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688章

作者:西风紧

开战半天到现在,阮帅已经彻底崩溃了,他手里那么多兵力,就没打过一场像样的仗。他觉得好像一直都在往后跑、不断地跑!

正南面各条道路上,全是溃兵。阮帅等人只得迂回绕行,往北江府城走。

许久之后,他们终于能从树梢之间,隐约能看到了一座城楼。上前观望的士卒却回来说道:“府城不能去了!”

阮帅不顾劝住,忍着剧痛,骑马继续前行,他来到一片树林边,张望着远处的城池。只见烟雾缭绕的深处,一处城墙上的鲜艳龙旗正在飘荡,城下一片杂乱。

他仔细看了一会儿,大致看明白了情况。

一些从战场上溃逃的大越军将士,根本没进大寨抵抗,他们径直跑来了北江府城;而出现在城下的这股明军,大约就是从西侧商江那边涌过来的、姓“尹”的人马。明国军官兵,把溃乱的大越军驱赶到城门下,拿着火铳残|忍地对其射|杀,简直就是屠|杀。

而城墙上的龙旗已表明城池失陷,府城不知道是怎么被攻陷的。虽然城防兵力空虚,但明军这股人马来得快、只有火铳,应该无法太快攻陷城池才对;多半是守军自己开了门想跑,被明军趁势夺了门。

因为明军并未四面阻止守军。直到现在,一座城门还没有明军堵死,不断有大越军将士从那道门里逃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部将在旁边说道:“咱们得跑进树林里去,先在林子躲到天黑,然后派人找一处没人的房屋,给大帅把伤口里的铳弹挑出来。”

另一个人道:“到树林里,把衣甲脱了埋起来。”

阮帅叹了一口气,懊悔地说道:“本帅对不住你们的忠心。”

部将道:“现在大越的各路人马,各家是各家,大帅若有三长两短,我们这些弟兄也无处容身。”

一行人商量罢,便将马|嘴用布条捆了起来,免得马张口叫唤引来敌军;他们舍不得扔掉战马,还指望骑着离开北江地区。在大越境内的郊野村子,想找几匹坐骑并不容易。那马显然非常不适,不断摆头想挣脱束缚。

大伙儿在林子里艰难缓慢地走了一阵,不料很快后面就传来了动静。不知是越军乱兵,还是明军追兵发现了他们的行踪。

“嘶……”忽然有匹马挣脱了布条,嘶鸣了一声。

阮帅等顿时面面相觑。这林子里有一些大树、但最多的是灌木丛生;既不能骑马逃跑,还得拿刀劈开一条窄路,加上阮帅腿上有伤行动缓慢,简直没法再逃,如同成了瓮中之鳖。

过了一会儿,后面他们开辟的道路间,已能看见人影晃动。树叶后面隐约可见一些亮光闪动着,好像是萤火虫一般,明军的火铳并不用火点引线。

那些敌兵终于露了头,前面几个头戴宽檐铁盔的枪盾手、警惕地在原地蹲了下去,后面拿着火铳的人立刻把火器举了起来,对着阮帅这边。

大伙儿站在原地,已无处可逃。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泛着光泽的铁铳,光阴仿佛在瞬间凝住。

“叽里哇啦”一阵听不懂的声音凶狠地喊叫起来。阮帅本来能听懂一些汉话,但是那叫喊的人显然说得是方言,他是一个字也不明白。

就在这时,阮帅身边的部下纷纷把刀剑与弓箭扔到了地上。

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

当时明军一股奇兵最先攻到北江府城,“大越”军中很快有人开了南城门出逃;阮荐被关在府衙里的一间廊屋里,也不太清楚究竟是谁的兵马如此荒唐。

不过北江府的情势一乱,阮荐本身是大越官员,便没人看管,他得以逃出了府衙。

阮荐出身于世代做官的官宦地主之家,他爹阮飞卿在陈朝就是官僚;后来胡氏篡位,其父又继续在朝做官。胡氏本来就是陈朝权臣起家,所以麾下有很多陈朝的文武,阮父投奔胡氏也实属正常。

不料时运不济,胡氏上-位不久便被明军所灭。阮父被明国“交趾布政使司”定案,以“助纣为虐”的罪名,被判流放辽东。从明国的最南端到最北端的流放,恐怕是凶多吉少、生离死别,阮荐送父至镇夷关(友谊关);回到升龙他又立刻被软-禁了。

再后来明国爆发了内-战,升龙城的明军上层黄中、解缙等文武在升龙城,主要对付汉王派来的奸细。阮荐这种安南人被放松了看管。他听说安南人陈季扩称帝,便想了办法逃出升龙,去投奔了陈季扩,在“大越”朝廷做了兵部侍郎。

接着,这次他跟着北路大军主将阮帅,来到北江府,却再次遭遇大乱出逃……

阮荐似乎已经在跑路的经验中、跑出了丰富的心得,整个过程他非常之娴熟。

在北江城岌岌可危、人马混乱的关头,阮荐还不忘闯进一户民宅,找到一些干粮和衣裳,然后才出城。战乱之地,有地方去的人、大多都会出去躲避,无人居住的房屋不少。阮荐换上了庶民的衣裳,把官服与印信毁掉,便跟着乱军出了城。

他的身材有点矮小、脑袋很大也方正,混在人群里并不显眼。

到了城外,阮荐就离开了人多的路线,独自往南走。

明国驻升龙的军队,已经渡过黄江(红河),在东江流域活动;大股的大越溃兵必定会遭到堵截。阮荐躲躲藏藏走了两天,来到了东江北岸。

明军为了截断越军的退路,已经烧毁东江上的所有桥梁、禁止船舶在江面航行。不过作为黄江支流的东江,蜿蜒在平原上,水流缓慢、江面也不太宽。阮荐四下搜寻木筏或小船,也能渡江。他趁夜靠着一只独木舟划过了东江。

一到东江的南岸,明军活动便很少了。

阮家世代为官,认识的人很多,他不需要官印也能在军中找到熟人。他准备先赶到升龙城东南、到另一支越军军营里;告诫他们立刻退兵到闷海口(南定市附近)、凭借水域和地形,避免被明军正面摧毁。

然后再从军中拿到战马,骑马赶往清化,向大越朝廷禀报前线的严重局面:战力不对等,正面大战简直是一触即溃!

……一举拿下府城的大将、正是尹得胜;他以奇兵迅速从右翼穿插,越过安南叛军主力阵营,直趋江北府城抓住了这次战机。但这次行动,是张辅的军令,并非尹得胜自作主张。

张辅起初有点看不起百户出身的尹得胜,这时才渐渐地感受到,右副将军虽是汉王府一系、却相当好用。尹得胜完全不贪功,爱惜将士、不贪财盘剥,以至于其部下能打恶战,尹得胜执行起军令来非常实在。

反倒是那个柳升,让张辅十分头疼。京师很多人都以为柳升是张辅这边的人,可张辅却对柳升此役的表现、非常不满。

“他-娘-的!”张辅听到柳升送来的禀报,当场就骂出了声。

柳升在信中说,他听到了确切消息,叛军主将阮帅已被抓到、官军大获全胜;便决定立刻离开志灵县,往松台河口坐船,以免怠误军机。

张辅面色十分难看,在城墙上走来走去,差点把手里的信当场撕成碎片!他观望了一会儿北江城南面的平原,强忍着心中的恼怒琢磨了一阵。

主力会战刚刚结束,柳升竟然先走为上、再写信打个招呼,此事给张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果此时柳升没走,而是等到张辅的军令,从志灵县、沿东江一线西进,配合黄中部;则可以完全切断溃败的所有敌军退路,为张辅军争取时机、极快地将阮帅残军全歼。

然而现实是柳升跑得相当快,他似乎事先意识到了不走就要继续留下。于是张辅就不得不面临选择,要么放走一部分溃兵,要么耽误时间继续追击。

张辅心头恼火,却又拿柳升没办法。因为原先中军的部署,是让柳升在江北大战结束之前、于志灵县四河交汇处切断敌军退路。现在大战确实已经打赢了,柳升走掉、好像也算不上是违抗军令;更谈不上临阵脱逃,柳升是去进攻清化敌军,并非退兵。

而且张辅对朝廷的事非常了解。这种打了胜仗的时候,即便真的有大将违反了军法,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等衙门也多半会搅稀泥、不了了之;要追究前方大将罪责,一般是吃了败仗之后、须得找人背锅,那种时候犯过军法的大将便活该倒霉。

“本将知道了!”张辅看了一眼送信的人,用力挥了一下手。

那人抱拳道:“末将告退。”

柳升应该明白张辅的不满,因为“知道了”这样的答复,一般都是不赞同、却不易追究罪责的隐晦意思。

等送信的人一走,张辅实在无法憋住心中的不快,终于对部将们开口道:“这个安远侯,在北征时立了军功,尾巴已经翘上天了!本将看他,迟早要吃亏。再看看右副将军河阳侯,别人跟着圣上打了天下,有过擅自妄动、自作主张的心思吗?”

部将们有的劝张辅息怒,有的却多嘴道:“那叛贼陈季扩非法称帝,实在是叛乱的罪魁祸首,伪都城设在清化,攻下清化、或捉住陈季扩,那可是首功!难怪安远侯胆子极大,甚至连兄弟情分也不顾了……”

张辅看了那人一眼,心道:就你聪明,看得最明白!

不过那“聪明人”说的倒是实话。张辅虽然十分生气,却不能上书弹劾柳升,不然他担心圣上猜疑、张辅贪功想尽快做国公,所以才攻讦争功的自己人。

能晋升国公的,要么是为了建立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要么就是为当今皇帝的皇位出过大力的从龙功臣,比如汉王府那几个护卫指挥。

张辅自知在武德朝之前站错了地方,他要拿回“靖难功臣”应得的国公爵位,不仅要有军功,而且要想办法变成今上的嫡系。像上次逍遥城失火烧死了废太子,张辅便很理智地认为、圣上没有理由那么做,站在了圣上那边;但这样远远不够,他还需要等待时机,决不可心急、而适得其反!

“罢了!”张辅终于让怒气平息下来,接着便果断地下令道:“传令黄中,沿东江东进,继续清剿叛军残部。我大军则向东关(河内)方向直进,尽快向东关南面之敌、发起全线攻击!”

众将纷纷抱拳道:“得令!”

张辅又道:“派人去命令尹得胜,率本部人马为前锋、加快行军;赶到黄江北岸后,前锋军应确保舟桥建好、让大军横渡。叫尹得胜派人去东关城,清点粮仓的粮秣。”

亲兵部将道:“得令!”

上一篇:重建北宋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