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69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夏国相对着方光琛深施一礼:“刚才方先生提到了孙子兵法,可是孙子兵法还说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朝廷打算收复辽东,可是对关外的情况一无所知,派总兵大人出关查探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703章 吴三桂的计划

方光琛本想反驳夏国相,可是短时间内没找到合适的词。

一番思索后,他对着吴三桂说道:“吴兄,不管怎么说,朝廷削弱关宁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若不早做打算,他日恐有不测之祸。”

吴三桂沉默不语。

其实他也知道方光琛说的是真话。

关宁军虽然是边军精锐,但是并不忠于朝廷。

他和关宁军只忠于自己和利益。

朝廷忌惮关宁军。

既不想撕破脸失去关宁军,又怕关宁军一家独大。

为此,朝廷只能培养李性忠、李宪忠等人进行防备。

“那依方兄之见,我如何应对?”吴三桂问。

方光琛目光坚定,“吴兄,当务之急是巩固咱们自己的实力。朝廷若是真心相待,咱们就以礼相迎!若是把咱们当枪使,让咱们送死,咱们只能另寻出路!”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纷纷皱了下眉。

他们是大明官军,另寻出路的意思肯定是投降建奴。

可现在朝廷势大,建奴势微,他们没道理向建奴靠拢。

方光琛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诸位想多了,关宁军和建奴有世仇,除非遇到必死的局面,否则很难放下恩怨投降!”

“我的意思是现在不能坐以待毙。一方面要加强训练,提高关宁军战力;另一方面继续在朝中寻找靠山!”

吴三桂叹息一声:“哎,靠山不好找啊!从我朝十八年开始,我就让应熊(吴三桂儿子)去拜会前内阁首辅李邦华,他都没让应熊进门!”

“现任内阁首辅范景文虽然让应熊进门了,但是不收重礼,只收茶叶,细盐还有烟之类的东西。”

“现在京师锦衣卫泛滥,其他阁臣,六部侍郎生怕引起陛下怀疑,根本不敢接触应熊!”

“哎,太难了!”吴三桂再次长叹!

“岳父大人别急,事情很快就会出现转机!”站在胡心水身后的胡国柱说话了。

“怎么说?”吴三桂眼前一亮。

“朝廷既然打算收复辽东,肯定要仰仗关宁军!为了让岳父大人放心,陛下应该会帮岳父在朝中找靠山!”胡国柱说道。

“帮我找靠山?”吴三桂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点头,“有道理!”

众人又商议了一会,纷纷告别离去。

等其他人都走远后,方光琛才对着吴三桂低声说道:“吴兄,此番出关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吴三桂忙问:“什么事?”

“借着出关打探消息的机会,想办法和盛京那边取得联络!”

“取得联络后干什么?”吴三桂谨慎的问。

“什么都不干,等!”方光琛一脸神秘。

吴三桂眯着眼睛想了想,很快明白了方光琛话里的含义。

想要重新拿捏朝廷,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朝廷意识到关宁军的重要性。

至于办法...

他心里有数。

送走方光琛后,吴三桂开始安排酒席。

当天夜里。

他以赏月的名义,召集关宁军高级将领以及监军太监一起喝酒。

“今天是中秋佳节,我敬诸位一杯!”吴三桂豪爽地举起手中的酒杯,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响应,跟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吴三桂脸色微微发红。

喝了一口茶后,他站了起来。

在场的人纷纷停下手上的动作,看向吴三桂。

吴三桂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诸位,今天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命我等出关查探关外的情况。不出意外的话,朝廷要反攻辽东了!”

胡心水立刻站了起来:“总兵大人打算何时出兵?我愿为先锋!”

“我愿当先锋!”夏龙山站起来猛拍自己的胸膛。

“我们也愿当先锋!”副将王屏藩和王绪,王会三人同时站了起来。

“还有我们!”高得捷,韩大任,吴之茂,张国柱等一众将领纷纷起身自告奋勇。

“都别抢!朝廷是让咱们去打探消息,不是和建奴拼命。所以...我们去最为合适!”副将巴克勇带着一帮人笑着站了起来。

吴三桂朝巴克勇的方向看了一眼,发现站起来的将领都是蒙古人。

除了镇标中营的巴克勇外,还有夷字四营的危喇亥,克什图,哈谕以及朱克什土等人。

看着手下的这帮将领,吴三桂心里踏实了许多。

如果有朝一日和朝廷反目,这些人就是他的底气。

他不否认李性忠和李宪忠的骑兵很强,但是和关宁军比起来还有一些差距。

战力强不强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装备。二,战斗经验!

关宁军为什么强?

因为他们装备好,而且吸收了大量的边军精锐以及降兵。

在萨尔浒之战后,朝廷不停地往辽东调派边军精锐。

战败后,很多士兵的建制被打乱。

关宁军将他们统统召至麾下,内部称之为招练营。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降兵,关宁军同样召至麾下组成降丁营。

他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战斗经验可想而知!

如果和李性忠、李宪忠开战,他们还真不一定是对手。

当然。

这只是吴三桂的底气,不是他的想法。

他只想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现在和朝廷反目对他来说是下下策!

“诸位都不要抢,”吴三桂提高嗓音,“明日出关的人选我已经想好了。”

众人纷纷看向吴三桂,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明日兵分三路,胡心水领五百骑兵去查探铁场堡;巴克勇领五百骑兵去查永安堡;本帅亲领一支兵马去查广宁中前所。”

说到这吴三桂顿了顿,他目光盯着角落里的一个人说道:“祖泽溥,明日随我一起出征!”

第704章 出关侦查

祖泽溥字龙渊,辽东宁远人,祖大寿亲生长子。

(在祖泽溥出生前,祖大寿有一个继子名叫祖泽润。)

松锦之战失利后,被困一年之久的祖大寿率领堂弟祖大弼,继子祖泽润,侄子祖泽淳等人一并降清。

祖泽溥由于身在关内,所以并未投降。

崇祯为了牵制吴三桂,刻意将祖泽溥安排在关宁军中任职。

毕竟关宁军之前掌握在他父亲祖大寿手中。

有他在,吴三桂个人的影响力会小很多。

崇祯不怕祖泽溥趁机投降建奴。

首先祖泽溥手中没多少兵力,就算投降对朝廷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其次祖泽溥的母亲左氏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

她不但忠君爱国,还擅长用兵。

松锦之战时,她在宁远听闻明军粮道被断,立刻率领守军进行驰援。

结果还没赶到战场就得到了洪承畴被困于松山城的消息。

由于建奴兵力太多,而她率领的兵马又不擅长攻坚,于是只能率兵返回宁远固守。

祖大寿投降后让人扮作樵夫潜入宁远,打算让她出城与自己团聚。

左氏义正言辞的拒绝并痛斥祖大寿:负国不死!

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与祖泽溥是表兄弟关系。

听闻吴三桂要带自己出关侦查,祖泽溥立刻站起来拱手施礼:“末将遵命。”

胡心水与巴克勇跟着施礼:“末将领命!”

吴三桂哈哈笑道:“喝酒喝酒,今天喝个痛快,明天如果遇到建奴也好杀个痛快!”

“总兵大人随意,我们干了!”众将齐刷刷地举起酒杯,朝吴三桂敬酒。

吴三桂没有响应众将的敬酒,而是端着酒杯看向监军太监并说道:“关宁军的吃穿用度都来自陛下和朝廷,李公公是陛下的人,咱们敬李公公一杯。”

众将立刻围在监军太监身边敬酒。

监军太监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哎呀,盛情难却,盛情难却!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干杯!”

“干杯!”

欢声笑语中。

一轮明月从天边升起,高挂半空。

银白色的月光如阳光般照射在大地上,驱散了无数阴暗。

哒哒哒!

八月十六清晨,山海关外传来清脆悦耳的马蹄声。

两千骑兵在关外列队,整装待发。

吴三桂骑在马上,意气风发。

大将胡心水和巴克勇分列左右。

吴三桂的目光从将士们的脸上快速扫过,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边初升的太阳,低喝一声:“传令,出兵!”

呼啦啦!

旌旗晃动,战马嘶鸣。

胡心水一马当先,率领五百骑兵朝东北方向进发。

巴克勇打马扬鞭,带着五百骑兵跟了上去。

铁场堡和永安堡都在山海关东北方向。

前者距离山海关比较近,且相对偏西。

后者距离山海关远,位置更偏北一些。

剩下的一千骑兵盯着中军大旗,一动不动。

“走!”吴三桂催动胯下战马,缓缓前进。

祖泽溥和一千骑兵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