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还有一部分人连夜打造拒马和鹿角等障碍物,加固营地防务。
最后一部分人开始埋锅造饭。
炊烟升起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
王永吉换了一身便装先是找到定王朱慈炯,随后二人启程前往萨尔浒。
等他们来到黄得功的中军帐时。
黄得功,高一功,李宪忠,李过等人都已到齐。
“见过定王殿下,见过总督大人!”众人齐声施礼。
“不必多礼!”朱慈炯直接摆了摆手:“今天时间紧急,要商议的事也非常重要,所以诸位一定要长话短说。”
“遵命。”众人齐声回答。
“王总督,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吧!”朱慈炯开门见山:“吴三桂出卖友军的人证物证皆已做实,必须给诸位将军,朝廷以及当今陛下一个交代。”
“这事不好办啊!”王永吉晃着脑袋说道:“他麾下尚有近三万兵马!一旦被他发现要对他不利,他很有可能投靠建奴反攻咱们。”
“那也不能坐视不管,装聋作哑!”朱慈炯拍着桌子说道。
他确实很少直接参与军务。
但这件事性质不同,已经触犯了他和锦衣卫的底线。
身为辽东锦衣卫的一把手,他有资格也有义务处理这件事。
“必须处理吴三桂,否则这仗没法打!”高一功咬着牙说道。
黄得功一脚踩在旁边的凳子上,挥舞手中铁鞭:“此等反贼人人得而诛之!”
第1126章 准备撤退
一直没说话的李宪忠忽然开口说道:“吴三桂必须死!如果他活着,打仗时既要防着建奴,还要防着他,这仗根本没法打!”
其他人立刻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没错,吴三桂必须死。”
“杀了他,不杀他不足以平息愤怒!”
“凌迟处死,传首九边!”
“我与吴三桂势不两立!”
等众人情绪稍稍稳定后,王永吉站起来说道:“诸位的心情我都理解,但吴三桂好歹是总兵,想要杀他需要经过陛下同意。”
“不必!”朱慈炯提醒:“出兵辽东前陛下亲手赐予你尚方宝剑!违抗军令者可斩,畏敌不前者可斩,作奸犯科者亦可斩。”
王永吉看着身后的锦盒道:“话虽如此,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杀吴三桂本就不易,杀了吴三桂后防止关宁军叛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件事最好有圣旨!”
“总督大人说的固然不错!”李宪忠再次开口说道:“但问题是...咱们没有时间。”
“李定国已经把证据送往京师,根据路程推算现在已经交到了陛下手中。哪怕当夜拟旨,旨意送到这里至少还要三四天。”
“这三四天时间里,会发生很多意外情况。一旦被吴三桂有所察觉,他很可能做出极端之事。”
“这也正是本督顾虑所在,”王永吉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
要解决的不只是吴三桂一个人,还有他麾下数万兵马。
一旦和关宁军撕破脸,双方就要兵戎相见。
北路军总兵力约有六万,其中吴三桂就占了近三分之一以上。
而建奴总兵力约有四万。
如果吴三桂倒向建奴,那么北路军可用兵力只有四万左右。
建奴的兵力却达到了近六万。
双方的攻守之势瞬间就会扭转。
“没那么麻烦!”黄得功挥舞铁鞭:“等吴三桂来中军商议军情的时候,在帐外设下伏兵。他前脚走进中军帐,后脚就将其拿下。届时关宁军群龙无首,只能向朝廷妥协。”
“难啊!”朱慈炯缓缓摇头:“以我对吴三桂的了解,他是一个极其小心谨慎的人。如果想借着他来中军议事的机会将其拿下,他会找各种借口不来。就算来了,也会提前布置好兵马,准备随时营救。”
“设鸿门宴呢?”高一功提议。
“一样的道理,”朱慈炯继续摇头:“只要他不来,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
......
为了对付吴三桂,王永吉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与会人员都同意解决掉吴三桂。
但是在如何解决吴三桂这个问题上,众人犯了难。
另外。
他们还要考虑在解决吴三桂的时候尽可能的不引起兵变。
“这件事难就难在不能让吴三桂意识到咱们已经怀疑他了!”朱慈炯双手环抱在胸前,一边来回踱步,一边分析:“一旦被他察觉,他会联合建奴对付咱们。”
“没错。”众人回应。
“也就是说...”朱慈炯继续分析:“明天的战事不能停,否则会引起吴三桂的怀疑。”
“不能停也得停!”黄得功不愿意了,“吴三桂在我身后就好比卧榻之侧有他人鼾睡,这绝对不行。”
“黄总兵说的对!”众人再次回应。
朱慈炯轻咳一声,思索片刻后说道:“接下来只能停战,为了不引起吴三桂的怀疑,咱们可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众人互相看了看,王永吉率先说道:“什么理由?”
“总督大人你偶然风寒或者...在混战之中受了伤,这两个理由难道不行吗?”
“行倒是行,就怕吴三桂不信。”王永吉担忧道:“现在的吴三桂已经是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走向极端。”
随着探讨的深入,众人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继续开战风险太大,而停战又会让吴三桂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从而叛变投敌。
面对无法开战,又无法停战的局面。
朱慈炯当机立断道:“撤兵!”
“撤兵?往哪儿撤?”王永吉停下脚步问。
“撤向抚顺。”朱慈炯回答。
“吴三桂呢?”
“让他殿后。”
王永吉走了两步后又停了下来:“如果被他察觉什么,很可能会趁机攻打咱们。”
“没错!”朱慈炯伸出右手食指:“所以咱们要做两手准备,表面上是让吴三桂殿后,实际殿后的另有其人。”
“殿下此计甚妙!”李宪忠夸完朱慈炯后又担心起另外一件事:“如果大军顺利撤回抚顺,且吴三桂没有攻击友军,届时如何是好?是放他进入关城之内,还是把他挡在城外?”
“当然是将他挡在城外了!”朱慈炯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是大明朝的奸臣反贼,岂能放他进城?”
“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王永吉愁眉不展:“很多事,底层士兵并不知晓。他们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如果不让他们进城,士兵们会以为朝廷不把他们当人。”
“到时候都不用吴三桂煽动,关宁军自己就会发生兵变!”
......
众人苦思冥想,一时间竟想不出来解决办法。
眼看已经到了半夜时分,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
王永吉将旁边茶碗里的茶水一饮而尽,缓缓站起身说道:“诸位,明天一早开始撤退,本督亲自殿后。”
王永吉口中的殿后是在北路军主力后面,在吴三桂的前面。
“如果吴三桂叛变偷袭,总督大人如何应对?我们又该如何支援?”李宪忠问。
“我会和他血战到底,但是...你们不能支援。不但不能支援,还要抓紧时间退往抚顺。”
“为何?”
王永吉目光深邃:“撤退的目的是把主力部队平安的带回抚顺。吴三桂是一个犹豫不决且唯利是图的人,他不会单独偷袭咱们。当他偷袭时,意味着已经和建奴联合起来了。”
“你们一旦支援,不但无法救出本督,还会被他们拖下水。如此一来,撤退就没有意义了。”
众人举目四望,不知该说些什么。
王永吉一脸平静的继续说道:“撤退命令下达的同时,我会命刘肇基前来接应。抵达抚顺后,你们要迅速进城。”
朱慈炯看着王永吉的眼睛问:“如果吴三桂一直没有动手,跟着来到了抚顺城外,届时又该怎么办?”
“呵呵!”王永吉淡淡笑道:“我会留在城外陪着吴三桂,阻止...额...拖延兵变的时间。”
第1127章 追杀方光琛
吴三桂出卖友军资助敌军,罪大恶极。
平辽总督王永吉是吴三桂的直接上司,他知道自己必然会受到牵连。
虽然不一定会死,但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功劳都将付诸东流。
而他的宗族也会就此没落。
王永吉和其他人一样,不但怕死,还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为了改变宗族的命运,他必须做些什么。
所以,他决定和吴三桂拼命。
抱着必死的决心拼命。
他自知不是吴三桂的对手,但只要能战死沙场,朝廷就不会抹杀他平辽的功绩和名声。
他的家人,他的宗族会在这些功劳和名声的帮助下,继续显赫一方。
在王永吉的坚持下,撤兵方案得到了众人的同意。
次日天还没亮,王永吉便以平辽总督的身份下达了命令:萨尔浒之战黄得功总兵受伤,同时沈阳北面的开源方向发现大量蒙古人骑兵,为了确保后路无忧,传令各部暂时收兵,有序退回抚顺......
吴三桂接到命令时正在吃早饭。
他端着粥碗愣了一会,转头问和他一起吃早饭的胡心水:“这...这是何意?怎么突然退兵了?”
胡心水放下粥碗想了想,说道:“如果末将没猜错的话,昨天傍晚的萨尔浒之战,黄得功部伤亡很大。王永吉麾下有三支主力,分别是大人您的关宁军,黄得功还有李宪忠。”
“现在关宁军退到浑河北岸休整,黄得功损失惨重。李宪忠虽然很能打,但麾下都是骑兵,无法进攻界凡寨。北路军已经无力继续发动进攻,只能撤退。”
吴三桂也放下粥碗,担心的说道:“你说...他们会不会已经怀疑咱们了?”
“不能吧?”胡心水挠着脑袋:“昨天的萨尔浒之战咱们既没有攻击友军,留下证据。同时还派出巴克勇支援,没有坐视不管。他们...凭什么怀疑咱们?”
吴三桂拿起粥碗说道:“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撤退的命令太突然。”
“不行,”吴三桂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再次放下粥碗对着帐篷外的亲兵说道:“快请方先生来一趟,就是我有要事与他相商。”
外面的亲兵立刻翻身上马,朝着方光琛的帐篷跑了过去。
不多时,亲兵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启禀总兵大人,方先生的帐篷空空如也,他本人也不知如向,末将只在门口的架子上发现了一封信。”
“什么?你说什么?”吴三桂直接蹦了起来,“方先生走了?”
“应该是,这是方先生的留的信。”那名亲兵说着话,将手里的信递到了吴三桂手中。
吴三桂急忙接过信,拆开信封快速看了起来。
不看还好,看完之后他整个人直接木在原地。
方光琛在信中告诉吴三桂,说自己郁郁不得志,决定返回南直隶老家过田园生活。
另外还提醒吴三桂,说他很可能已经引起了王永吉的怀疑。并劝吴三桂要么帮建奴攻打明军,要么帮明军攻打建奴,不要朝秦暮楚,首鼠两端。
旁边的胡心水见吴三桂呆呆发愣,拍了下他的肩膀:“总兵大人,方光琛在信里写了什么?”
“你自己看吧。”吴三桂将信交给胡心水,有些失神的坐在凳子上继续发愣。
看完信的内容,胡心水顿感不妙。
他并不认为王永吉已经怀疑了他们,而是害怕方光琛会出卖他们。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