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明朝位面。
李自成看着关于杨家将的故事,神色有些复杂。
说起杨家将,李自成不禁摸了摸自己的大腿。
这杨业父子确实挺有意思的。
投靠北宋之后,倒是把忠君报国这一套玩得挺明白。
不过这种世家大族,在他看来就像是皇权的一把双刃剑。
杨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这种家族要是不好好管着,那可就是个大麻烦。
从爷爷到孙子,个个都是带兵的好手,哪个皇帝能不忌惮!?
杨业倒是个实在人。
明明在北汉当得好好的,结果北汉完蛋了,他也只能改投北宋。
什么忠君报国,到头来不还是得看形势?
李自成自己虽然是个起义军,但说到底不也是被逼的吗?
要是朝廷真能像对待杨家将这样对待天下百姓,他李自成说不定现在还在老老实实种地呢。
……
新的天幕视频缓缓开启。
【历史上的皇帝到底能被黑到什么地步?】
【谁又是被黑得最惨的那一个?!】
天幕一开始就抛出两个灵幻拷问。
紧接着,便是朱元璋的画像缓缓浮现而出。
朱元璋的心情刚刚平复,正准备继续看热闹。
突然看到了自己的画像。
顿时一怔。
怎么事?
为何自己的画像会出现在这个视频里?
难道说,后世之人觉得这副画像画得不是自己?
嗯,确实有点不像!
本人还要更威严一点。
后世的人肯定也认为,自己就是被黑得最惨的那个!
在朱元璋的自我安慰中,天幕继续展开。
天幕中的那张朱元璋画像,他端坐在龙一之上,面容严峻。
散发而出的帝王之威,如苍龙出海,震慑万众!
【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他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翼善冠,威仪无比。】
【从画中可见,朱元璋面部轮廓分明,目光如炬,神情肃穆。】
【这幅画真实地展现了一代开国皇帝的威严气势,让后人得以一窥其雄才大略的帝王风范。】
【据《明史》记载,此画乃明朝开国功臣画家颜辉所绘,作于洪武年间。】
【这幅传世名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明代宫廷人物画的典范之作。】
天幕画面一转,却见另一幅朱元璋画像缓缓浮现。
这幅画中的朱元璋与方才那威严庄重的形象判若两人,一张脸细长得不成比例,活像一把老式鞋拔子。
尖削的下巴向前突出,瘦削的面颊向内凹陷,颧骨突出得厉害!
画中人眼神呆滞,目光木讷,哪还有半分帝王威仪可言?
若不是身上那件龙袍,怕是难以让人相信这竟是开国皇帝的画像。
天幕继续播放,画面切换到一系列现代影视作品中的朱元璋形象。
尤其是《大明风华》剧中,朱元璋那张标志性的长脸猛地转过来,以一个夸张的姿态怒视着朱棣!
那突然扭头的动作配上他那张细长的脸,看起来恐怖无比!
【如今大家对明太祖朱元璋的印象,基本都停留在那张著名的鞋拔子上了!】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年轻时的朱元璋可是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呢~】
【史书记载,朱元璋年轻时就凭借着不俗的相貌吸引了马英秀的芳心,这位后来的马皇后可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儿哦!】
【要知道,在那个看脸的年代,马皇后能看上朱元璋,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流传下来的画像,朱元璋却长得如此与众不同呢?】
【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在古人的观念中,皇帝可不能长得太过普通!】
【帝王之相,自然要与常人不同。所以画师们在作画时,都会刻意突出帝王的特殊之处。】
【画像中那高耸的额头和修长的脸型,都是传统画工刻意为之,为的就是彰显龙相天威!】
【在古代人眼中,这样的长相是“真龙天子”的象征,代表着非凡的帝王之相!】
【所以说,我们现在觉得怪异的画像,在当时可是一种极高的赞美!】
【不过说到被后人黑的程度,朱元璋这点遭遇还真算不上最惨的。】
弹幕:
——“马皇后:我瞎了么?我真的没瞎!”
——“原来鞋拔子脸是古代的审美啊,学到了学到了。”
第759章 血滴子!粘杆处!武侠反派大boss!雍正皇帝懵逼!
——“笑死,古代画师:陛下,这次画得特别有龙相!朱元璋:……好像有哪里不对。”
——“所以说他到底长啥样啊?有没有考古复原的?”
——“这下可以理解为什么历史课本里的皇帝画像都长得不太一样了!”
——“突然感觉被骗了,那些年我们看过的朱元璋究竟是真是假?”
……
明朝位面。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这一幕幕画面,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后世的小儿,怎敢如此编排一代天子?
他下意识地抚摸着自己的脸,心想自己分明是威严不凡,怎会是这般怪异模样?
那些画师,是眼睛都瞎了不成?
从某个刁钻角度上来想。
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能被后世之人如此记住,至少说明自己这个开国皇帝没被人遗忘。
这些小民们,说到底还是对自己这个开国皇帝颇有兴趣的。
想起自己当年在民间漂泊时的经历,朱元璋倒也释然了。
那时多少人瞧不起自己这个和尚出身的乞丐?
可最后,还不是凭本事打下了这偌大江山?
如今早已功成名就,何必再在意这些身后之事?
不过这天幕说后面还有比自己更惨的皇帝,朱元璋倒来了兴致。难道是那个杨广?
那可是他最瞧不上的亡国之君!
……
汉朝位面。
刘彻也在猜,到底是哪个倒霉皇帝会被后世的人黑最惨。
思来想去,他想到一个人。
秦始皇!
太史令曾经说过,是那秦始皇根本不是子楚的儿子,而是吕不威的种!
这件事要是假的,那秦始皇确实被黑得挺惨。
谁愿意一辈子背上个私生子的名号。
一提到司马迁,刘彻心里就有些不自在。
司马迁好像对秦始皇一直是颇有微词。
说他暴虐无道,说他焚书坑儒。
把千古一帝秦始皇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等等!
刘彻猛地坐直了身子。
自己前些年可是把司马迁给阉了,这小子不会记恨在心吧?
他现在正在写那《史记》,该不会也要把自己写得像秦始皇那样不堪吧?!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自己打匈奴、开疆土、立盐铁专营,哪一件不是为了大汉江山?
可要是落到司马迁笔下,指不定会怎么编排!
说不定还会把自己写成一个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昏君。
但很快,刘彻又觉得自己多虑了。
且不说自己功绩赫赫,就是那司马迁,也不敢把天子写得太难看吧?
再说了,自己可是汉武帝,难道还怕一个小小的太史令?
刘彻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那司马迁平日里说话虽然恭敬,但眼神里分明藏着一股子傲气。
他不喜欢秦始皇,所以在史书里把秦始皇写得一塌糊涂。
可他似乎对自己也没什么好感啊!
尤其是当年的事情,刘彻想起来就觉得一阵心烦。
李陵投降匈奴,自己大怒,司马迁却为他说话。
这分明是在暗指自己用人不当、赏罚不明。
后来把他打入大牢,他宁愿受宫刑也要写完那部史书,这份执着劲儿,怕是不会给自己留什么好话。
得赶紧让人去查查那《史记》写到哪儿了。
若是发现有什么不敬之处,就得立刻处理掉!
但,就算毁了司马迁的书,还有那么多文人墨客盯着自己呢!
自己这些年为了打匈奴,加重赋税,征发民力,得罪的人可不少。
那些儒生们整天叽叽歪歪,说什么“民不堪命”。
朝中大臣也没少在背后嘀咕,说自己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难道真要像秦始皇那样来个焚书坑儒?
刘彻摇摇头,那样只会落人口实。
再说了,以后的史官肯定会把这事写得更难听。
上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下一篇: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