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450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票号开业

  “三日后皇家票号开业,我想让你写在邸报上。”

  进奏官奇道,“不知这皇家票号的职事?”

  赵渊笑道:“不是朝廷部门,就是皇家的营生,”

  “百姓可以到皇家票号存钱,”

  “也可以向皇家票号借钱,”

  “存钱每月利息三钱,借钱每月利息一分。”

  “借钱需要东西抵押,暂时只收房契、地契、金银珠宝。”.

  “其实和当铺差不多,也就是多了一项存钱。”

  进奏官面露难色的道,

  “下官明白了,”

  “大王的要求和小报收钱推荐的商铺一样。”

  “只是邸报以往刊登的都是朝廷政事,刊登皇家票号,”

  “恐怕会被御史弹劾。”

  赵渊奇道:“什么小报?”

  “小报是民间发行的报纸,”

  “刊登的消息有些是报主刺探的朝廷消息,”

  “还有一些对政事的评论,”

  “甚至会刊登一些皇上和大臣的事情。”

  “因为其中很多事情都是捏造的,”

  “也有一些消息是朝廷禁止传播的,”

  “因此朝廷对小报一直是封杀的。”

  “但是因为小报在民间很受欢迎,所以屡禁不止,”

  “发行量比邸报都要多。”

  “有时商人会出钱雇人写一些游记诗词什么的,”

  “赞美他们的商铺,”

  “不过不会直接写他们的商铺。”

  赵渊点头道:“邸报能发行多少?”

  进奏官道:“我们排版后会传给各州府,他们再印刷,全国的不好统计。”

  “东京的话我们每日印刷一千份,”

  “主要就是给王公贵族、朝廷官员。”

  “不过城中有人专门抄录邸报贩卖,”

  “城中富户、士人都会看邸报的,应该有上万份。”

  赵渊笑道:“够了,就登在邸报上吧,”

  “明日你就给我登,谁要敢生事,我找他算账。”

  进奏官听得赵渊这样说,赶忙道,

  “好的,下官这就让人写。”

  “正好明天刊登的没有皇帝的诏旨,”

  “下官把消息放在第一页。”

  赵渊点头道:“恩,不错,那我就等着看明日的邸报了。”

  “大王放心,下官一定办好了。”

  赵渊点头道:“好,那我就先走了。”

  进奏官慌忙把赵渊送出去。

  负责文书的邸吏看进奏官回来,

  便愁眉苦脸的道:“这个消息怎么写?”

  进奏官想了想,道,

  “你可以把这个写成皇家的仁政,”

  “百姓存钱可以赚利息,”

  “借钱的利息也比当铺低。”

  “这不是仁政吗?”

  “刚刚大王把地址也告诉我了,”

  “回头你把地址也加上。”

  ……

  当皇家票号的消息出现在邸报上时,

  城中顿时议论纷纷。

  百姓多数都是拍手称赞,

  毕竟他们是得利者。

  御史则觉得皇家行商,

  不合礼数,

  准备上奏折阻止此事。

  商户们则觉得皇家与民争利,

  当然他们的声音是最小的。

  小报对皇家票号也有评论,

  不过多是站在百姓的立场分析,

  以夸赞为主。

  赵渊则一连两日在大王宫闭门不出,

  抓紧教授学生,

  然后选了十名已经可以熟练书写大梁数字的宫女出来。

  朝堂上,赵渊则以百废待兴、国事繁忙为由,

  不议这等小事。

  到的皇家票号开业之日,

  御街两边人山人海,

  御街当中则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宫廷的舞狮队也难得的出来,

  在御街上表演。

  “吉时到!”

  太监尖细的嗓音传遍喧闹的大街,

  舞狮的艺人便停下来。

  拥挤在御道两边看热闹的百姓也都翘首望着皇家票号。

  赵渊从皇家票号楼上下来,

  拽住半空垂下来的红绸一扯,

  巨大的红布便飘然落下,

  露出一块银色的匾额来,

  上面书着“皇家票号”四个金字,

  正是出自圣手书生萧让之手,龙飞凤舞。

  赵渊冲四周抱抱拳,

  “今日皇家票号开业,”

  “还请诸位多多捧场。”

  说完,便转身往里走去。

  进入里面,

  却是一个长长的柜台,

  后面坐着六位妙龄美女,

  左边柜台上写着存,

  右边柜台上写着贷。

  柜台外面设了许多座椅,

  用于客人等待时休息.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存钱多,借钱少啊

  赵渊刚刚进来,

  便有人涌进来存钱,

  不过似乎都是这两日到皇宫拜会的梁山老兄弟派来的家人。

  邸报出来后,

  林冲等人便都过府询问,

  听得赵渊说赚钱应该不是问题,

  便都表示会把钱存到皇家票号,

  甚至利息都不要了.

  赵渊自然知道他们是为自己捧场,

  当然不会白用他们的钱,

  当即表示票号所有业务全部按照章程办,

  存借都会有利息。

  而东京百姓还在观望,

  虽然存进来会有利息,

  但若是存进来,取不出去,

  岂不是打了水漂了。

  “我存一万贯。”

  “我存五千贯。”

  “我存三千贯。”

  “我存一千贯。”

  “超过一千贯的客人,请上二楼办理。”

  不得不说梁山老兄弟家底还是很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