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48章

作者:远征士兵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在这大敌当前的时候,生死关头的时候……一个个都来拜师!

  就在沈兵想着该怎么拒绝时,杨婷匆匆跑了过来。

  沈兵马上就意识到是坏消息,否则杨婷不需要这么苍促。

  果然,杨婷上前小声说道:

  “许昌那厮还活着。”

  “并且已返回邯郸。”

  沈兵不由一愣……许昌,那个被困卧牛山以为被烧死的赵军主帅?

  原来这许昌并没有被烧死,他带着一众亲卫自悬崖结藤而下逃生。

  之后又在林中躲了几天,待秦军离开卧牛山后才由山路逃生。

  几经周折后此时恰好回到邯郸。

  许昌活着事小。

  沈兵原本就打算让许昌活着返回赵国。

  因为像这等无能之辈回去只能是赵国的祸害而不会对秦军构成威胁。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许昌是一军主帅,他最清楚李牧指挥作战的经过。

  如果李牧有心投敌,就不会化被动为主动命令许昌攻击秦军补给线。

  如果王柏有心降秦,就不会拼死力战甚至最后还带着千余部下突围。

  许昌心下明明白白,王柏是被他陷害迫于无奈才投降的。

  如此一来,只需许昌在赵王面前说上几句话,沈兵的离间计便要宣告破产了。

  然而这时却谁都无能为力,总不能跑到赵王面前去告一状,硬说李牧通敌吧!

  于是沈兵也没了主意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一时城墙上气氛十分紧张……

  其它不知情的人还好。

  他们原本就知道此仗输多赢少,对其中计谋、查探之类也是一无所知,于是区别不大。

  然而杨婷、柳絮以及张眩这几个少说知情者却不一样。

  这波折就像坐过山车。

  最初以为必败,再由沈兵提出离间计后充满希望,接着又因为许昌的出现而希望破灭……

  沈兵倒更希望自己从来就没想过这劳什子离间计,也免得有了希望后再失望。

  第三天,形势继续恶化,赵军大批步兵已赶至长城城下。

  似乎是为了回应杨婷等人的猜测,这天凌晨天色还未亮,沈兵就被一阵响声和震动惊醒。

  走出帐蓬一看,只见城墙上已是碎石、箭矢乱飞。

  偶尔还有几枝火箭越过长城远远的落到前方的泥地上。

  胖子屯跑到沈兵身旁报道:

  “师傅!”

  “是赵军,赵军主力已至。”

  “据说有五万余人,各地都点起了烽火!”

  沈兵放眼一看,果然就见烽火台上到处都是黑烟。

  沈兵暗道这下要完了。

  此时秦军在长城的兵力勉强还有两万。

  原本两万对赵军五万并不吃亏。

  毕竟秦军守着长城占有地利,硬碰硬依旧能占便宜。

  然而秦军这两万却是被李牧的北地精骑给“折磨”得士气全无的两万。

  而赵军的五万却是养精蓄锐刚赶到战场的五万。

  再加上还有李牧领着北地骑兵四处骚扰,长城只怕是再也守不下去了。

  这长城守不守得下去沈兵并不关心。

  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秦军要是全面溃败他沈兵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战俘?

  奴隶?

  或者直接变成一具无头尸……

  沈兵越想越怕,回帐取过青铜剑往腰间一挂,朝胖子屯等人一挥手,下令:

  “登城抗敌!”

  众人齐喊一声“诺”就跟着沈兵一同奔往城墙。

  有时战场就是这样。

  它不留半点贪生怕死的空间。

  因为越是怕死往往越是败得快。

  越是败得快便越是死得快。

  所以,就算怕得吐苦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第五十章 虚张声势

  不得不说,秦军在守城和运输中安排“壮女”上阵是有道理的。

  因为守城要比在战场上直接面对敌要轻松得多。

  就像此时沈兵等人做的,他们只是花力气将落石、滚木等推下城头。

  甚至都不需要探出头,哪里有攻城梯就往哪里推,下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赵军,一丢一个准。

  曾经或是将来看电影时沈兵就一直奇怪:

  冷兵器作战若都像电影里拍的那样搬个寻常梯子呐喊着就往城墙攻……

  守城兵士为什么不把梯子砍断?

  再不行用个锤子来几下?

  又或是两根晾衣叉一左一右合力将梯子推翻?

  那攻城还攻个毛啊?

  包准上来多少就摔多少!

  现实亲历守城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攻城梯当然不会是普通木梯。

  它更宽、更厚、更结实。

  其目的一是为了方便攻城兵士站立搏斗。

  二则是能捱得住滚石和擂木,否则几个石头下来就断成两截,攻城便成了笑话。

  更重要的还是攻城梯靠近城墙一端经过特殊处理。

  用剑斧将其砍断?

  包着几层牛皮,砍上半天不过就是几道痕。

  用锤砸?

  顶部用的是大腿粗的一整根圆木加固,累死也砸不断。

  用晾衣叉推?

  前端伸出几个金属倒勾死死的扣在女墙上,哪里是晾衣叉能推得开的!

  所以更靠谱的还是对付攻上来的人。

  箭弩像雨点般的往下射,弓弩手装弩箭间隙就用滚石往下砸。

  若有赵军攻上城墙自有着甲兵士上前近战。

  后勤、弓弩手、甲士,乃至戟手、剑盾手等进退有度、收放自如。

  彼此间的配合一点都不比现代多兵种协同弱。

  只要稍有差池就会被敌人打开缺口继而扩大战果。

  好不容易将赵军的一波攻势打退,沈兵几个人累得靠在城墙壁上直喘粗气。

  剺曾是甲士,对攻城、守城战略有所得。

  他庆幸的说道:

  “多亏工丞所制的滑轮组。”

  “它为我等带上充足的补给。”

  “否则,滚石、擂木早就该用完了。”

  众人虽是认同,但此时却连回答和庆幸的力气都没有了。

  便是沈兵也不例外。

  能守上一时又能如何?

  不过是多续上一段命而已。

  最终还是要死在赵军剑下……

  果然,不久就听有人惊慌的叫道:

  “魏县失守!”

  “北地精骑已越过长城。”

  众兵士一阵哗然。

  这几乎就宣判了秦军死刑。

  因为正面有赵军主力进攻,侧后薄弱部位又有北地精骑穿插。

  秦军运输线只怕也很快不保。

  这样不出几日,秦军就要面临弹尽粮绝的境地,全军覆没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时柳絮匆匆跑了过来,一找到沈兵就着急的说道:

  “坏了,坏了,一众二五百主又要反了!”

  原来乘着大战间隙,一众二五百主又开始向杨婷“谏言”了。

  相比起普通军民,秦军中的五百主及二五百主往往更重生死。

  原因是普通军民根本没有“重生死”、“看利益”的本钱。

  他们受秦律尤其是连坐制的约束,不管是什么命令都要服从。

  逃生?

  利益?

  讨价还价?

  不存在的!

上一篇: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一篇:三国末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