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福临低声询问索尼后说道:“镶蓝旗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把主要从犯全都斩首示众,普通士兵们打乱编制充入各旗。”
“皇上圣明!”
讨论完这件事后,众人又开始商讨如何处置满达海。
满达海错误的战略部署导致李定国兵临盛京城下,让大清,福临和八旗丢尽了颜面。
福临是个记仇的人。
他本想废掉满达海的亲王爵位,将其降为多罗贝勒。
但是多尔衮为了拉拢满达海,没有同意。
而是给出了罚俸罚牛录(人口)的建议。
福临本不想同意。
但考虑到刚平息济尔哈朗的叛乱,大清内部急需稳定。如果在这个时候严惩满达海,又会引起两红旗的不满。
他无奈只能同意了多尔衮的建议。
“皇上,”多尔衮想起了城外即将被杀的两黄旗将士,他求情道:“明军大军压境,大清正是用人之际!请皇上暂且留他们一条狗命,让他们为大清流干最后一滴血。”
“这些人背叛了朕,绝不能留!”福临坚持道。
“请皇上三思!”多尔衮也坚持道。
“他们必须死!”
“请,皇上三思!”多尔衮还是坚持,并沉寂给了福临一个威胁的眼神。
感受到多尔衮的威胁后,福临屈辱地说道:“既然睿亲王亲自求情,那就按睿亲王的意思办吧。”
“谢皇上!”多尔衮又一次卑微的跪地叩首。
福临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感觉。
相反的是,他内心充满了卑微,无助以及恶心。
解决完内部事务后,多尔衮急匆匆离开皇城,回到了睿亲王府。
皇城里虽然有不少他的人,但是他却没有一点安全感。
接下来,多尔衮做了两件事。
首先是派人杀人抄家。
杀济尔哈朗的人,抄这些人的家。
与此同时,他将八旗主要将领全部召集到府上,商议接下来的战事。
“明军最近有什么举动?”前厅内,多尔衮盯着屯齐的眼睛问。
屯齐是济尔哈朗的亲信,属于主要从犯之一。
本应被处死。
但是屯齐的一句话,救了他自己一命。
什么话?
济尔哈朗和吴三桂达成了某些交易,此事由他全权负责。
再加上济尔哈朗掌权时,各种消息都会通过他传给济尔哈朗。
所以屯齐对前线的最新动态了如指掌。
见多尔衮询问,屯齐立刻回答道:“明军最近没有动静。”
“没动静?”多尔衮有些诧异,“不能啊!从战略上来讲,明军打赢了大凌河之战,理应趁势发起进攻才对。王永吉身为三军主帅,竟然一动不动!这也太差劲了吧?”
“王爷此言差矣,”范文程在旁边说道:“明军虽然从战略上打赢了大凌河之战,但战术上有胜有败。尤其是李性忠所部兵马,在礼亲王的围攻下损失惨重。”
“随着明军占据了辽河西岸,不但会在东面遭到八旗的袭击,北面的侧翼也会遇到蒙古人的袭扰。现在他们攻势不足,守势有余。”
“所以不动是正常的!”
“范先生料事如神!”屯齐开始拍范文程的马屁。
换做之前,他会对范文程这种汉人不屑一顾。
但是现在不同。
多尔衮对范文程太信任了。
惹了多尔衮,或许还没事。
但是惹了范文程,必然会遭到多尔衮的报复。
反之...
只要和范文程搞好关系,就能在关键时刻保住性命。
范文程对屯齐突如其来的示好有些反感,他皱着眉问屯齐:“何来料事如神一说?”
屯齐谄媚道:“据明军内部传来的消息,他们最近确实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
这里的明军是吴三桂。
吴三桂和济尔哈朗达成交易的消息在八旗内部属于高级秘密。
现场人多耳杂,屯齐不便明说,所以用明军二字代替。
“怎么说?”多尔衮急切地问。
他刚刚重掌大权,内部还不稳固,
虽然早晚会和明军打一仗,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据明军的人说,明廷从关内调来了榆园军防守城池。另外李宪忠和麾下三千骑兵,以及李定国麾下的一万步兵也已经抵达辽东,短暂休整后就要参战了。”
“李宪忠!!!”多尔衮眼睛里差点喷出火来。
温榆河之战时,李宪忠当着他的面阵斩了阿济格。
这是他的耻辱!
现在重新掌权,他要雪耻。
“范先生,”多尔衮急切地想要询问对策。
“王爷莫急,”范文程摆了摆手,朝着在场的其他将领问道:“诸位现在遇到了什么麻烦?都说出来听听。”
此言一出,在场的八旗将领们纷纷说个不停。
“粮草!”一个将领说道。
“对,最缺的就是粮草。海州,辽阳囤积的粮草被李定国一把火烧了,济尔哈朗叛变逃出城时为了制造混乱,也烧了一部分粮草。辽东的粮草本就不富裕,之前只能说够吃,现在是短缺。”另一个将领附和道。
“还有火器和火药!明军火器犀利,尤其是又狠又毒的鲁密铳,百步之外就能穿甲。咱们大清如果也有这样鸟铳,对进攻和防守都有很大的帮助。”
“兵力也不足了,急需补充兵员。”
“补充兵员的同时还要配备同样数量的战马,甲胄和武器。”
......
第1003章 争取时间
听完八旗将领的需求,多尔衮顿感头大。
他知道情况严峻,却没想到竟然如此严峻。
缺粮,缺兵,缺火器火药,缺武器甲胄,缺少战马...
范文程见多尔衮皱眉沉思,轻声提醒道:“王爷,他们都等着您表态呢。”
“哦对,”多尔衮故作轻松地对着所有人说道:“诸位放心,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众将不解,纷纷露出疑惑的目光。
范文程帮忙解释道:“粮草,火器火药以及武器甲胄,都可以通过走私解决。”
“战马可以让蒙古人提供,至于兵员...有三个解决途径。”
“一是征发兵役,二是进山抓捕索伦人,三是向朝鲜,罗刹甚至倭寇借兵。”
由于范文程说的有理有据,所以众将听罢松了口气。
多尔衮也跟着松了口气。
大清除了缺少这些东西外,还缺少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士气!
士气来源于底气。
只有底气足,士气才能高昂。
而底气又来源于粮草,兵员,火器火药等。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中午。
多尔衮准备一些美食,在府中宴请众人。
由于时间紧迫,所以众人只吃饭没喝酒。
趁着吃饭的功夫,多尔衮将范文程召至书房询问对策。
“不知王爷想问什么?”
“当然是走私的事啊!”多尔衮愁眉苦脸道。
“走私不是一直都挺顺利的吗?”范文程反问,“王爷为何还发愁?”
多尔衮长叹一声:“之前确实很顺利,但最近郑芝龙那边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每次走私的货物数量都在减少,而且屡有延迟。”
“另外,我军急需的粮草至少还需要半个月才能抵达辽南,从辽南运到辽阳有需要十天甚至半个月。”
“如果明军在这半个月内发起进攻,对大清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范文程听完之后也皱起了眉头。
他想了想问道:“王爷想让臣做什么?”
“本王希望你想个办法,延缓明军的攻势!”多尔衮说话时满脸期待,心中却没有多少希望。
现在双方在打国战,这不是小孩过家家。
想让战事暂时停下来可能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明知不为而为之,他当然不会抱有希望。
范文程先是皱着眉想了很久,紧接着又双手捂着脑袋,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响起了家仆的声音:“王爷,八旗兵将领们都吃完饭了,等着您议事呢。”
多尔衮叹了口气,自知此事无望,起身就要往外走。
“王爷!”范文程突然说话了。
“范先生想出对策了?”多尔衮强压心中的情绪,轻声询问。
“有了!”
“太好了!”多尔衮激动地直接蹦了起来。
巨大的喜悦已经让他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
“我多尔衮能有范先生辅佐,实乃三生有幸!”多尔衮抓着范文程的肩膀高兴的说道。
“王爷言重了,范某区区一个县学生员,能为王爷出谋划策是范某的荣幸。”
“时间紧迫,范先生直接说吧。”
“若想延缓明军的攻势,需要几个俘虏!”范文程抬起头,看着多尔衮的眼睛。
“谁?”多尔衮问。
“明廷的鲁王全家,以及...祖大寿本人!”范文程缓缓说道:“我朝元年入关劫掠,结果却损兵折将而归。多罗武英郡王郡王(阿济格)和遏必隆战死沙场,尸骨未能带回辽东。”
“此前曾派人与明廷接触,想用鲁王全家换回他们的尸骨。”
“明廷表示可以,条件是搭上祖大寿。”
“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大清未能应允,最后此事不了了之。”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