事,”

  “你们可有对策?”

  厅中众人互相看了看,

  一时都不知如何应对。

  李处温儿子李奭看众人都不出声,

  “一定不能让湘阴王回来,”

  “否则我们就完了。”

  李处温点头道,

  “我们是首先拥立天锡皇帝的,”

  “湘阴王不是大度之人,”

  “一旦回来,必然拿我们治罪。”

  左企弓道:“天锡皇帝没有子嗣,”

  “湘阴王带兵而来,”

  “金国又虎视眈眈,”

  “恐怕天锡皇帝不会拒绝湘阴王入境。”

  进士李爽道:“湘阴王坐拥全国之力,”

  “到处逃避,已经失了人心。”

  “天锡皇帝没有子嗣,”

  “我们可以迎接秦王回来做梁王,”

  “但是拒绝湘阴王入境。”

  “这样一来,也可以让萧干、耶律大石等人站在我们这边。”

  李处温闻言,

  不由眼睛一亮。

  秦王是耶律延禧的儿子,

  也是萧奉先妹妹元妃所生。

  他当初能任宰相,

  就是靠了萧奉先在耶律延禧跟前不断推荐。

  李处温做了宰相后,

  对萧奉先也一直倾心阿附。

  萧奉先一直图谋立秦王为梁王,

  李处温也为秦王出了不少力。

  今年正月辽国宗室叛将耶律余睹,

  领金兵追击耶律延禧,

  萧奉先又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