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大明朝的官场向来是老人欺负新人。
内阁亦是如此.
他们要给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一个下马威!
谢三宾虽是新任户部尚书,却不是初出茅庐的新官。
他看了几人一眼,笑着拱手道:“诸位大人能不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在下?”
“谢尚书想说就说,不必客气!”范景文对谢三宾的态度很满意,收起严肃的表情同样笑着回答。
“那...在下可就要献丑了!”
“请自便!”范景文向旁边挪了半步。
谢三宾向前一步,对着崇祯深施一礼:“陛下,臣有话说。”
“谢尚书请讲!”崇祯回答。
“是,”谢三宾直起腰开始说道:“臣以为江南四省的货币改制关键在于一个利字!”
“现如今利在朝廷,士绅们利益受损,所以他们才会抵触新政!”
“若利在士绅,他们不但不会抵触,反而会欢迎新政!”
不等崇祯询问,范景文率先问道:“谢尚书的意思是把利润全都送给士绅?”
“非也!在下的意思是让出一部分利润!”谢三宾拱手道:“让利的同时还要示威!二者同时进行,江南四省货币改制的困局应该会得到改善。”
崇祯刚要继续听下去时,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这件事……他不能在参与下去了。
货币改制是他提出的,江南四省的抵制行为等于打了他的脸。
和内阁商讨打脸的事等于又打了他的脸。
打一次脸就够了,绝不能打两次。
而且他是大明皇帝,有时候脸比命重要。
有了这层顾虑后,崇祯轻咳一声:“你们是朕信得过的人,江南货币改制困难重重,朕相信你们能拟一个章程出来。”
不等众人回应,他对着旁边说道:“王承恩,给他们准备好茶水和糕点。渴了喝茶,饿了吃糕点!在拟出章程前,谁也不能走。”
说罢,崇祯潇洒离去。
乾清宫内的众人反应各不相同。
黄锦,王家彦和谢三宾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站在原地一脸懵逼。
范景文和邱瑜与他们的表现截然相反。
范、邱二人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他们熟练地端过茶水拿起糕点,边吃边喝。
明代官员上朝前基本都不吃早饭,以免上朝时犯三急(尿急、便急、屁急)。
黄锦,王家彦,谢三宾本来就没吃饭,饿着肚子的他们在范邱二人的诱惑下不停地咽口水。
在得到王承恩的保证后,三人也加入了吃喝的队伍。
吃饱喝足,众人稍事休息。
等休息差不多时,范景文率先说道:“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得拿出章程来才行,否则谁也别想离开这里!”
邱瑜,黄锦,王家彦同时看向谢三宾。
举荐他的目的就是解决货币改制遇到的问题。
如果他解决不了问题,就联合起来解决掉他!
谢三宾深谙此理,他对着众人一一抱拳拱手,“诸位大人,我有一个问题。”
“请问!”范景文说道。
“现在每兑换一枚大明圆宝,朝廷就有六厘的利润!其中朝廷拿走三厘,给地方留三厘,对不对?”
“没错!”范景文点头。
“在下的办法是朝廷退让一步,只拿两厘甚至一厘利润,剩下的全都交给地方分配。”
“这怎么可以?”兵部尚书王家彦直言道:“货币改制说难听点是掠天下之财!百姓已经按照新政的要求,把手里的银子换成了大明圆宝。兑换的时候可没给他们返还利润!如果给士绅返还利润,掠天下之财岂不是变成了掠百姓之财?”
“这对百姓不公平!”
“呵呵呵!”谢三宾笑了,“王大人此言差矣!”
“百姓手里才有几个钱?大部分银子都掌握在士绅商人手里,只有把他们手里的银子兑换成大明圆宝,货币改制才算成功!”
“现在他们不愿意换,朝廷又急着推行新政!”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利!”
“况且在陕西试行新政时,就出现了返还利润的先例!”
“既然已经有了先例,咱们就不必多虑!”
谢三宾的一番话让王家彦无力反驳,只能闭上嘴不再发言。
范景文想了想问道:“给江南士绅、商人返还多少利润?”
“阁老,”谢三宾对着范景文恭敬地说道:“卑职的意思是返还比例并不固定!”
“此话何解?”范景文没听明白。
“卑职举个例子!”谢三宾用唾沫润了下嗓子接着说道:“还是以六厘的利润为例。”
“朝廷留一厘,剩下的五厘交给地方自行处置。地方官可以根据当地士绅的情况调整返还比例。”
“遇到一般的士绅,地方可以不返还,或者只返还一厘、两厘!”
“遇到难缠或者影响力很大的士绅,地方可以在一两厘的基础上增加返还比例,最高不超过五厘!”
“地方士绅都是聪明人,随着返还比例的增加,抵触的情绪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有了士绅的支持,货币改制的进展将大大加快!”
范景文皱着眉,思考这个“馊主意”的可行性。
片刻后他问道:“刚才你说让利的同时还要示威?”
“是,届时肯定还会有不愿配合之人!所以要找一两个刺头定罪抄家,杀鸡儆猴!”
“示威后,剩下的人必不敢再和朝廷对抗。”
“如此一来,货币改制便能顺利推行下去!”谢三宾晃着脑袋很是得意。
看着满脸笑容的谢三宾,范景文沉着脸轻轻摇头。
“请问阁老,有什么地方不妥吗?”谢三宾疑惑道。
“当然不妥!”范景文无比严肃:“朝廷推行货币改制有两个目的。”
“一是掌控货币,二是增加税收!”
“尤其是后者,对朝廷极为重要!现在国库并不充足,再加上收复辽东在即,需要储备大量的银子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你把利润都让了出去,如何充盈国库?”
第737章 阶段性让利
众人商量来商量去,发现问题又回到了钱上。
货币改制遇到阻力的原因是钱。
解决阻力需要用到钱。
可是朝廷缺钱。
问题陷入了无解的死循环!
又商量了一会后,谢三宾决定换个思路。
他对着范景文说道:“范阁老,属下有个新想法。”
“哦?什么想法?”范景文没有任何期待地问道。
通过刚才的讨论,范景文对谢三宾的了解又多了几分。
在他看来谢三宾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在学识和见解上并无独到之处。
谢三宾犹豫之后说道:“属下的办法是先解决人,再解决钱!”
“以货币改制进展不顺的浙江为例。先命朝中浙江籍官员给当地士绅写信,在信中督促士绅积极配合朝廷推行的货币改制。”
“大明朝官绅一体,官为绅谋利,绅为官治民!有了这些信,货币改制遇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见众人脸上挂着些许不屑,谢三宾迅速说道:“只做这些肯定不够。”
“刚才解决了人的问题,接下来解决钱的问题。”
“朝廷必须让出一部分利润为诱饵,引诱士绅主动推进货币改制。”
“等一下,”王家彦再次打断了谢三宾的发言,“怎么又让利?之前不是说了吗,朝廷需要这些利润充盈国库,让利是死路一条!”
“这次让利的幅度小。”
“有多小?”
“朝廷只需从三厘利润里拿出一厘,此举虽然会减少国库收入,但是带来的好处远高于减少的收入。”
“然后呢?士绅会因为这一厘利润妥协?”王家彦质问道。
“王尚书别急,我的办法分阶段让利!”
“阶段让利?怎么个阶段法?”
谢三宾笑了笑,“朝廷让利后,地方官府就有了四厘的利润!”
“接下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半年!凡是在此期间把银子换成大明圆宝的,官府拿出三厘的利润给予返还。”
“第二阶段为期也是半年,凡是在此期间把银子换成大明圆宝的,官府拿出两厘的利润给予返还。”
“第三阶段还是半年期限,官府只返还一厘的利润。”
“第四阶段为期一年,官府不但一文钱也不返,还要对那些不换钱的士绅予以惩戒,并强迫他们把银子换成大明圆宝。”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货币改制就好比是一桌菜,先上桌的人随便吃,能吃饱且吃好!”
“第二批上桌的人只能挑一些剩菜吃,能吃饱但吃不好。”
“第三批上桌的人只能吃一些残羹剩饭,吃不饱更吃不好。”
“最后一批上桌的人不但什么也吃不到,还得负责擦桌子刷碗!”
嗯?
听完谢三宾的理论后,范景文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往外冒光。
他倒背着手走了几步后问其他人:“如果你们是当地的士绅,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邱瑜想了想:“为了让利益最大化,我肯定会成为第一批人。”
“不对,”王家彦摇头,“不是利益最大化,是损失最小化!”
“别管是利益还是损失了,我绝对是第一批里面的人!”邱瑜肯定道。
“黄大人呢?”范景文问礼部尚书黄锦。
“回阁老的话,我可能会观望一段时间然后在第一阶段结束前参与进去。”黄锦思考后回答。
“嗯,”范景文点头问其他所有人:“诸位有补充或者反对的吗?有的话赶快说出来!如果没有,咱们即刻拟定章程呈送陛下。”
“阁老,属下还有要补充的。”谢三宾说道。
“快说!”
“属下刚才又想了想,认为每个阶段的时间应该递减,而不是固定不变。”
“怎么个变法?”范景文问。
谢三宾回答:“第一阶段半年,第二阶段三个月,第三阶段一个月,第四阶段自执行后就一直持续下去。”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