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64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和预想中的一样,正安堡内空空如也。

别说百姓和守军了,就是喘气的活物都没有。

吴三桂刚下令让部队停下来吃午饭,探马忽然来报:“大人,末将抓住一个建奴细作,对方说要见您。”

“见我?”吴三桂阴沉的脸很快眉开眼笑起来。

自从争功无果后,他的心情一直非常低落。

总想找个地方或者人撒气。

听闻建奴细作主动求见,他知道发泄心中愤懑的机会终于来了。

“把他带进来。”吴三桂半躺在垫子上下令。

不多时,建奴细作被带到吴三桂身边。

等对方自报姓名后,吴三桂懒洋洋的询问道:“说吧,见本官有什么事?”

“回总兵大人,郑亲王想给尼堪报仇,所以前来命小的前来传话。”

“报仇?”吴三桂盯着建奴细作的眼睛。

“确实如此!”建奴细作低着头回答:“尼堪不但是镶黄旗的人,还是皇上(福临)的宗族至亲。为了给皇上一个交代,郑亲王必须手刃了杀害他的凶手,否则无法向皇上交差。”

“凶手是李定国,你们应该知道吧?”吴三桂“好心”提醒。

“多谢吴大人告知,不过我们已经提前知晓了。”细作一边跪地磕头道谢,一边说道。

“既已知道凶手,为何还来求见本官?”吴三桂差点露出了狐狸尾巴。

“郑亲王想请吴大人帮个忙。”

“帮忙?”什么忙?”

“郑亲王想知道李定国接下来会去哪儿,以及他的兵力有无变化。”

“放肆!”吴三桂故意放声怒斥,“尔等身为大明的宿敌,本官岂会告诉你们这些消息?来人,把他拖出去砍了。”

“大人息怒!”细作跪地砰砰磕头,“小的只是奉命传话!如果大人真想砍了小的,请容小的把话说完!”

“有屁快放,本官没空和你废话。”吴三桂忍不住露出了狐狸尾巴。

既然济尔哈朗想从他这打探李定国的消息,那么肯定要付出代价。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郑亲王愿意花钱买李定国的消息。”

“他打算出多少钱?”吴三桂问。

细作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黄金三千两!外加一些名人字画。”

“胡闹!”吴三桂立刻拒绝:“本官和李定国是袍泽兄弟,岂能做出背叛他的事?回去告诉济尔哈朗,以后休要再提此事。”

这句话表面上看似是拒绝,实则是不满意价格,要求加钱。

细作跪在地上沉默些许后咬着牙说道:“黄金五千两!外加一些名人字画。这些钱都是郑亲王自己的钱,能拿出这么多已经是极限了,请大人三思!”

吴三桂也假装纠结了一会,选择了同意。

其实就算济尔哈朗一分钱不出,他也会把李定国的消息告诉对方。

除了抢功劳这件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他感受到了来自李定国的威胁。

击败八旗兵并不难,不仅他吴三桂和关宁军能做到,任何一支明军只要麾下将士在战场上舍得拼命,都有击败八旗兵的可能。

但是...

阵斩尼堪可就难了。

要知道尼堪率领的都是精锐,他麾下的镶黄旗士兵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再加上这里是辽东,严格意义来说是八旗兵的主战场。

能在八旗的主战场上以少胜多,且阵斩对八旗主将,他吴三桂自知做不到。

不止他,其他人也做不到。

京营的李宪忠虽然阵斩过阿济格,但那是在关内,在明军的主战场上。

当时明军的总兵力是阿济格的数倍,且都是以逸待劳。

所以在这两件事的综合影响下,吴三桂毫不犹豫地出卖了李定国。

他要借济尔哈朗的手除掉李定国,以此重新树立自己在平辽大军里的威望,以及对朝廷的重要性!

“李定国接下来会攻取镇宁堡,龙湾城,镇武堡,西兴堡等城池堡垒,至于攻下这些城池之后的事,本官就不清楚了。”吴三桂开始向建奴细作泄密,“另外与他一起出兵的是李过和李来亨父子,他们麾下兵力约有三千,多为步兵少量骑兵。”

“多谢吴大人相告!小的这就回去告知郑亲王。”细作磕完头之后转身就要走。

“等等,”吴三桂眯着眼睛一脸的杀意,“东西呢?什么时候给?”

建奴细作使劲扇了自己一嘴巴,再次下跪说道:“都怪小的脑袋笨,差点把这件事忘了。东西已经放在镇边堡内,大人您收复镇边堡的时候就能见到。”

“呵!”吴三桂冷笑道:“你们不会不守信用,或者...在镇边堡内设伏吧?”

建奴细作一脸认真:“大人放心,郑亲王这辈子最重信用,绝不会做出不守信用的事!”

“本官暂且信了你,”吴三桂冷笑之后想起了另一件事。

他沉吟片刻后开口问道:“你们打算如何报仇?据本官所知八旗主力都在北面,而李定国在东南方向的辽河下游!你们总不能穿过辽泽,或者从草原上迂回一大圈去往辽河下游吧?”

“大人恕罪,小的只负责打探消息,如何报仇是郑亲王的事,小的不知情。”建奴细作老实回答。

“行吧,”吴三桂摆摆手,“你可以滚了。”

“小的告辞。”

建奴细作像之前一样换了一身明军的号衣,骑马快速离开。

关宁军短暂休整之后,再次出发。

镇边堡在正安堡西北方向,两地相距不到四十里。

为了谨慎起见,吴三桂没有直接命大军抵近。

而是派出大量探马侦查附近的情况。

确定附近没有敌军后,吴三桂才率领关宁军来到镇边堡外。

这里的情况和正安堡一样,城中没有一兵一卒甚至活物。

吴三桂先是派人进堡查探虚实,然后派亲军入城搜索。

“大人,”吴三桂的心腹跑到他身边低声汇报:“城中发现大量黄金和一些字画。”

“黄金有多少?”

“至少三四千两,具体数量还在清点。”

“太好了!”吴三桂激动地使劲握拳,“济尔哈朗果然没有食言!”

“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办?”心腹问。

吴三桂想了想:“清点完数量后,把黄金化整为零带到中军营内,字画放进箱子里,切莫损坏。”

“另外广布探马,务必找到建奴主力的位置!”

第960章 继续追击

长城边境,镇靖堡。

“东西都交给吴三桂了?”济尔哈朗问。

“回王爷的话,末将的人亲眼看见关宁军入城,里面的东西肯定都被吴三桂拿了。”负责此事的瓦克达说道。

“那就好,”济尔哈朗笑着点头,“本王在黄金和字画上都做了不起眼的记号,将来有一天,这些东西都会成为吴三桂出卖友军的罪证。”

“到了关键时刻,本王会把这些把柄通通告诉明廷。就算崇祯想放过吴三桂,朝中的大臣和其他将领也不容不下。”

“为了自保,吴三桂必然会投降大清,为本王所用!”

“哈哈哈!”

济尔哈朗发出了来自内心的笑声。

“王爷英明神武,实乃大清第一亲王!”瓦克达昧着良心拍马屁。

“说正事。”济尔哈朗收起笑容,询问旁边的屯齐:“明军主力到哪儿了?”

“先锋吴三桂已抵达镇边堡,王永吉在他身后十五里左右。”屯齐回答。

“勒克德浑呢?”济尔哈朗继续问。

“已率部抵达高台堡一带潜伏,并未暴露行踪。”

“刘之源呢?”

(刘之源是镶黄旗汉军旗主。)

“所部兵马已抵达义州以北三十里的位置,随时等待命令。”

“满达海呢?”

“已到达海州,正在朝西宁堡隐蔽行军。”

“多尔衮呢?他的水师还没来吗?”提到多尔衮时,济尔哈朗的脸上情不自禁的抖动了一下。

他身为大将军,竟然调不动多尔衮和他麾下水师。

每次征调时,多尔衮都会以辽南战事紧张的借口拒绝出兵。

他既不懂水战,也不知道辽南的具体情况。

只能听之任之,忍气吞声。

“睿亲王回信说辽南战事紧张,无法亲自驰援...”

不等屯齐把话说完,济尔哈朗便瞪着眼睛怒道:“什么?多尔衮这厮敢违抗圣旨?本王这次调兵可是有旨意的!”

“王爷息怒!”屯齐开始解释:“睿亲王虽然没有来,却派来恭顺王孔有德和三千兵马驰援。恭顺王已经抵达距离海州三十里的析木城,即将与礼亲王(满达海)汇合。”

“这还差不多!”济尔哈朗怒气稍减,“多尔衮还算有点良心,没有在这种时候算计本王。”

沉默了一会,济尔哈朗说道:“告诉草原诸部,此番在草原上设立驿站困难重重,凡是参与的部落战后都可以获得千石以上的粮草。”

“是。”屯齐点头后问:“接下来咱们...”

“继续向北撤退,引诱明军主力出长城!”

次日天明。

在济尔哈朗的命令下,八旗兵撤离镇靖堡来到长城北面。

王永吉兵不血刃收复镇靖堡和边关长城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建奴早就把长城的城墙毁了。

缺口长达百里。

“大人,还继续追吗?”李性忠,刘肇基,黄得功等将领来到王永吉身边询问。

王永吉很纠结。

无论追还是不追,对他来说都是麻烦事。

追的话不一定有收获。

毕竟建奴一人三马,跑的太快。

蒙古人就过分了,能做到一人四马甚至五马。

出了长城就是草原,想在草原上追上他们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是不追的话,建奴大军和蒙古部落就会在长城外面虎视眈眈。

只要平辽大军一退,他们随时都会卷土重来。

“追吧,”李性忠提议。

“我觉得没必要,”黄得功摇头,“首先草原是蒙古人的天下,建奴有蒙古人相助,咱们很难在草原上击败他们。”

“其次大军的任务是平辽,而不是平定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