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578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看罢天幕上的议论,曹操捋须轻笑。这

  治国理政,哪能儿戏?

  吾在许都时何尝不是这般?

  朝堂之上,该杀杀该罚罚,绝不手软!

  魏王那般疼爱,犯了军令照样重责。

  曹昂虽是亲子,该死战场时也不曾阻拦!

  这哪里是什么政治机器,分明是为君者的本分!

  不过话说回来,吾对待文人雅士,何尝不懂得温情?

  杨修虽死,诗才仍为吾称道。

  荀彧多次相左,吾依然倚重。

  这般说来,倒也与这乾隆有几分相似。

  只不过吾更懂得权衡之道,既要御下有术,又要保持威严!

  身为人主,当如星辰,明暗有度,进退有据!

  【说起乾隆朝最显赫的红人,非和珅莫属了。】

  【这位满族旗人,从一个普通笔帖式,愣是爬到了军机大臣的位置。】

  【乾隆对和珅宠信有加,甚至还让自己的女儿下嫁给和珅的儿子,这让和珅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丈。】

  【在位期间,和珅可谓是呼风唤雨,权倾朝野,富可敌国。】

  【据说和珅的财富如此惊人,连乾隆都说:天下之财,汝和珅占其半矣。】

  【但是,这位权势滔天的和珅,最后却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1799年,已经在位60年的乾隆驾崩,他的儿子嘉庆继位。】

  【和珅或许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呼风唤雨,却不知一场致命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

  【嘉庆登基后的第三天,和珅就被革去所有职务,打入大牢。】

  【朝廷抄查和珅家产,光白银就有8亿两之多,折合今天的货币价值约在万亿元以上!】

  【抄家时发现,光是和珅收藏的玉器就装满了80多间房子,金银珠宝更是数不胜数。】

  【最终,和珅被赐死在狱中,他庞大的家产全部充公。】

  【有趣的是,这一切其实都在乾隆的预料之中。】

  【据说乾隆临终前就和嘉庆商定,等他驾崩后就要立即处置和珅。】

  【乾隆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收回和珅聚敛的财富,另一方面也是为新帝嘉庆清除政治障碍。】

  【这就是乾隆驾驭大臣的高明之处,既善用他们,又不让他们做大,最后还能及时铲除。】

  【历史给后人留下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三年粮道府,身家数百万;十年尚书府,家财万万贯;三十年和珅,富可敌国半。】

  弹幕:

  ——“贪到这种程度也是没谁了,八十间房子的玉器,这是有多贪啊!”

  ——“和珅:我直接成为了贪腐的代名词,绝了!”

  ——“八亿两白银什么概念?这是把大清朝库都搬空了吧?”

  ——“贪得这么狠,最后还不是落得个凄惨下场,真是现世报啊!”

  ——“富可敌国这都不是夸张,这是真的能跟国库刚正面啊!”

  ——“这么多钱都贪不够,真是人性最丑陋的一面了。”

  ——“老和珅这是把捞钱的本事点满了,结果把命给点没了。”

  ——“好家伙,光玉器就80间房,这是把大清朝的玉石市场都承包了吗?”

  ——“乾隆:朕养你六十年,不就是为了给嘉庆留个开门红吗?”

  ——“万亿级别的贪官,这履历放到现在都能吓死人。”

  ——“说实话,贪成这样还能活这么久的,也就和珅一个了。”

  ……

  古人看到这里,也是忍不住连连惊叹。

  高!实在是高!

  养一头肥猪六十年,看似宠信有加,实则暗中观察。

  既让和珅为朝廷效力,又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圈套,这般城府,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第782章 乾隆VS嘉靖!谁才是权术最强!李隆基嘲讽:能有我叼?!

  更妙的是,竟能和太子提前就商定好后事。

  这是何等的运筹帷幄?

  既为新君清除了政治障碍,又收回了天下之财。

  这般一石二鸟之计,当真令人拍案叫绝。

  和珅在朝堂上春风得意时,怎会想到自己不过是别人温养的一头肥猪?

  ……

  明朝位面。

  中都金陵,午后的大殿内,阳光穿过雕花木窗,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

  朱元璋正坐在案前批阅奏章,他的长子朱标恭敬地立在一旁。

  “二十年了,封建天下,整肃吏治,却还是防不胜防啊!”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竹简,轻叹一声。

  朱标见父皇面露忧色,轻声问道:“父皇为何叹息?”

  “看罢天幕,这和珅属实是让朕心绪难平啊!”

  朱元璋指着天幕说道:“此人在乾隆朝可谓权倾天下,富可敌国。虽说最后被处死抄家,但他能在朝中经营三十载,积累如此庞大的财富,也着实令人惊叹。”

  朱标微微躬身:“儿臣以为,和珅此人虽贪婪成性,但能得乾隆六十年信任,想必也有过人之处。”

  “正是!”

  朱元璋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此人能在军机处独掌大权,说明能力确实不俗。

  不过,咱们朱家后代能有像乾隆一样这等本事的人才该有多好?”

  从之前的天幕内容里。

  朱元璋也知道了很多大明之后的结局。

  虽然总算是能接受了。

  但也对此颇为无奈。

  说到底,还是掌权者不看重用。

  若是各个都像乾隆这样,何愁江山不定?!

  朱标闻言一愣:“父皇此言何意?”

  “标儿。”

  朱元璋转身看着儿子,目光深邃:“朕打天下时,身边猛将能人无数。

  可是朕总担心,咱们的子孙后代,会不会都成了无用之人?”

  殿内一时寂静,朱标若有所思。

  ……

  明朝位面。

  午后的西苑,嘉靖皇帝正在一处僻静的小道上踱步。

  他穿着一件素色便服,身旁只跟着一个老太监。

  看完和珅的故事,嘉靖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

  这乾隆,还真是会玩啊!

  养一条狗,让它吃得肥肥胖胖,最后再一刀杀了分而食之。

  这种手段,也值得夸耀?

  他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的假山。

  自己在位这些年,从不靠近臣子,也不刻意培植亲信。

  那些大臣,一个个战战兢兢,连靠近自己三丈之内都不敢。

  倒是落得清静自在,也少了许多烦恼。

  乾隆这般做派,看似高明,实则徒增烦恼。

  培养一个权臣,再费尽心思去制衡、防范,最后还要剪除,何必呢?

  不如一开始就不给他们做大的机会。

  想到这里,嘉靖撇了撇嘴。

  他向来独来独往,就连朝会都懒得上,整日在这西苑修道炼丹。

  那些朝臣就算想巴结也找不到门路,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和珅这样的红人了。

  这乾隆,表面上看着威严,其实也不过是在玩弄权术罢了。

  若论驾驭大臣的本事,还是自己这种懒得理他们的方式来得省事。

  阳光斜照在嘉靖的脸上,他眯起眼睛,笑而不语。

  也就是自己看得透,活得明白。

  修道养性,逍遥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要说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唐玄宗李隆基和乾隆皇帝都算得上是代表人物。】

  【但这两位皇帝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李隆基晚年沉迷享乐,最后被逼退位。】

  【而乾隆虽然也喜欢享受生活,但在政治上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李隆基有杨贵妃,乾隆也有令妃,但乾隆从未让后宫干政。】

  【李隆基重用安禄山,导致了安史之乱,而乾隆虽然也重用和珅,却在临终前就安排好了收拾他的计划。】

  【这就是两位皇帝最大的区别:一个沉溺温柔乡,一个始终保持政治敏锐。】

  【说到明清两代最爱摆谱的皇帝,嘉靖和乾隆绝对能排进前三。】

  【嘉靖皇帝从登基开始就不按套路出牌,先是搞了个“大礼议”,差点把朝廷搞翻天。】

  【而乾隆年轻时南巡北狩,到处炫耀,一年也就在京城待几个月。】

  【但要说到处理朝政的态度,这两位也是南辕北辙。】

  【嘉靖皇帝直接躲进西苑炼丹,朝廷上下鸡飞狗跳他也不管,大臣连见他一面都难。】

  【乾隆却是每天忙着制衡朝臣,今天打压这个,明天提拔那个。】

  【嘉靖对权臣的态度很简单:干脆就不用,他宁可让严嵩去收拾烂摊子,自己继续舒服地修仙。】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都特别能活,嘉靖活到63岁,乾隆更是活到89岁。】

  【不过,嘉靖朝虽然他本人不管事,但国家反而还算太平,倒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但这两位都有个共同点:自我感觉极其良好。】

  【乾隆在位60年,被称为十全老人,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他既不像李隆基那样被美人迷住了眼,也不像嘉庆那样过于刚直。】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学家说乾隆是个政治机器,因为他总能在各种局势中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