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虽然明知难以留下二人,方城令仍做最后尝试:“沈公、叶公,瓦刺贼不日将会北犯,凭你们这点兵力恐怕难有作为,还是留下吧,依靠方城,我等或可为国尽忠。”.
第1025章 自愧不如
方城令都做好为国尽忠的准备了,沈竹亮倒不好贪图他的兵马了,正想婉拒。
计冉凑了上来:“万一我们兴兵勤王成功了呢?关令大人不如拔给我们五百民夫,保障我们后续往来无阻,到时功夫簿上自然少不了大人的那份。”
什么事都怕万一,一听这话,方城令稍稍犹豫了一下,竟然爽快地答应了计冉的要求,且亲自引着众人通关。
连朱樉在内的所人都不由向计冉投去赞许的目光,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还能从方城令手中要到人,至少在场众人无不自愧不如。
一入方城,朱樉这才发现,原来沈竹亮在冶义筑起的三重城墙完全出于借鉴:方城居然拥有整整七重关墙!
作为阳南盆地北上中原的重要通道,西边是秦岭余脉伏牛山之九里山,东面则是大别山余脉桐柏山。
两山在此相交,可中间却突然沉陷出一道长三十公里,最窄处仅不到四公里的天然哑口。
方城的七重关墙便根据地形特点依次排列在这条狭长的通道里,险要之处更建有不少大小城堡,战时可以互相呼应,又具备独自坚守的能力。
两边的山岭上也根据山势修建了数量不等的关墙,至少朱樉所见便至少有三道之多,且无不极尽险峻。
怪不得从来没人能够正面攻破方城,这完全就是早了两千多年的马奇诺防线。只要阳南盆地不失,便可提供缓缓不断的人员和物资,任何人想要攻进来都难如登天。
可当走出最后一道关墙后,朱樉却看到了方城那“柔软的腹部”:依托关城而建的县城。
向北那一面高大雄伟的城墙形成鲜明的对比,县城的另外三面城墙完全就是洛邑旧城墙的“删减版”:更矮、更薄、更破旧。
谁把自己尖利的獠牙,面向自己呢?
整个方城除了五千守军外,治下还有三万的民众,日常的维护也就靠这点人服徭役完成了。不仅没有必要,更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来整修这几道几乎没有必要城墙。
时近黄昏,可出现在朱樉面前的却是一幅火热的劳动场景:为了应对瓦刺军的威胁,数日前方城令已经进行了全城动员,想要赶在瓦刺军到达之前补上自己防御的漏洞。
补得上吗?朱樉不由替方城令感到着急,随即灵机一动,把头转向一旁的计冉。
计冉哪会不知道朱樉那点小心思,策马走到方城令旁边:“既然关令大人如此慷慨,我们也有一份礼物奉上。”
尖利的哨声突然响起,整个队伍立即停了下来。众人纷纷在路边坐下休息,黑鱼抬头望了望队旗所在的方向,立即快速跑了过去。
三面大旗迎风招展,等黑鱼跑到1号旗下时,已经有五六人站成一排聚在旗下。
黑鱼下意识地打直腰板,挺起胸膛:“报告中队正,阳昆公民黑鱼,代号1314,现任第六小队队正,特来报到,敬请指示!”
周允向自己的老部下点了点头,不苟言笑:“入列。”
此次出征的工兵大队完全属于全新组建,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这三千多人,朱樉自任大队正,又向高子“借”了三组政、佐士,组成中层管理团队,对应负责三个中队。
每个中队下属十个小队,每队人数在一百至一百二十之间,负责管理的小队正则几乎全部都是在几天的集训中选拔而出。
这完全是一支新得不能再新的队伍,可既能“升官”,又可以追随在朱樉左右,虽然危险系数比呆在冶义要大得多,可周允决定冒险一搏。
抱有他这种想法的政士还不在少数,经过激烈的角逐,周允才最终赢得了这次这宝贵的机会,当上了第一中队的中队正。
一下子被抽走六个组织管理能力非常出色的手下,高子心疼不已,可为了顾全大局,他也只好忍痛割爱。毕竟此次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他在冶义后续的种种发展。
很快,十个小队正就到齐了,周允整了整队伍,随即大声宣布任务内容:“方城令将支援我们五百民夫,人员尚未拔划,届时再通知大家到我这里抽签领人,务必尽快让他们掌握铲士技能。”
“得令!”
“另外,为了答谢方城令的慷慨,同时完成今日的演练大比,各队稍后跟着我的队旗走,内容和平时演练相同,我就不再多说了。听明白了吗?”
“明白!”
“好。”周允的眼神逐一从十名小队正的脸上扫过,又下意识地看了看另外两队的位置:“我们输了三场了,今天要是再输,全体小队正都要受罚!”
十人略有些愧色,随即轰然齐呼:“一队一队,谁挡锋锐!”
赏罚分明正是这支“杂牌军”迅速凝聚成团的要诀之一。以朱樉的风格,当然不会动不动就要打要杀,可皮肉之苦还是免不了的。
从第一天集训起,三个大队便一直处于竞争状态,而且成绩会计入政士履历,作为日后考核的重要标准。
五天下来,周允的第一中队只得了一次第一名和第二名,其他三次都处于垫底位置。这就让他每次见到另外两名政士时,都觉得矮了一头。
不止是他,整个中队也会直接感受到成绩而带来的待遇差距,比如第一名的中队可以享受加菜待遇,日薪也要多那么几文。垫底的话,就只能享受最基本的待遇了。
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连输三场让所有人都憋了一股子劲,急欲扳回这一场。
“必胜!”见志气尚可,周允挥臂而呼,十位小队正轰然而散。
这边各中队刚刚布置任务,另一边几名骑士开始沿着城墙外围纵马狂奔,马鞍上挂着麻袋正连续而均匀地漏洒着石灰。
一条笔直的白线随着其运动不断延伸,方城令大概明白计冉要送自己的礼物是什么了。
这几天他几乎把全城能够动员的人力都动员了,连老人小孩都分派了任务,可整个工程的进展实在让人难以满意.
第1026章 怪异符号
方城另外三面城墙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公里,一万多人起早贪黑的忙乎下来,也才不过挖出一条宽两三米,深半米的“护城沟”。至于要把旧墙加高加厚的目标,更才刚刚开了个头。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放弃县城,毁掉最内层防线的通道。可整个方城体系都是建立在县城为补给调配中心的基础上,仓促之下想要反过来,哪有那么容易。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每一项大工程后面,无不中靠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漫长的时间凝聚而成。
现在离天黑最多还有一个时辰,冶义这支部队看起来也不过三四千人,又能够做得了什么?
划线尚在进行之际,三个中队正已经骑着马沿白线开始插旗了,每面旗帜上并不是常见的官职或姓氏,而是一种方城令从未见过的怪异符号。
正揣摩着这种符号代表着什么意思之际,举着旗的小队正开始领着各自的小队有序地奔向插旗之处,方城令这才发现两面旗上的内容竟一模一样,顿时明白原来这是用来分派人手所用。
黑鱼此时已经带着六小队抵达自己对应的旗下,一边向下一面旗疾走,一边大声叮嘱:“牢记本次标准,间距两个单位,深三个单位,宽四个单位,到位即可行动。口号!”
阳昆新城完全采用周式标准,不过这套度量衡体系并不是轻易就可掌握的。为了方便日常运用,每一把钢铲的铲柄都采用统一制式,总长五十厘米,上面还标有刻度。
对于铲士来说,一个单位对应的便是铲柄的长度,每个人此次的标准工作量也就是一个一米长,两米宽,一点五米深的土坑。
一众铲士挥着钢铲大声回应:“我们都是挖土机!”
黑鱼莞尔一笑,不由想起此前誓师出征时朱樉对他们说的话:“此次,不需要你们上阵杀敌,你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脚下的泥土。
听从指挥,服从号令,我要你们做一台行走的挖土机!”
众人已经领略了周人的器械之威,只道周地真的有专门用来挖土的器械,舞着手里的钢铲,还真以此作为戏称了。
等他跑到七号旗下时,最后一名铲士已经站在了白线上,其他人则自动挥着钢铲开始埋头劳作起来。最早开始的一些人身后,已经堆起了一个个高高的土堆。
将队旗紧挨着七号旗插下,黑鱼并不需要参与挖掘,他的任务是组织协调及技术指导。转身往回边走边检验各人的挖掘效果及动作要领,时不时还要或呵斥或表扬几句。
作为家中唯一的壮丁,他本来完全可以不参加这次征召的,可抵不住每人一万新周币预付薪水的诱惑,在和家人商量之后,最终还是去报了名。
阳昆城的简陋民居完成之后,各种工坊也开始兴建,他的父母、妻子都找到了些力所能及的活,连十二岁的大儿子也被收为学徒。
每天除了吃饭不愁,一家人还能得到一百多文的工钱。
各种奖励和报酬都是当天甚至当场兑现,这让他对阳昆这群新的“官老爷”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跟着他们干,怎么都不会吃亏。
此次出征的每一个人根据表现情况,每月都将得到三到五千不等的报酬,出发之前就预付一万,可以自由购买城内所提供的商品。
要是不幸死在了战场上,家人也能够得到邑府的善待,而且还会领到十万以上的抚恤金。
动不动就成千上万,这让隶农们有些无所适从:数字实在太大了,很多人都算不过来,只知道代表着很多,难以想像的多。
以往冶义遭受攻击时,他们也曾被征召参与守城,可大多数时候是没有报酬的。
万一不幸战死,家人能够得到一两百斤粮食就算是非常幸运的了,更多的时候死就死了,没有任何价值。
差距如此巨大,对隶农们的刺激可想而知。主观能动性由此被调动起来,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完全超乎寻常。
眼睁睁地看着一条环城而建的壕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成型,方城令已经完全惊呆了。
初时他就觉得这支队伍的武器实在怪异,可久闻孔德是个问题神童,未免自己显得没见过世面,他也就不好询问,只道是什么新式的兵器。
直到此刻他才知道,这些人的“小翅膀”竟然不是武器,而是挖土的工具!
相比于类似于后世工兵铲的周式钢铲,这个时代挖土的工具:锸,就太过简陋了。
最早的锸是木制的,与耜的样子差不多,其实就是从耜演化而来,是商代才出现的新式农具,挖土只是其“兼职”而已。
随着冶炼水平的发展,到了元朝时期,在木制的锸刃端加上铁制套刃,就成了锸。当然也有铜的,可成本太高,一般只当作贵族的陪葬品,根本无法普及。
方城的筑城大军里,仍然普遍在使用木头锸,只有少数为铁制,且多为一字形和凹字形两种。
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即使有着铁刃的,刃口也以皮实耐用为优先考量,挖土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这支工兵大队一出手,效率便远远地将方城的修筑大军给甩得没影了,甚至说是以一当十也毫不为过。
等晚饭的钟鸣敲响之际,在三千多“挖土机”的奋战下,方城外围已经多了整整三道沟墙。
一米五深的沟加上紧挨沟沿一米多点的土墙,只需稍加修整一下,便可充当临时的防御工事。
这番现场演示让方城令眼红不已,立即表示希望可以分一点这样的利器。
白给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若是交易嘛,那就可以商量商量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双方约定以一铲换两人,方城令得到了五百把钢铲,冶义的工兵大队则又多出了一千青壮。
用五百把钢铲“期货”居然得到了一千五百青壮补充,这一下子就让朱樉等人嗅到了“商机”所在.
第1027章 不言而喻
从决定打出勤王旗号之时,孔德就派出自己的三名家臣联络周边各城邑,可直到出征之时,都没有得到任何积极的回应。
大多数领主还是愿意响应渼洲王的紧急动员令的,毕竟大家都是同姓同族,真要让瓦剌国把渼洲灭了,没谁的日子会好过。
只是现在形势仍不明朗,没有谁愿意做这个出头鸟,所以要么表示得等第二季庄稼种下之后,要么以王令未到为托辞,都是嘴上说得好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响应。
沈竹亮预计“大旗一举,四方响应”的局面根本连个影都没有,要是这样子冲到郢都城下,结果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当晚众人一合计,最终通过了“充分展销”的基本方略:放慢速度,不再急着赶路,沿途充分向各领主释放“诱饵”,以进一步壮大队伍。
接下来的两天,每天只走二十周里,队伍便停下来开始演练筑城特技,同时邀请周边的大小贵族前来观摩。
当然,并不是所有领主或地方主官都官对这么些挖土工具感兴趣。朱樉等人只好投其所好,一边看筑墙,一边上各种周式美食。
随行的厨士烹饪出的种种美味,完全超出了一众贵族的认知,在得知朱樉已经把侦察哨前出百里后,有的人甚至厚着脸皮想要随行蹭吃蹭喝。
对于这种不出人只出嘴的可耻行径,沈竹亮和孔德立即坚决表示抵制并无情嘲讽。
要学烹饪技术?可以。
要买新式炊具?也没问题。
一律以“人头”结算,五百人额外附赠一面旗帜,一千人你的名字将出现在功勋名单上!
不是吃货?来来来,新式的钢丝甲,刀剑不侵又贴身透气,喜不喜欢?
可以清晰看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外的风吹草动,观景征战的必备利器,要不要来一支?整个渼洲也不到十支,顶级贵族也未必拥有。
精钢小刀如何?切肉杀人一级棒。怕长锈?不用的时候抹上点油脂,好东西就要爱惜着用。
军中几乎所有的器具都被拿了出来,由众人一起设计好推销词,再由孔德和沈竹亮亲自解说。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期货”交易,朱樉不可能为了这点利益做出削弱战力之事,那完全就是在找死了。
各种新奇的事物发挥了极大的效用,到了第三天,队伍抵达宛城郊外时,又多了三千青壮,规模直逼八千大关,已经有资格“号称”五万了。
正在这个时候,吕布威和梓恭带领的商队赶了上来,更将这场展销之旅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收到高子那张价值五亿的订单,上级组织会不喜反忧:这可是赊账啊。洛邑目前的产能确实又呈现出过剩的趋势,可大量原材料都需要进口,并不是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的。
朱樉掌权以来,一直都保持着钱永远不够用的状态,挣一文花两文是常态,花出十文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不论是洛邑主城还是义鹊新城,各种建设开支早就排了一长串了,现在又加上个阳昆新城,哪里还应付得了。
可不给也是不行的,且不说与冶义的新型合作模式意义重大,就凭朱樉正在前线正冒着巨大的风险,他们坐镇后方又哪能不竭尽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呢?
数次商议之后,补这大窟窿的任务便落在了商贸和外事组织会头上:节不了流,那就开源,提前把渼洲的商路建立起来,将所获的利润来支撑冶义的前期投资。
苏坑年事已高,吕布威和梓恭只好“临危受命”,充当此次的先锋大将,带着各自挑选的样品追上朱樉的脚步。
随军行商正是吕布威和梓恭的共识:不要说这个时代,即使是在其后的数千年里,还有什么能够与顶着队伍的招牌经商更容易获利的方法呢?
别的不说,与队伍同行,沿途不要说遭到留难,连关税也没人敢收,效率和收益简直和正常行商没有任何可比性。
有吕布威和梓恭在,朱樉就完全得以解脱了。
二人分工明确,吕布威专门兜售奢侈品,以“奇货”赚取暴利;梓恭则预判各地的紧缺品,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差价。
五颜六色的玻璃器皿、各种规格的仓颉纸、制作精美的瓷器、天子代言的各种日常用具……贵族们一落到吕布威手里,顿时难以自拔,奇货千百款,总有一款适合你。
要放在平时,像吕布威这样的平民商人,登门求见也要看贵族们的心情,可现在只需要凭着屈氏未来接班人的请帖,大小贵族谁敢不给面子齐聚一堂?
嗯,东西是有点贵,可贵族嘛,用品不贵怎么能叫贵族呢?
上一篇:开局向大秦求亲,传承武林神话
下一篇: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