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博洛本想让蒙古人在后面掩护一下,减少己方伤亡。
可蒙古人早就跑没影了。
在博洛逃跑的瞬间就调转方向,朝北方全速溃逃。
蒙古人并不傻。
他们可以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李定国追了一会后让大军停了下来。
“总兵大人,为何不追了?”高文贵催马上前问道。
“他们的战马优于咱们,就算全力追击也很难追上他们。”李定国喘着粗气说道:“况且此战的目的不是追杀博洛,而是拿下广宁。”
“大人的意思是...攻击建奴中军侧翼?”高文贵有些不敢确定询问。
“不错,”李定国点头后朝着身边下令:“所有精锐立刻换马,准备突袭建奴中军左翼。”
在他的指挥下,拥有两匹战马的明军骑兵开始换乘第二批坐骑,并快速补充吃口粮喝水进行休整。
与此同时。
探马将消息告诉了王永吉。
“报!李定国总兵在右翼击溃建奴一万两千骑兵,正临时休整,准备朝建奴中军发起攻击。”
“什么?”王永吉以为自己听错了,“谁击败了谁?”
探马重复说了一遍后王永吉激动地差点蹦起来,“李定国给了本督一个大大的惊喜啊!他不但在右翼牵制了大量建奴骑兵,还将他们击溃了。”
黄得功立刻建议道:“济尔哈朗本就陷入了劣势,现在李定国又将他左翼的兵马击溃,不如趁此机会发动总攻!”
“是啊总督大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高一功也在旁边提议。
“好,”王永吉深吸一口气,缓缓下令:“黄得功,本督命你率领本部兵马从吴三桂右翼渡河,攻取广宁。”
“遵命。”黄得功领命离开。
“给右翼的马世耀,刘体纯,李过,李来亨下令,建奴左翼门户大开,命他们猛攻左翼,不得有误!”
“给李性忠和刘肇基下令,命他们相机行事,确保我军侧翼的安全。”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明军发起了总攻。
济尔哈朗早就得到了博洛溃败的消息。
他先是愣了一会,随后摇头长叹:“李定国到底什么来路?明军入辽虽久,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靠优势兵力取胜,李定国竟然能以少胜多!”
“此子实乃大清之劲敌,不可久留啊!”
感叹完之后他挥手下令:“各部迅速脱离战场,向北面的镇靖堡一带撤退。”
“王爷,”屯齐擦着脸上的汗水询问:“城中还有一些和物资,如何处置?”
“人都杀了,物资全部烧掉!本王要给明军留一座空城!”
第955章 济尔哈朗的计划
“王爷,”屯齐刚走出军帐又走了回来,声音低沉:“尼堪战死沙场...”
“你再说一遍!”济尔哈朗直接站了起来。
尼堪有好几个身份,每个身份非常显赫。
除了努尔哈赤的孙子,褚英的第三个儿子和固山贝子这三个身份外,。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身份....
他是镶黄旗的人,在镶黄旗内部位高权重。
正黄镶黄两旗本就是福临的嫡系,而尼堪又属于嫡系中的嫡系。
吃败仗也就算了,如果尼堪死了,福临和布木布泰是不会饶过他的。
“尼堪战死沙场,而且是被阵斩!”屯齐解释道,“末将起初也不信,后来东线的溃兵逃回军中,他们当中有人亲眼所见!”
济尔哈朗紧握双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能说什么?
尼堪人已经死了,哪怕他说出大天来,尼堪也不可能死而复生。
“尸首何在?”沉默片刻后,济尔哈朗询问。
“八旗兵未能夺回尸首。”屯齐回答。
“哎,”济尔哈朗叹气道:“说什么都晚了,执行撤兵的命令吧。”
“撤退时是否沿途设伏?”屯齐问。
“暂不设伏,但是要让蒙古人殿后。”济尔哈朗嘱咐,“如果明军追的紧,可以让蒙古人自行设伏,八旗兵不会参战。”
“遵命。”屯齐领命离开。
济尔哈朗之所以不设伏,是因为这一切都在他谋划之中。
包括丢掉广宁也是如此。
他要围绕广宁打一场大迂回战术,而且是八旗兵擅长的迂回战术。
屯齐走后,济尔哈朗又想起了李定国。
“瓦克达,”济尔哈朗朝外面喊道。
“末将在,”一身甲胄的瓦克达迅速跑了进来。
瓦克达是代善的第四子,是正红旗的骨干。
“安排两个细作想办法和吴三桂取得联络,”济尔哈朗说道。
“王爷想让吴三桂做什么?”
“李定国初入辽东不但以少胜多,还阵斩了尼堪。必须想办法把他除掉,否则早晚会成为大清的祸患。”济尔哈朗说道。
“吴三桂肯定会狮子大开口。”瓦克达担忧的神色中带着一丝鄙夷。
吴三桂虽然帮了八旗兵不少忙,但是八旗内部几乎没人瞧得起他。
鼠首两端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
“无妨,”济尔哈朗满不在乎:“吴三桂不就是要钱吗?要多少给多少!钱没了可以再挣,人死了可就无法复生了。只要能除掉李定国,本王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王爷放心,末将这就去安排。”瓦克达屁颠屁颠的跑了出去。
平日里除了军饷和军功外,其他挣钱的机会少之又少
现在济尔哈朗愿意出钱办事,他正好借此机会从中吃回扣。
瓦克达离开后,济尔哈朗从武器架上拿起武器,披甲上马:“拔营起寨,撤离广宁!”
由于提前转移了物资,所以济尔哈朗撤离广宁的速度非常快。
能带走的物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堆积在一起进行焚烧。
临走前。
八旗兵对城中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松锦之战时。
锦州城内百姓突然“造反”不但让他丢城失地,还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既然百姓心向明廷,所以他决定每撤离一城,就提前对城中百姓进行屠杀。
不为他所用的人,他也不会留给明军用。
八旗兵前脚刚离开广宁,吴三桂后脚就到了。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说吴三桂坏,但是不能说他菜。
济尔哈朗撤退前就有征兆。
吴三桂自知无法阻止建奴撤退,索性便放开了打。
此时不抢功劳,更待何时?
当吴三桂带着一帮骑兵来到广宁的南城门时,发现吊桥高高吊起,城门紧闭。
城墙上看不到人影和旗帜。
“壕桥还有云梯呢?快运过来准备登城!”吴三桂焦急下令。
他怕这份功劳落入别人手中。
满朝文武和当今皇帝不会关注战场的具体经过,只会关注结果。
谁的人率先进入广宁城,在他们眼里谁的功劳就最大。
“启禀总兵大人,云梯和壕桥尚在后方百丈之外,道路有些泥泞,得等会才能运到。”旁边的人回答。
“快,”吴三桂指着身边几个探马喊道:“快去查探其他城门的情况,谁先进城收复广宁的功劳就是谁的,这份功劳不能被别人抢走。”
探马离开不久后便返了回来:“东城门是开着的,吊桥也被放了下来。”
“去东城门!”吴三桂一声令下,数千关宁骑兵浩浩荡荡杀向东城门。
在距离东城门还有一段路程时,吴三桂发现远处浓尘滚滚。
他拿起千里眼仔细看去,发现对方也悬挂着大明国旗。
“是友军。”
再一看,他发现了对方扛着李字将旗。
“是李性忠吗?”吴三桂问。
“不是,”旁边的探马回答:“李性忠所部兵马装备了大量的三眼铳,对方并没与,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刚从关内来到辽东不久的李定国。”
“对方行军的方向也是广宁城!”探马补充道。
吴三桂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李定国要和他抢功劳。
这绝对不行!
“快,快扛着本官的将旗进城,务必第一个插上城头!”吴三桂焦急地大喊起来。
随着他一声令下,扛旗兵扛着吴字将旗,带着七八个人飞速离去。
吴三桂亲率大军在后面紧紧跟随。
此时李定国也发现了吴三桂的踪迹。
“远处那支友军可是关宁军?”李定国问。
“回大人,是关宁军!”探马回答。
“广宁城内什么情况?”李定国抬头看着远处冒烟的城池问道。
“末将刚侦得建奴已经弃城而逃,他们在离开城池前在城内四处放火,到处杀人。”探马说完之后语气突然变得急促,并指着远处的关宁军说道:“关宁军加速了,似乎要抢先一步进城。”
“抢功劳?”李定国冷笑,“吴三桂也心急了吧?”
“咱们怎么办?”高文贵催马上前问道。
不止他想问,李定国麾下一万骑兵都想问这个问题。
谁先进城收复广宁的功劳就是谁的。
带兵打仗的粮饷军饷只够他们养家糊口,买几亩薄田。
功劳就不一样了,不但能升官,还能发财。
让他们完成阶级的跨越。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李定国沉声下令:“来人,扛着本官的将旗进城,立在城头昭示四方!”
第956章 功劳之争
李定国自知是流贼降将,本无意和吴三桂这种将门出身的人争抢功劳。
升官确实需要功劳,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犯错。
犯错后。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