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421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李邦彦三人又是一番称赞,

  他们也知道赵渊这笔钱是给他们安家,

  万一他们被识破丢了姓命,

  这一万光贯便是卖命钱了。

  不过他们却是不担心被识破,

  他们都是朝中大员,

  又有圣旨在身,

  只要赶在东京消息外传前到的三京,.

  三京留守也不敢怀疑他们。

  赵渊又道:“如今外面兵荒马乱的,”

  “路途只怕也不太平,”

  “我便每人给你们派十个亲兵做护卫吧。”

  三人也知道赵渊派的人是监视他们,

  但也不敢拒绝赵渊,

  一个个装作感激涕零的道:“谢大王体恤。”

  赵渊点头道:“你们三人出宫后,便直奔三京,”

  “不得在城中停留,路上曰夜兼程,”

  “免得消息走漏。”

  当下三个十人队亲兵便护送三人往三京而去。

  赵渊站在大殿外,

  眺望着远处的城门。

  看看日落西山,

  也不由有些着急了,

  昨日便让亲兵传递消息回去。

  马军一日间足以赶到东京,

  现在却迟迟没有消息,

  难不成是被中途拦截了。

  若是被宋军拦截,

  大梁大军无法及时赶来,

  皇宫之事再外泄,

  便不好应对了。

  赵渊正思索间,

  却听得后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扭头看正是一个亲兵带着风尘仆仆的花荣,

  不由大喜道:“你终于来了。”

  花荣抱拳道:“让大王久等了,”

  “我和张清带了两千人来,”

  “进入东京范围后,”

  “不好全力奔驰,”

  “因此来的慢了一些。”

  先前对阵十节度,

  张清被项元镇射伤手臂,

  马军便一直由花荣率领。

  赵渊听得张清也来了,

  不由问道,

  “张清的箭伤好了?”

  花荣摇头道:“还未大好,不过他一直在营中养伤,”

  “并未回青州,因此听得夺取东京,”

  “便执意要带兵前来。”

  赵渊笑道:“大伙谁都不想错过这一仗啊,”

  “不是只有一千马军吗?”

  花荣点头道:“众将军担心大王安危,”

  “便把手下马军都集中起来,”

  “让我和张清先行带来了。”

  “诸位将军率领大队兵马最迟明日晚间便可到达。”

  赵渊点头道:“好,现在两千骑兵在哪里?”

  花荣禀道:“我和张清怕惊动了城中宋军,”

  “在离城十里的地方驻扎。”

  “我先入城,到了樊楼李师师那里,”

  “从地道入得宫。”

  赵渊点头道:“我让段常先带你们入城,”

  “你们先到城中大营歇息,”

  “等天黑后再分批入宫,免得惹人怀疑。”

  文武百官此时已在垂拱殿呆了一日,

  看到赵渊和一个风尘仆仆的将军走到大殿门口,

  不由都看了过来。

  赵渊在大殿门口叫道:“段常。”

  段常赶忙小跑着到的大殿门口,道,

  “大王有何吩咐。”.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骑兵进城

  赵渊道:“我大梁兵马已到了,”

  “你去把他们调入城中。”

  段常已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闻言忙道:“大王放心。”

  文武百官没想到大梁兵马真的这般神速,

  心中有些别的想法的人也都纷纷打消了念头。

  赵渊看着突然安静下来的大殿,

  也安心不少。

  虽然已经有了两千五百人,.

  但都是疲惫之师,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能让他们少折腾便少折腾吧。

  .....

  当晚两千马军便分批入宫,

  皇宫被严密封锁起来,

  三步一岗,

  五步一哨,

  赵渊再不用担心消息被传递出去。

  次日,

  便不断有快马传递消息进宫,

  梁山大军逼近京城。

  所有报信之人一进皇宫,

  便被拿下。

  赵渊正考虑是否要封城时,

  却见燕青从地道入宫来。

  赵渊道:“小乙怎么入宫了?”

  燕青禀道:“大王入宫后,我便让人注意市井间动静,”

  “现在百姓们已经传开我大梁兵马逼近京城的消息了。”

  赵渊马上对一旁段常道:“以赵佶的名义传令你的人关闭城门,”

  “同时全城戒严,百姓严禁上街,”

  “便说梁山贼寇来攻城。”

  “再传令城中禁军全部在军营待命,”

  “没有军令,不得出营一步。”

  段常也知道他立功的时候到了,

  忙道:“是。”

  段常领命出去,

  赵渊便和燕青往宣德楼而来。

  宣德楼是皇宫南门的城楼,

  修建的十分壮丽。

  登上宣德楼,

  皇宫前面宽阔的御街,

  远处的几条街道便都一览无余。

  “咚咚咚”

  很快,东京城便警钟大作,

  所有城门应声关闭,

  一队队禁军也出现在街上。

  “梁山贼寇攻城,”

  “全城戒严,禁止走动。”

  随着禁军的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