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一番纠结思考后,他缓缓回答:“臣...臣以为王提督确实有罪,按照大明律应该处以极刑。”
王之心的心唰的一下就凉了下来。
从开矿至今,他一直和黄宗羲待在一起。
黄宗羲虽然瞧不上他,但他觉得接触时间久了或多或少都应该有些情义。
没想到...
黄宗羲竟然提议对他处以极刑。
他的心,拔凉拔凉的。
就在王之心认为自己看错人的时候,黄宗羲却话锋一转:“不过,王提督这么做事出有因...”
见黄宗羲有求情的意图,不等他把没说的话说出来,一个官员指着他的鼻子说道:“黄宗羲!你身为一名御史,应当秉持公正之心,以维护朝廷纲纪、伸张正义为己任。而不是不为权势所屈,被私利所诱。”
“王之心罪大恶极,理应被处以极刑。”
“你不会为他求情吧?”
“我...”黄宗羲顿了顿:“我不是要给他求情,而是认为此案因朝廷亏空而起。对王之心处以极刑确实没有问题,但同时也应该把那些本应解决朝廷亏空,却没能解决亏空的人一并处置。”
嚯!
乾清宫内先是一阵骚乱,随后针落可闻。
黄宗羲确实没有给王之心求情,可是他把祸水引向了户部和内阁。
若论亏空的责任。
户部首当其冲,内阁紧随其后。
户部尚书谢三宾和内阁首辅范景文同时皱眉,对黄宗羲很是恼火。
第1070章 发配南京
“黄宗羲,”范景文沉声道:“今天的议题是讨论王之心的罪责,而不是朝廷亏空。你不要自作主张,偏离议题。”
“范阁老此言差矣,”黄宗羲不卑不亢道:“下官以为王之心的案子因朝廷亏空而起。古人云治水当清其源,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如果只处理王之心本人,却不解决朝廷的亏空,那么类似的案子以后还会发生。”
“是啊。”崇祯接过了话题,“如果不能解决亏空,下一个去开矿的人很可能重蹈王之心的覆辙。”
范景文低着头想了想,深吸一口气问:“陛下,如果解决了亏空问题呢?”
崇祯笑了笑:“如果解决了亏空问题,那开矿一事就可以暂时停下来了。”
君臣二人看似在交谈,实则在交易。
范景文表态要解决朝廷的亏空。
崇祯便抛出了停止开矿的回应。
如果君臣二人对彼此的条件都满意,那么就一拍即合。
如果有出入,就继续谈条件。
范景文的最终目的就是停止开矿,他得到崇祯的回应后立刻说道:“陛下,辽东已经入冬。不出意外的话,平辽大军今年的攻势将会暂时告一段落。”
“各项支出尤其是抚恤银这一项,不会太多。按照国库现有的存银以及到年底需要支出的银子计算,朝廷今年的亏空是一百二十万两左右。”
“臣可以让各地官员召集当地的士绅,商人进行募捐。最迟到十一月底,这些银子就能押解进京。”
“嗯,”崇祯先是点了下头,随后问道:“明年的亏空呢?如何解决?”
“如果明年战事顺利,那么亏空的数额将会很少。”
“无论多少都是亏空,得想办法解决啊!”崇祯步步紧逼。
“陛下放心,内阁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范景文顿了顿:“首先是上海港的商税,按照今年增长的数额,明年的商税将增加到七十万两以上,这些钱都可以用来充盈国库。”
“另外商人每年从东洋和西洋带回来的银子高达千万两以上,兑换成大明圆宝后又可以给国库带来数十万两的收入。”
“还有巡盐和候补官员钱,都会送入国库。”
“如果战事顺利,抚恤银支出的少,这些钱足以应对国库明年的支出!”
范景文的意思很明确。
只要明年的战事顺利,且不发生较大的伤亡。
朝廷的收支就能达到平衡。
崇祯对范景文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么多年来,大明国库入不敷出的局面终于要扭转了。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有突发情况导致的国库支出增加,到时候可以再想其他办法。
想到这,崇祯朝着范景文以及其他内阁成员重重点头:“既然内阁解决了国库亏空的问题,那开矿一事就可以暂时停下来了。”
“陛下圣明!”在内阁首辅范景文的带领下,一众大臣向崇祯施礼。
等众人礼毕后,崇祯这才慢悠悠地询问范景文:“范阁老觉得应该如何处置王之心?”
解决了事之后,就要解决人了。
王之心是崇祯的人。
既不能处置的太轻,否则无法堵住满朝文武和地方上士绅的嘴。
也不能处置的太重,否则会让崇祯没面子。
范景文深谙此理。
他认真回答:“臣以为王之心虽然罪孽深重,但事出有因,望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在范景文的带领下,在场的官员们齐声说道。
崇祯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后看向王之心并说道:“王之心?”
“奴婢在。”
“你可知罪?”
“奴婢有罪。”王之心回答。
“你说说自己犯了什么罪?”
“奴婢在开矿时不该操之过急,更不该搞出人命。”
“错!”崇祯表情严肃,语气冷漠:“你不该给把国库的亏空揽到自己身上!开矿确实是为了不亏空,但朝廷的亏空却不能只靠开矿来补,你的手伸得太长了。”
王之心低着头:“奴婢知罪。”
崇祯表情不变继续说道:“既然管不住自己的手,那就用这双手去南京给太祖打扫陵寝吧。”
王之心浑身一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知道崇祯会处置自己,却没想到崇祯会直接把他发配南京。
自己还有很大用处,陛下为何会弃用自己?
“王之心,还不领旨谢恩?”王承恩在旁边呵斥起来。
“奴婢叩谢陛下!”王之心浑浑噩噩地跪在地上朝着崇祯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崇祯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在场的大臣们:“诸位觉得朕的处置如何?”
“陛下圣明!”众臣立刻施礼恭维起来。
最初他们只想停止开矿,没想着扳倒王之心。
现在崇祯自己下手将王之心发配南京,此举无异于自断臂膀。
有几个大臣甚至觉得崇祯有些昏聩了,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看着在场大臣脸上不同的表情,崇祯心中冷笑。
他早就想把王之心放到南京,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终于被他找到了机会。
接下来。
王之心这根搅屎棍将在合适的时机,把南京以及整个江南搅得乱作一团。
第1071章 衍圣公的信
处理完王之心的事,不等大臣们离开,殿门外便响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
“陛下,辽东塘报!”有人来到殿门外大喊。
众臣齐刷刷的转过头,看向声音的来源。
只见那里站着两个风尘仆仆的青年,一个身穿锦衣卫常服,另一个身穿辽东边军的号衣。
他们跪在地上,将手里的东西举过头顶。
崇祯用下巴指了下王承恩。
王承恩立刻会意,并对着殿外的锦衣卫喊道:“呈上来!”
锦衣卫将塘报以及一个信封递给王承恩。
王承恩接过来之后打开塘报念了起来:“我朝二十四年九月十七,平辽大军主力进驻沈阳城...在城中搜寻物资时找到一封信,请陛下过目。”
“信?”崇祯故意表现得很意外:“是建奴写给朕的信吗?”
王承恩看了一遍塘报,又看向送信的锦衣卫。
确定送信的锦衣卫什么都不知道后,他朝着崇祯说道:“回皇爷,塘报里没说谁写的信,送信的人也不清楚具体情况。”
“那就打开信封,把信拿出来念给所有人听!”崇祯满不在乎的说道。
“皇爷,”王承恩面露为难之色:“奴婢怕里面有对皇爷不敬的话。”
“放心,不会!”崇祯笃定道:“如果真有大不敬的话,王永吉早就提醒了。”
也对!
王承恩迅速打开信封,念了起来。
“顺治元年九月初一。伏以泰运初享,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
刚开始,众人还觉得没什么。
随着内容的展开,有人察觉出不对劲了。
黄宗羲率先皱起了眉头:“这...这好像不是建奴给大明写的信,更像是某个人在阿谀奉承建奴。”
“确实如此,咱们继续往下听。”另一个御史说道。
当王承恩念出写信人自称是衍圣公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尤其是崇祯,他伸出右手打断了王承恩并露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户部尚书谢三宾先是看向崇祯,随后看向旁边的同僚们:“诸位,我...我刚才是不是听错了?写信人自称是衍圣公?”
“谢尚书也听见写信人自称是衍圣公了?我还以为我听错了呢!”礼部尚书黄锦长吁短叹道。
接下来,王承恩放缓了语速。
他每念一句,崇祯和众大臣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信中的孔胤植不但向建奴称臣,更是做出了资敌的行为。
资敌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念完最后一句话时,整个乾清宫一片死寂。
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声音。
许多人因为太过紧张都不敢大声喘气。
只能低着头缓缓呼吸。
崇祯愤怒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随后又迅速坐了回去。
他假装思考片刻后断然道:“这封信肯定是伪造的!衍圣公是大明的衍圣公,绝不会向建奴称臣,更不会拿出银子资助建奴。建奴此举就是想让朕对衍圣公下手,以此疏远大明读书人和朕的关系!”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