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祖制!太祖皇帝有制,我朝藩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否则削藩夺籍贬为庶民!”
崇祯说完之后,李邦华感觉后背冰凉冰凉的。
这计谋太狠毒了!
先是诓骗蜀王出封地,一旦他收拾家产离开封地就是中计之时。朝廷有律,藩王不得擅离封地,否则撤藩削籍为民,家产充公!
“可是...是陛下让蜀王出蜀地避难的啊!”
“朕让人传的口信,传信之人已死,如何证明此话是朕说的?朕的口信明明是让他死守成都,不得擅离封地!”
户部尚书方岳贡对崇祯的不认账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这...这...陛下乃九五之尊,应该一言九鼎...”
崇祯眯着眼冷笑道:“方尚书此言差矣!朕在你们这些忠臣面前一言九鼎,对付那些死皮赖脸的人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作为我大明朝的藩王,更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
“如果朕向蜀王借钱,从他不借的那一刻起,朕就可以杀他了。我大明,不养闲人!”
“现在朕给了他一个活命的机会,他应该感谢朕。”
“就这么办!先给袁继咸一道密旨,让他设计除掉左良玉;随后给秦良玉两份圣旨,让她向蜀王讨要钱粮。如果蜀王既不借钱,也没中计,秦良玉可以直接抢,罪责全算在朕的头上。”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只要挡住张献忠,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朕都能承受。”
“今天就这样吧,明日不早朝,你们早饭后再来乾清宫,朕有要事商议。”
说完崇祯转身一甩衣袖,开始撵人。
四位内阁成员见状立刻起身,施礼后离开。
等他们走远,崇祯才松了一口气。
他不喜欢赌,但这些决策都需要赌运气!
左良玉麾下兵马是否哗变需要赌!秦良玉能否挡住张献忠也需要赌!
事已至此,事在人为。
既然选择了做事的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片刻后,王承恩推开殿门走了进来:“皇爷,李性忠在殿外等候召见!”
“宣!”崇祯有点小激动。
这可是李成梁的后代,李如松的儿子。
虽然李家在辽东销声匿迹很多年,但李家在辽东军中的势力尚有残存。
李性忠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明朝末期,尤其是崇祯十六年至崇祯十七年。
李如松家族还有很多人在军中服役,活跃在辽东战场。
从李自成攻进北京到山海关战役结束,李如松家族损失同样惨重。
李性忠被吴三桂害死,李纯忠(李如梅长子)在北京战死,李宪忠(李如梅次子)阵亡。
做为明代辽东将门的代表性家族,李家也算陪大明走到了最后一程。
其实李成梁家族有世镇辽东的机会,但万历末年得朝堂气氛十分诡异。
辽东战事已经成为党争的前锋。
都明白李家最懂辽东,用李家最符合现实需要。但辽东战事稍有不顺就会成为党争焦点,李家自然而然的成为牺牲品。
时至今日,李性忠这位年近半百的李家人,也仅仅在辽东担任中军副将一职。
“臣李性忠参见陛下!”李性忠身穿戎装,单膝下跪。
崇祯摆摆手:“免礼平身,知道朕找你有什么事吗?”
“臣不知。”
“真不知道?”
“确实不知。”李性忠一脸懵逼。
崇祯沉吟片刻,盯着李性忠的眼睛问:“你觉得大明朝还有救吗?”
李性忠被吓得浑身一激灵,急忙拱手道:“陛下恕罪,臣愚钝,猜不出圣意。”
“是猜不出?还是装傻?”
李性忠不说话了。
说实话,他已经做好了被问罪的准备。
毕竟从宁远到山海关,再从山海关到北京只有区区八百多里。
八百里的路程他们用了多久呢?
二十天!
平均每天四十多里。
比走路还要慢!
勤王救驾有功,救驾来迟有罪,功过相抵或许还能官任原职吧!
就在李性忠胡思乱想的时候,崇祯说话了:“李副将,你觉得关宁军还是朕的关宁军吗?”
“是!”李性忠硬着头皮回答。
“非也!”崇祯摇头,“我大明朝有三大精锐,辽东铁骑尽没与朝鲜,东江登莱新军尽没与吴桥,而这最后一支精锐关宁军却姓了吴,你说可笑不可笑?”.
“你们李家镇守辽东几十年,到了你这一代本应纵马疆场,杀敌报国。没想到多年以后,竟在他吴三桂手下当一个副将。”
“哎!”崇祯故作叹息,眼神闪烁。
李性忠眼睛湿润了。
虽然世人都说他祖父李成梁养寇自重,但他父亲这一辈却没有招惹非议。
他父亲李如松战死沙场,二叔李如柏萨尔浒之战后兵败自杀,三叔李如桢因罪入狱免死充军。
轮到他...别说总督了,就连总兵都没混上。
现在年已半百,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建功立业。
可悲,可谈。
就在他陷入自责的时候,崇祯再次打断了他的思绪:“李副将,朕打算让你重拾祖辈的荣光,不知你愿不愿意?”
李性忠先是一愣,随后顾不得身穿戎装,立刻倒地下跪:“臣愿意,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
“机会倒是有,就怕你胆子小不敢把握!”
李性忠急了,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臣不惧生死,只求陛下给臣一个机会,报仇雪恨的机会!”
他已经受够了关宁军的白眼,如果辽东不是故土,早就想方设法离开那里了。
唯一的念想就是守着父亲阵亡的地方。
那份仇,不能忘。
崇祯点点头,对李性忠的话很是满意。
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战斗中死亡,战斗的地点在浑河一带,也就是沈阳中卫附近。
沈阳中卫此时已经成了建奴的“国都”!
李性忠一语双关,可见其心思缜密。
话已经说到这了,崇祯也不卖关子,开口道:“此战我军俘虏流贼八千余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我朝边军,有盔有甲,战力不俗!”
“但是朕现在还信不过他们,需要派一个人做他们的将领,你愿意冒着哗变被杀的风险担当此任吗?”
第120章 鲁密铳能破甲,建奴你等着
李性忠没有任何犹豫:“臣愿意!”
“陛下,流贼在河间府兵力不过万余人,臣愿意领兵前去收复!把守京师西南大门!”
“不准。”崇祯摇头拒绝。
“臣...”李性忠还想说些什么,被崇祯再次回绝,“记住,一口吃不成胖子!”
“朕会通知内阁让你出任保定总兵,驻守在良乡。距离流贼再次入关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你在关外打过仗,知道建奴的战术,也知道怎么打建奴!”
“在良乡驻守期间,你要专门针对建奴的战术进行练兵,钱粮武器,战马盔甲朝廷会优先供给。”
“到时候你就是朕的奇兵!懂吗?”
“臣...谨遵圣旨!”李性忠有些不甘心的起身离开。
随着李性忠离开,乾清宫再次恢复安静。
崇祯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稍安。
军事层面的部署已经完成。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战事,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防守,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第三阶段是举兵反攻。
现在正处于第一阶段,急不得。
京师附近的防线也已重新布置。
东边的山海关有吴三桂,蓟州有王永吉和高第,西南良乡有李性忠,北面居庸关有唐通,京师有三大营和刘文耀。
总兵力达到了十万!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战兵,就算李自成去而复返也能进行正面对抗。
没了李自成的威胁,崇祯的注意力自动就转移到建奴身上。
他有两个月时间进行筹备,若想击溃流贼关键还得靠火器。
“王承恩,通知工部,朕要摆驾戊字库。”
......
銮驾离开皇城,锦衣卫在前,勇卫营围在两侧,东厂厂卫守在后面。
崇祯身边的守卫明显不够用。
两千勇卫营损失六成,留守京师的锦衣卫仅有千人,东厂更好不到哪儿,一千厂卫还剩半数。
銮驾队伍浩浩荡荡的朝戊字库行进。
整个京师显得很肃穆。
崇祯坐在銮驾之上,打开棉帘,入目皆白。
外面没有下雪,白是因为沿街的门上挂满了白布。
祭奠用的纸钱在空中飞舞,被焚烧的纸灰飘起来落到掌心,不等触碰便随风飘散。
侧耳细听,哭声满城。
这一战把京师打疼了,但也把京师百姓的血性打了出来。
沿途百姓虽然面带悲伤,但当他们看到銮驾后就主动下跪,口中高呼万岁。
在他们眼里,是大明天子力挽狂澜才确保京师不破!
崇祯不悲不喜的合上门帘,闭着养神。
他需要静下心来,着眼未来。
队伍很快来到戊字库,众大臣列队在门外迎接。
“免礼!”崇祯走下銮驾,直接往里面走。
范景文此时在内阁处理公务,于是陪王伴驾的任务便落到工部左侍郎陈必谦和右侍郎周堪赓的身上。
他们一左一右陪在崇祯身后:“陛下,小心台阶。”
坐在戊字库大堂的椅子上,崇祯目光搜索一番,最后落到焦勖和汤若望身上。
孙元化死了,毕懋康告病还乡,大明的火器只能仰仗他们二人。
“不知陛下驾临工部有什么吩咐?”见崇祯不说话,陈必谦站了出来。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