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558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历代帝王们个个脸色铁青,冷冷地盯着天幕,目光中透着不悦。

  这哪里像是臣子对待天子的样子!

  竟然借着什么先帝遗物的名头,在朝堂上耀武扬威。

  这些帝王们在位时,哪个不是手握乾坤、号令天下,现在看到这么个昏君被臣子们牵着鼻子走,一个个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尤其是那些靠着雷霆手段打下江山的帝王,更是气得胡子直翘。

  什么大龙战队,什么镇国神兵,分明就是想用这些莫须有的宝物来压制皇权!

  要是在他们的年代,这帮狂妄的臣子怕是连宫门都进不了。

第757章 杨家武将力保包拯!朱元璋:看了还是有点不爽!

  把一国之君写成这般没用的样子,连几个臣子都震慑不住,还配叫皇帝?

  各个帝王们虽然来自不同朝代,但此刻心思却出奇地一致。

  他们都是位居九五的至尊,自然最看不得臣子们这般不知分寸。

  这戏里的皇帝简直就像个木偶,任由臣子们摆布!

  如此这般,还要皇权做什么?

  当然,也又不少帝王暗暗庆幸。

  还好这种事没发生在自己的朝代,否则还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

  汉朝位面。

  刘禅托着下巴看完天幕上的内容,难得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

  这后世的皇帝,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看这架势,怕不是和自己一样,年少时就让父皇看得直摇头。

  不过这位父皇倒是比自己老爹周到,一下子就安排了五个大臣来辅佐。

  想当年,诸葛丞相临终前也是这般殷切叮嘱,让那些老臣们辅佐自己。

  刘禅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不禁暗自感慨,这当皇帝的,要是没几个得力大臣在身边,还真是寸步难行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得是多不靠谱才能让老爹如此不放心?

  看来哪个朝代都免不了要有这么个让人操心的皇帝,自己倒也不算特例。

  想罢,刘禅也安心了不少。

  至于那个包拯,刘禅听说过一些,确实是个难得的忠臣。

  要是真让这么个能臣白白枉死,那可真是暴殄天物。

  先帝留下这么多能臣良将,想必也是为了防止这种糊涂事发生吧。

  想到这里,刘禅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位后辈虽然昏庸,但好在先帝留下的这些大臣都还记得自己的职责。

  这么看来,自己当年虽然也不怎么争气,但至少没让诸葛丞相他们太操心……大概吧。

  ……

  宋朝位面。

  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的内容,皱着眉头揉了揉太阳穴。

  还是有些不爽怎么办!

  这位后辈皇帝的表现,让他着实有些头疼。

  一个皇帝要是昏庸到需要五个大臣来保驾护航的地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不称职了,这简直就是要在史书上狠狠地留下一笔!

  这位后辈皇帝莫不是把龙椅当成了摇椅,以为有大臣保驾护航就能高枕无忧?

  不过转念一想,赵匡胤又觉得这事还真不好说什么。

  那个包拯他也在之前的视频中听说过,确实是个难得的清官。

  要是真让这么个忠臣就这么白白枉死,那可真是天大的损失。

  赵匡胤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年在朝堂上的情形。

  那会儿要是没有几个敢说实话的大臣,怕是连北宋的根基都难以稳固。

  天子虽贵为九五之尊,但没有几个敢于直谏的大臣,这朝堂上的气象又怎能兴旺?

  但凡是个明君,就算听不得逆耳之言,也不会因为几句直谏就要杀人头落地。

  想到这里,赵匡胤倒是觉得这位先帝留下这五个大臣也是用心良苦。

  与其让儿子听信奸佞之言胡作非为,还不如给他安排几个能制着他的老臣。

  ……

  明朝位面。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内容,眼神渐渐变得凌厉。

  这剧情他再熟悉不过了,不就是杨家将的翻版吗?

  只不过这次换成了五个大臣联手,而且比杨家还要嚣张。

  想到这些功勋贵族竟然敢结成同盟对抗皇权,朱元璋的眉头越皱越紧。

  虽说这些大臣是为了保护忠良,但这种局面一旦形成,后果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朱元璋不自觉地捻着胡须,心里盘算着。

  他太了解这些功臣勋贵的德性了,给点阳光就灿烂,要是让他们抱成团,那还得了?

  更别说这些人还手握先帝御赐的宝物,这不是摆明了要架空皇权吗?

  虽说以自己的手段,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在自己当政时出现。

  朱元璋冷笑了一下,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立马会被他连根拔起。

  可是后世呢?那些年轻的皇帝能压得住这些老狐狸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想起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

  要是让这小子登基,朝廷上下可都是那些老臣的门生故吏。

  到时候这些人抱团取暖,怕是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朱元璋摸着下巴,心想这事得提前做点准备才行。

  与其等这些功臣做大,不如趁早给他们松松筋骨。

  这些人现在看着还忠心耿耿,可谁知道过几年会不会就变了味?

  但这为皇帝确实是足够窝囊。

  江山社稷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让这些功臣贵族钻了空子,那可就是大麻烦!

  无论什么忠臣良将,只要敢结成同盟,那就是对皇权的挑战!

  这种事,还是越早处理越好!

  ……

  虽然皇帝们一个个气不过。

  但这画面看得历朝百姓那是人心情舒畅!

  要说这朝堂之上有几个敢说真话的大臣,那可真是老百姓的福气。

  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一个个不怕龙颜震怒,为的就是天下百姓的安宁!

  有这样的大臣在朝堂上帮着皇帝分忧,总比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奸佞要强得多。

  更何况这些大臣还都是先帝亲自挑选的,那可是真真正正为江山社稷着想。

  这种事要是能多发生几次就好了,最好每个朝代都能有这么几个不怕死的大臣。

  要是真能这样,那这天下的老百姓可就有福了,至少不用担心皇帝昏招迭出,祸害苍生。

  要是每个昏君身边都能有这么几个敢直言进谏的大臣,那这历史上的冤案冤情怕是能少上大半。

  就像这包拯大人,要不是有这些忠臣在,怕是早就人头落地了!

  不过像天幕上的这种情况还真是少见。

  能有这么多忠臣齐心协力,还真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这要是搁在其他朝代,怕是早就被一锅端了!

  这么看来,这位皇帝虽然昏庸,但运气倒是不错。

  至少身边还有这么多敢说真话的大臣。

  不然的话,这江山社稷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杨家将,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但你可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究竟是什么样的?】

  【杨业,字继业,人送外号“杨无敌”,这可不是吹出来的,人家是实打实的战功赫赫!】

  【在北宋初年,杨业就以善战闻名,率军抗击契丹军队,立下了无数战功,可谓是当时的军中翘楚。】

  【有意思的是,杨业最开始是在北汉当官,后来北汉灭亡,他才投靠了北宋。】

第758章 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皇帝是谁?李世民:难道是我?

  【在杨业投降北宋之后,赵匡胤对他那是相当重视,直接给他封了个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这可是一等一的高官!】

  【杨业有七个儿子,但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只有杨延昭、杨延玉、杨延朗三人,可不是话本里说的什么六郎七郎。】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杨延昭了,人称“杨六郎”,这位才是真正的杨家将主力,战功赫赫,威震边关。】

  【杨延昭不负众望,继承了老爹的衣钵,在军中屡立战功,把契丹军队打得是抱头鼠窜。】

  【说个有趣的事,杨延昭在战场上可是个狠角色,但在朝廷里却是出了名的谦逊有礼,这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真实历史上的杨家将,虽然没有话本里那么传奇,但他们为国征战,保家卫国的事迹,依然值得我们尊敬。】

  【要说最可惜的,就是杨业最后在雁门关被围,因为支援不及时,壮烈殉国。这段历史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

  【杨家将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忠君报国的家风,代代相传。】

  【有意思的是,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越传越神,到后来甚至加入了穆桂英这样的女将,虽然是艺术创作,但也侧面反映了杨家将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弹幕:

  ——“杨无敌这名号没白叫!”

  ——“历史上的杨家将比戏文里还帅!”

  ——“等等,穆桂英是编的?!”

  ——“赵匡胤真会用人,这杨家一家子给他立了多少功啊!”

  ——“雁门关那段真的惨,要是支援及时就好了,这就是历史的遗憾!”

  ……

  古人看罢对杨家将的介绍,惊叹得直咂舌!

  一家子全是打仗的好手。

  不过这杨业也是够能生的。

  七个儿子人,这要是搁在后世,光养活这些孩子就够呛。

  但人家也是有真本事的。

  先是在北汉当官,后来又投靠北宋,这转身的功夫可不是一般人能耐得住。

  这种本事也挺好。

  至少保住了一家子的性命,还混了个更好的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