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此人身材矮小,体型略显肥胖,脸的轮廓与猴子十分相似,两只眼珠圆溜溜的,尖利的下巴上面长着一张宽阔的大嘴。
给人一副尖酸刻薄,阴险狡诈的感觉。
阎应元端起碗,假装毫不在意的继续吃。
范永斗走进院子后顿时愣了,在他的印象中,朝廷二品大员会独自占用一个院子。
没想到,这位阎应元竟然会和这么多士兵吃住在一起。
属实有些意外。
不过。
他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很快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双膝跪倒以头杵地:“草民范永斗见过宣府巡抚阎大人!”
阎应元随口问道:“有事说事,不必行礼。”
范永斗面露难色,有些事拿不上台面,他此番前来是想与阎应元私下里商议。
可阎应元没给他机会,甚至当着这么多人问他来这的目的。
让他很是为难。
不过他早有准备,立刻说道:“草民在边关与蒙古人做生意,家中有买来的牛羊。听闻官军收复宣府,草民愿将牛羊献给阎大人犒赏三军。”
阎应元心中冷笑,好熟悉的套路。
商人贿赂官员并非单刀直入的说送钱,只有傻子和愣头青才会那么干。
精明的商人会使用各种手段接近官员,通过言谈举止了解官员喜好。
随后再投其所好,将官员拉下水。
再高明一点的商人会给官员下套,等官员钻进去悔之晚矣时威逼利诱,官员为了自保只能沦为商人挣钱的工具。
这厮正在执行第一阶段策略:接近他。
阎应元将碗里的米粥快速吃完,放下碗筷后拍了拍肚子:“没吃饱!那就麻烦范员外将牛羊拉过来,正好填饱肚子。”
范永斗听罢顿时大喜,只要阎应元接受了这些牛羊,就说明后面有机会合作。
就算不能与阎应元合作,他此次的行为已经给明军留下了好感,后续遇到关卡时也能混个脸熟。
他指着门外说道:“阎大人,那些牛羊就在门外,请阎大人笑纳。”
说着,他率先向门外走去。
阎应元迈着沉稳的步伐跟在后面,其余士兵不争气的吞着口水,簇拥着阎应元往外走。
来到院门外,果然看到五六个人牵着两头牛几十只羊站在大街上。
就在士兵们打算一拥而上的时候,阎应元发话了:“慢着!”
“范员外,这些牛羊能卖多少钱?”
范永斗以为阎应元不好意思笑纳,于是笑着解释:“阎大人说笑了,这是范某送给阎大人的,不要钱。”
“不!”阎应元斩钉截铁,“我来之前陛下有过交代,不抢一粒粮食,不占一分便宜。你若是不说,本官就不要了。”
范永斗略加思索后明白了阎应元的想法。
他想在这些士兵面前装清高!
既然如此,范永斗决定成全阎应元,他掐指一算后得出了数字:“共计二百两银子。”
“给范员外拿钱!各部将羊平分,具体怎么吃,各部自己说了算!”
付完钱后,士兵们宛如饿狼一般冲向那些羊。
牛不能吃,一是太贵,二是需要用它运输粮草装备。尤其是炮兵的火炮,单靠人力运输能把人累死。
趁着士兵们处理羊肉的功夫,范永斗凑到阎应元身边压低了声音:“阎大人,能否借一步说话?”
阎应元心里早已经等不及了,他强忍着内心的冲动,先是向左右看了看,见无人注意后才用平缓的语气说道:“范员外随我来。”
两人来到小院的一间偏房,关紧房门。
范永斗深施一礼:“草民对阎大人仰慕已久,今日一见甚是敬佩。”
阎应元没工夫和他闲聊,直接说:“范员外有话直说,本官刚刚接管宣府镇防务,公务繁忙。”
范永斗收起之前的笑容,郑重其事的问说道:“草民向打听一下京师的消息。”
“哦?你想问什么?”
“草民想问一问六部的尚书和侍郎们是否有变动,您也知道我们帮着朝廷运送粮草。流贼虽然退兵,但草民一直联系不上京师,也不知道京师发生了什么。”
“干我们这行的一方面靠实力,另一方面还要靠关系。”
阎应元心中一动,也就是说范永斗的靠山是原来的六部尚书或者侍郎。
其实想想也是,从北京到宣府多则七八道关卡,少则四五道关卡,但凡关系不到位都会被抓住治罪。
阎应元知道自己不能多问,否则会打草惊蛇。
他没有回答范永斗的问题,而是背着手走到门口,推门前留下一句话:“明天京师会运来一批火器火药,本官会派人在宵禁时将他们放到西城门旁边的大街上。”
“京师变天了,本官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范永斗浑身一震。
在短短的瞬间,他脑海里闪过无数个想法。
最终,他还是谨慎的问:“可是阎大人,现在宣府镇刚刚由官军接管防务,这些东西如何运出去啊?”
“后天上午本官会在校场发饷,西城门全是自己人,他们不会查验!”
第141章 收复宣府(中)
“等会儿,还没熟呢!”小院里,火堆上的羊肉发出滋滋的声响。
香味飘散,引来一阵吞咽声。
眼看香味越来越浓,就在阎应元打算尝第一口的时候,一个值守的士兵跑进来汇报:“阎大人,宣府镇游击将军丁义求见。”
丁义?
“让他进来吧!”阎应元放下手中的羊肉串,看向门口。
一身戎装的丁义快走两步来到面前,躬身施礼:“游击将军丁义参见阎大人。”
丁义身材并不高大,身上虽然穿穿着盔甲,但举手投足之间能感受到他身体的力量。
那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需要时间慢慢沉淀才行。
“丁将军来的正好,尝尝本官新烤的羊肉。”
丁义是个粗人,他没多想,接过羊肉后正打算吃,发现以姜应奎为首的一众将士死死的瞪着他,目露凶光。
丁义整个人木在原地。
他绞尽脑汁后发现了问题所在,迅速将手中的羊肉串还给阎应元:“阎大人先请。”
说完这句话后,那些如刀的目光从丁义身上移开。
呼...
丁义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他有些好奇阎应元是如何做到的,这种凝聚力太强了。
阎应元尝了一口羊肉,随后拿起一串肉递给丁义:“丁将军有何贵干?”
丁义看着院子里的其他人,有些犹豫。
“无妨,他们不会泄露消息!”
丁义犹豫再三,最后下定决心说道:“阎大人,我要弹劾万全都司掌印指挥使吴致远。”
“他压榨卫所士兵,贪墨军饷,与商人勾结贩卖朝廷禁卖的物品,据我所知有火器,火药,铁器...”
良久,丁义才将心中的不满全部说出来。
阎应元不露声色的问道:“丁将军有证据吗?”
丁义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大明朝办案,理论有两种证据。
人证或者物证。
但凡谨慎之人都不会留下物证,而人证作证时会因为主审官的一句空口无凭被否决。
就在丁义认为阎应元和吴致远是一路货色时,阎应元说话了。
“本官相信你说的都是实话,所以本官决定当着所有士兵的面,揭露吴致远的罪行,如何?”
丁义激动的站了起来:“多谢阎大人秉公处理,在下感激不尽!”
“慢着...”见丁义要走,阎应元喊道:“既然要查办吴致远,需要丁将军帮个忙。”
“什么忙?”
“丁将军有八百边军精锐,为防止吴致远反抗导致两败俱伤。本官打算将丁将军的手下全部借调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丁义顿感不妙。
名义上是借兵,实际是剥夺他的兵权。
难道他和吴致远真的是一伙的?
丁义摇头否认了那个猜测,阎应元很会带兵,有些东西是装不出来的。他对手下的将士特别好,不可能与吴致远同流合污。
旋即,他明白了阎应元的想法。
对方肯定忌惮他的实力,这才用借兵的名义解除他的兵权,从而安心对付吴致远。
也好。
古有杯酒释兵权,今天阎应元用一串羊肉下他的兵权也算一段佳话了。
想到这,丁义伸手将兵符印信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拿出,递到阎应元手中:“阎大人,这是在下的兵符印信,大人可凭这些物品调动那些人。”
“好!丁将军慢走,本官就不送了!对了,后天一早校场发饷,丁将军一定要准时到场。”
丁义强迫自己不要多想,拱手后离开。
不多时,值守的兵丁再次前来汇报:“阎大人,万全都司掌印指挥使吴致远求见。”
阎应元叹了口气,果然该来的早晚都回来。
“让他进来!”
吴致远独自一人走了进来,一番客套后话入正题。
“阎大人,下官要弹劾游击将军丁义。”
“他贪墨军饷,杀良冒功,另有失职,僭越,狂悖,贪婪等罪,下官有人证,请阎大人严查。”
阎应元假装一愣,思索片刻后说道:“吴指挥使果真有证据?”
“下官以项上人头担保,句句是真!”
阎应元再次假装思考,一番深思熟虑后说道:“本官相信你说的都是实话,所以本官决定当着所有士兵的面,揭露丁义的罪行,如何?”
“多谢阎大人!”
“既然要查办丁义,还需吴指挥使帮个忙。”
“什么忙?”
“丁义有八百边军精锐,为防止他暴起反抗。本官打算将向吴指挥使借一千卫所兵,以备不时之需,如何?”
吴致远眨了眨眼睛,快速思考对策。
借兵是不可能得,这辈子都不可能。
除非对方是宣府总兵或者宣大总督,否则谁来都不好使。
这些兵是他的底气,没了底气会任人宰割。
朝廷没让他担任总兵或者总督肯定有这方面的考虑,所以不借就对了。
“阎大人,您是宣府巡抚加兵部侍郎衔,按理说可以调动下官。但兵将一体,下官可以听从阎大人指挥,但兵不能往外借,这是朝廷的规矩。”.
“况且,阎大人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收复,等大人您走后,宣府的防务还是会回到下官手中,就算想借兵也力不从心啊。”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