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985章

作者:画凌烟

“这种低效的,拿着大量资源浪费的商社,其实已经是一具庞大的、腐烂的尸体,无数蛀虫在里面,他们总认为有朝廷跟他们做后盾,而朝廷的钱,相当一部分却是从民众那里收上来的税。”

赵鼎的声音很平静,但他显然没有说完,他的眉宇间有一丝很浓的忧愁。

显然,他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大宋朝还有许多像文思院的香皂作坊这样的商社。

它们低效,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相当于朝廷每年亏钱养一群人。

甚至由于是国营商社,缺乏竞争压力,产品质量也比民间的差。

“拿着这些税,养一群蛀虫,实在是浪费了些,不如给民间的个人去入股操办,朝廷节约下来的钱可以在各州府建造更多的安济坊,来挽救更多人的命。”

以前是忙着抗金,主要矛盾不在内部,尤其是不能动曾经立过功的改制派。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再不动,大宋还想再往前,势必很难。

这也是赵宁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

“这些难道大相公不能办到?”

“臣在新政改制中,也任用了大量的官吏,这些官吏现在已经成了利益既得者,要革除他们,还需要新的宰相。”

赵鼎这话,既在说当今大宋朝的现状,也在暗指自己的孙儿惹上的麻烦。

意思是,连自己的孙儿都参与到了利益分配中,其他人可想而知。

“朕明白了,卿真乃赤诚一片,朕心甚慰。”

赵鼎对赵官家深深一拜,君臣二人心中杜明。

关于赵谧案,六月底彻底结案了。

按照《大宋官员管理条则》,赵谧被剥夺一切官职,没收家产,服刑三年。

其实赵谧并未做贪污之事,更没做害人之事,但他以权谋私。

靖康十八年七月初一,大宋首席宰相赵鼎提出辞呈,赵官家一再挽留后,同意了赵鼎的去职。

靖康十八年,原本随着金国的覆灭,本应该迎来太平的好日子,但是朝堂上却突然变得波诡云谲。

先是在大宋军政中影响力最大的岳飞去职,随后在大宋行政中影响力最大的赵鼎去职。

一时间,议论纷纷。

七月初三的傍晚,吏部主簿王著正在樊楼吃酒,舞台中央有歌姬在跳舞,而且还是最近汴京很受欢迎的胡姬。

王著喝多了几杯,已经有些脸红。

突然,他的对面坐下来一名模样普通的男子,男子自己拿起桌上的酒壶就开始倒酒:“王主簿?”

王著抬起眼皮子疑惑道:“你是何人?”

男子递给王著一份文书,王著莫名其妙地打开,才看了一眼,眉头就皱起来了。

“你是何人!”

“你不必问我是何人,你只需要如实回答我的问题,这些事,就不会传出去。”

“你在威胁本官?”

“赵谧的事情,是谁告诉你的?”

“你知不知道本官是朝廷命官,威胁朝廷命官是大罪!”

“告诉你赵谧之事的那个人,有什么意图?”

“你不怕掉脑袋?”

“背后的主使是谁?”

“你敢!”王著突然怒拍桌案。

周围的人齐刷刷看过来。

“你可以不回答,但明日就等着肃省院的人到你家吧。”

说完,男子便要离去。

“等等!”王著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坐下来。

他仔细打量了一眼对面这个陌生男子,完全没有任何印象。

他的额头渗出冷汗来,知觉告诉他,对方来头不小。

“我说了,这个官能继续当下去否?”

“可以,但如果有半个字是假的,不仅官没了,可能还要搭上一条命。”

第二日,高俅进了文德殿,呈递上一份文书。

“王著告之给蔡恒,蔡恒再去御史台,御史台弹劾赵鼎,至于告知给王著的这个人……”

第1509章 蔡懋离场(第一更)

“兜兜转转,最后到了御史中丞李擢那里?”赵宁问道。

“是的。”

“朕听得完后,怎么感觉好像是转了个圈?”

“陛下圣明,最开始就是御史台的李擢,后来又转到李擢那里。”

“李擢为什么要转个圈呢?”赵宁又问道。

“臣愚钝。”

“你不知道?”

“臣不知道。”高俅躲躲闪闪。

“你连这都不知道,朕要你有何用?”

高俅连忙说道:“大概是,想让蔡恒过一遍手。”

“为什么呢?”

高俅如实答道:“是想让外界知道,是蔡相公扳倒了大相公。”

“为什么呢?”

这个狗……圣明的皇帝陛下,哪里来的那么多为什么!

“因为李擢他想脱身出来,大相公名声在外,天下人无不称赞他的尽职本分,而蔡相公却想要宰相的位置,以上都是臣胡言乱语,做不得真。”

赵宁大笑起来,又说道:“李擢为什么要借蔡相公之手,扳倒赵鼎?”

这就把高俅给问住了。

但高俅立刻反应过来,他说道:“要不臣去把李擢抓起来,审问审问。”

“胡扯!李擢何罪之有要被抓起来?”

高俅立刻又哑口无言,这狗皇帝还真是他妈的难伺候啊!

李擢有罪吗?

哪一条能证明李擢有罪?

因为他有故意扳倒赵鼎的嫌疑?

哪一条能证明?

就算最后证明是李擢提供的一切证据,李擢也可以说:作为大宋一名合格的官员,作为皇帝陛下最忠诚的臣子,我偶尔发现了一个叫赵谧的官员在以权谋私,然后我在闲聊的时候告诉给了亲爱的蔡恒郎中,他比我还心急,转眼就投诉到我的部门来,我部门的下属比我更有正义感,立刻就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弹劾!

没问题吧?

没问题啊!

我可是做了一件好事,你们居然要把我抓起来?

不怕六月飞雪吗?

“下去吧。”赵宁摆了摆手。

高俅退下,但这件事肯定没完,高俅的业绩压力还是很大的,万一下一次赵官家再问及此事,答不上来也不是个事。

看来得盯紧李擢那老小子!

话说六月岳飞离去,七月赵鼎去职,大宋朝野震荡。

先以吕颐浩暂代河北禁军制置使,军政院又开始加速任命有功的将士。

任命的原则就是,原本在同一个军镇的,全部打散,分派各地。

例如张宪被任命到安北府做经略使,牛皋被调到兴州,李世辅被调到河北。

下面的人,更是以升迁的名义,被调到不同的地方。

到了七月底,中高级军官还是轮流到汴京的讲武堂,名义上是交流,其实是上课,最后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认同感,以及稳定目前的人心。

军政尚且是稳定的,并未出现问题。

倒是朝堂上,赵鼎的去职,影响比想象中更大。

也有可能是那些读书人脾气大,认为大相公是被人故意搞走的,所以纷纷上奏札。

赵宁倒是没回应什么,毕竟证据确凿。

但他知道,有些人是坐不住的。

蔡懋借机扳倒赵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赵鼎的人很快就会查清来龙去脉,开始反击。

八月初,吏部郎中蔡恒被人检举,在今年年中对开封府官员考核中徇私。

所谓的徇私,就在考核政绩的时候,用模棱两可的手段,帮人糊弄过关。

这种事,在以前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不过之所以正常,是因为大宋的行政体系里,除了有规章制度,还有人情世故。

同僚一场,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各自也都睁只眼闭只眼的。

但现在不同,现在的赵鼎去职,新政派中一堆人失去了靠山,斗争立刻变得白热化。

这件事很快被扔到了御史台,又惊动了肃省院。

短短两天时间,蔡恒被查。

那些人哪里肯这样善罢甘休,继续查,闹得风风雨雨。

到了八月末的时候,这场斗争的火焰,开始往上燃烧。

九月初一,有人检举当朝宰执蔡懋,与前兵部侍郎李回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这件事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向来公正严明、低调和善的蔡相公,居然与勾结了秦桧的李回有关联?

众人宁愿相信高太尉是个不近女色的君子,也不相信蔡懋和秦桧有关联。

然而这件事却愈演愈烈。

肃省院、御史台的人先后分别到了蔡府,又在大理寺陪审了还在关押期的蔡恒。

到了十月,蔡懋终于顶不住压力,提出了辞官。

但自始至终,无论是肃省院,还是御史台,都没有能掌握蔡懋与李回有关联的确切证据。

蔡懋以名誉出现争议而退出了大宋朝堂权力核心。

七月赵鼎走,十月蔡懋走。

谁都能看出来,大宋朝的权力核心,要做重新构建了。

在蔡懋离去之前,赵官家还是很热情地请蔡懋吃了顿饭。

“老臣这十数年,功劳微薄,承蒙陛下不弃,感激涕零。”

赵宁说道:“蔡相公这是哪里的话,你为大宋立下过很大的功劳。”

“臣有愧于陛下。”

“蔡相公以前一直劝朕,朝廷不要过多去干预民间,一直反对改制,这不就是功劳么?”

“臣愚钝。”

“蔡相公的想法,未必是错的,只不过不合时宜,打仗的时候,朝廷当然要能调令更多的物资,但战争结束了,朝廷要发展民生,要让民间富裕起来,自然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

蔡懋怔了怔,笑道:“还是陛下高明,老臣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