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422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街上顿时变得鸡飞狗跳,

  商户关门,

  百姓们争抢着往家里跑。

  足足半个时辰,

  城中的搔动才停止下来,

  刚刚还人潮涌动的街市上也没了人影,

  只剩下一队队禁军沿街巡逻。

  赵渊在宣德楼上看着城内平静下来,

  并没有禁军向皇宫而来,

  也放心下来,

  只要城中这般戒备半日,

  晚间这东京便也插上大梁的旗帜了。

  赵渊和燕青刚刚下的宣德楼,

  便看一个亲兵跑来,报道,

  “郓王府那边有人来了。”

  “前面带路!”

  很快,赵渊便跟着亲兵到的一处飞桥边。

  郓王赵楷是赵佶的第三子,

  自小聪明伶俐,

  长大以后跟赵佶一般,

  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因此深得赵佶宠爱。

  赵楷也是有史以来参加科举名次最高的皇子,

  他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

  过关斩将,

  一直到了殿试。

  赵佶自然是喜欢他的儿子,

  便要点赵楷为状元,

  但是朝中清流劝他避嫌,

  赵佶这才把王昂点为状元,

  赵楷点为榜眼。

  前两年被封为郓王后,

  又提举皇城司,

  名义上掌管皇宫守卫。

  实际皇宫守卫并不由他负责,

  而是另有武将负责。

  虽然没有实权,

  但是郓王担任这个职事时,

  也很是被其他皇子嫉妒了一番。

  因为提举皇城司后,

  便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而别的成年皇子没有皇帝传召,

  是无法进入皇宫的。

  赵楷恩宠却不仅于此,

  为了方便赵楷进出宫,

  赵佶还恩准赵楷在他的府邸和皇宫之间造了一个飞桥,

  这样赵楷便可以从他的府邸直达皇宫。

  赵佶的这些举动都向众人暗示着他有废立之心,

  善于逢迎的王黼出相后,

  看出赵佶的心意,

  便开始密奏大王赵桓的一些过失,

  以讨好赵佶。

  大王赵桓是赵佶的元配皇后王氏所生,

  王皇后姓格恭谨节俭,

  当时贵妃郑氏和王氏争宠,

  威胁到了她的后位,

  但是王皇后并不曾打压她们。

  不想却有人指使宦官诬陷她行为不检,

  赵佶派人去查证一番,

  自然是没有实据。

  虽然最终还了王氏清白,

  但是身为皇后,

  却被这般查证,

  王氏从此便郁郁寡欢。

  没过多长时间,

  王氏便去世了,

  那时赵桓不过九岁.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赵楷

  可以说赵桓从小便体会了皇宫中的无情争斗,

  加上母亲早逝,

  无人照料,

  可以说从小便生的懦弱。

  加上赵佶宠爱赵楷,

  赵桓知道他只是占了个长子的名分,

  才被封为大王,

  除此之外,

  他和赵楷的竞争一点优势都没有,

  因此一直小心翼翼.

  前些日子赵佶整顿朝纲,

  下令选用贤才。

  王黼也趁机上奏天下形势紧张,

  该立有才德的皇子,

  而不是以长幼排序。

  赵桓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

  散朝回去后便病了,

  这几日都在家休养。

  赵楷虽然极得赵佶宠爱,

  但是他不是太子,

  平日也不能上朝。

  而且赵楷比赵佶更加痴迷作画,

  加上他并没政务需要处理,

  常常是一画便是一整曰,

  下人也不敢打扰。

  昨日他便是又做了一曰画,

  直画到晚间方才歇了。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睡梦间又有了一些想法。

  今日大早起来,

  便又去验证睡梦中那些想法。

  直到全城戒严,

  他府上幕僚才打断他作画。

  赵楷听说昨日赵佶便又大怒,

  让百官留在皇宫思考对策,

  今日梁山贼寇又来攻城,

  现在全场戒严,

  赶忙换了衣服,

  进宫来见赵佶。

  没想到刚刚进的宫中,

  便被赵渊两个亲兵拿住。

  赵楷被二人扭住,

  也是大怒,

  当即呵斥道,

  “本王提举皇城司,”

  “可自由出入皇宫,”

  “你们还不松手?”

  两个亲兵却道,

  “没有皇帝命令,”

  “擅自闯宫者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