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449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等不及宫女给她穿鞋,

  自己便穿好鞋,

  略微整理一下衣服,

  便带着宫女往门前迎来。

  周镜秋领着一众秋香阁的宫女、太监刚刚站好,

  便看到赵渊龙行虎步的走进来。

  “恭迎大王。”

  赵渊上前两步,拉起周镜秋,

  顿时被周镜秋光滑的皮肤吸引,

  忍不住大拇指在周镜秋手背摩挲了两下。

  周镜秋顿时满脸羞红。

  赵渊拉着周镜秋进入屋子,笑道,

  “听口音,镜秋是江南人?”

  周镜秋看赵渊落座还拉着她的手,

  不由又羞又喜,道,

  “奴家是杭州人士,正月的时候刚刚随朱勔入宫。”

  宫女看到自家主子受宠,

  也是十分欢喜,

  殷勤的准备着茶水伺候着。

  主子地位高了,

  她们这些下人便也跟着水涨船高,

  若是大王兴致来了,

  把她们也拉上床,

  那她们也便成了主子了。

  赵渊听得是杭州人,

  不由想起方百花来,叹了口气道,

  “听到江南口音,我便想起一位故人来了,”

  “也不知她如今身处何地。”.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报纸

  周镜秋看赵渊黯然神伤的样子,

  小心的道:“大王的故人可是一位女子?”

  赵渊点头道:“她是方腊之妹,一位巾帼英雄,”

  “童贯围攻睦州前,我便派人去接她北上,”

  “没想到她却拒绝了,如今也不知她是生是死。”

  周镜秋笑道:“我先前北上时,便听得方腊麾下很多英雄豪杰,”.

  “打的宋朝兵马溃不成军,想必方家姐姐安然无恙。”

  赵渊已经收到李俊、石宝带回的信,

  却还不知江南战局如何了,点头道,

  “希望如此。”

  周镜秋看赵渊兴致不高,笑道,

  “大王难得来一趟,”

  “不若让奴家为大王吹一支江南的曲子。”

  赵渊也不忍拂了美人之意,笑道,

  “好啊。”

  一旁的宫女赶忙把周镜秋从家乡带来的竹笛取来。

  一袭淡淡的粉色衣裙,

  一张倾城倾国的俏脸,

  玉葱一般白皙修长的手指在气孔间跳跃,

  笛音欢快清凉,

  很快便让赵渊忘了先前的忧伤。

  一曲罢,赵渊拍手道,

  “姑娘容貌绝美,”

  “还有这般才艺,当真难得。”

  周镜秋把笛子交给宫女,

  盈盈一福道,

  “雕虫小技,哪能比的大王威震天下的武勇。”

  赵渊笑道:“你这丫头倒是会说话,”

  “征战沙场为的便是享受太平,”

  “若无你们这等才貌双绝的女人,”

  “这太平盛世也少了许多乐趣。”

  周镜秋笑道:“有幸蒙大王欣赏,”

  “奴家日日扫榻恭候大王大驾。”

  赵渊听得周镜秋说扫榻恭候,

  不由笑道:“那你今日扫榻没有啊?”

  周镜秋看赵渊说的这般直白,

  顿时雪白的脖颈都有了一丝红意,

  低若蚊吟的道:“扫了。”

  赵渊也被周镜秋的娇羞模样弄得心动,

  当即拉起周镜秋往寝室而去。

  进的寝室,两个宫女便主动上来给赵渊宽衣,

  动作间也是媚态横生,

  颇有勾引大王之意。

  赵渊很放松的享受着难得的平静,

  因为很快他就又需要上战场了。

  大梁虽然攻下了东京,

  获得了宋朝最多的财富,

  攻打京畿、京东、河北的兵马也势如破竹,

  但是还有童贯、王庆、田虎、辽国、西夏、金国等强敌需要一一扫平,

  大梁才能一统天下。

  ……

  临近傍晚时分,

  赵渊便往都进奏院而来。

  已近宫门关闭的时候,

  但是进奏院却是一片忙碌,

  不少人都在埋头核实消息,

  还有人忙着排版。

  赵渊带着贴身太监何用悄然进入屋中,

  观察着这邸报发行机构。

  一个邸吏突然抬头看到赵渊和何用,

  也知道能悄然进入院中的人身份必然不凡,

  拱手道:“这位大人有公干?”

  何用忙道:“大王当面,还不让你们长官前来。”

  屋中众人听得大王来了,

  慌忙放下手头工作,

  往跟前跑来见礼。

  赵渊忙道:“不用多礼,你们忙你们的。”

  大王虽然这般说,

  但是众人谁也不敢真的这样做,纷纷见礼。

  进奏官从里屋跑出来,

  看到正是先前软禁百官的梁王,慌忙道,

  “不知大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大王恕罪。”

  赵渊笑道:“不用多礼,明日的邸报排好版没?”

  进奏官也不知赵渊是何意,忐忑道,

  “还没呢,我这就把明日要发的消息拿来给大王过目。”

  赵渊摇头道:“不用了,我来这里是想让你加一则广告。”

  进奏官疑道:“下官愚昧,不知什么是广告?”

  赵渊也看过一份邸报,

  内容便是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刑罚等。

  可以说是完全的官方报纸,

  而且同样是报喜不报忧,

  严禁刊登一些不利于朝廷的内容,

  比如说灾异、军情、朝廷机事、还有未经批转公布的臣僚章疏。

  等到天下一统以后,

  赵渊也考虑再加一些外国百姓水深火热的事情,

  一来可以让本国百姓知足,

  让他们知道能生在大梁是如何的幸福,

  二来也可以激发一些“高尚”的人拯救他国百姓的欲望,

  为他日后的远征打下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