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3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二人很快爬到了最高层。

上面的游客有认识吕大器的,打招呼后非常识趣地往下走了一层。

曹化淳倒背着手凭空远眺,整个西安府城的景色尽收眼底。

“吕大人。”曹化淳忽然开口。

“曹大人有事?”

曹化淳无视吕大器的反问,自顾自的说道:“这人生啊就像爬塔,每往高处爬一层,就能见到不同的景象。爬到最高处,意味着见过了所有景象。”

“对不对?”

吕大器眨了下眼睛:“差不多吧。”

“差远了!”曹化淳摇头,“咱们爬塔时看到的景象只是当时的景象,春夏秋冬四季景象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除了四季变迁草木变色外,外还有风雷雨雪,塔上每时每刻的景象都不一样。”

“是啊,”吕大器点头,“只要站在塔顶,就能看到所有景象。”

曹化淳收回目光看向吕大器:“吕大人喜欢爬塔看风景吗?”

“当然!”吕大器再次点头:“大明朝所有读书人都喜欢爬塔看风景,我吕某人也不例外。”

“吕大人有办法爬到塔顶吗?”曹化淳指着塔尖问。

“这...不好说!”

“我倒是有办法。”曹化淳轻描淡写的说道。

“哦?”吕大器眨了下眼睛,“什么办法?”

“先下去看看塔尖的构造,然后带着绳索爬上来从这里翻出去往上爬。”

“曹大人的意思是必须得下去一趟才行?”

“对,你不下去拿绳索,就没法爬上去!”

“我可以让人送上来啊!”吕大器一脸凝重。

曹化淳笑了:“你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没人愿意帮你。”

吕大器没说话,看向远方的同时思考曹化淳话里的含义。

二人表面上谈的是大雁塔和风景,实际说的却是仕途和人生。

塔尖是内阁首辅的位置。

爬塔代表升官,往下走代表降职甚至免职。

曹化淳的意思是吕大器不会因为货币改制升官,反而还会因此获罪。

“曹大人对说这些作甚?”吕大器故作平静的问。

“想知道吕大人的想法。”

“什么意思?”

“我想知道吕大人在个人利益和朝廷利益之间的选择。”

“当然是...”吕大器犹豫了。

绝大多数人都是利己主义者,他也不例外。

“二者不可兼得吗?”吕大器有些不甘心。

听到吕大器这么说,曹化淳松了口气。

如果吕大器选择朝廷利益,他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合作。

太假了,假的离谱。

他不会和没有真话的人进行合作。

“按理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事在人为,可以试一试。”曹化淳没有把话说死。

“那就试一试!”吕大器坚定道。

“好,明日一早我去府衙大堂找吕大人商议对策。”

“回见!”

“回见!”

两个官场老油条用这种方式达成了合作。

第653章 吕大器的计划

清晨,西安府衙偏厅。

大明钱庄西安分庄掌柜曹化淳和陕西三边总督吕大器相对而坐。

“吕大人,”曹化淳放下手里的茶杯,“此次货币改制关系重大,吕大人可有计划?”

“有!”吕大器没有隐瞒,“由于此次征税允许百姓们交铜钱,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把信息广泛传达下去,防止有人借此事贪腐。”

曹化淳点头表示同意。

贪腐的办法很简单。

朝廷允许百姓用铜钱交税,下面的官员,征粮官,里长故意隐瞒不说,继续让百姓交银子。

等百姓们交完银子后,他们再把手里的银子兑换成铜钱上交,从中赚取差价。

朝廷规定的银铜兑换比例是一比一千。

实际兑换比例能达到一比一千五。

这些人一倒手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或许有人会问,他们不怕东窗事发吗?

怕个锤子。

谁敢往外捅这件事就揍谁,揍一顿不管事就打两顿。

早晚有打服的那天!

就算真的东窗事发,下面的人也能用钱摆平上司。

贪一万两,送礼八千两,净赚两千两!

就算送出去一万两,对他们来讲也只是没赚钱,而不是赔钱。

保本的买卖风险再大也值得干!

吕大器见曹化淳没有反对,接着说道:“我的办法是先通知各州县衙门,土地司,督查使,里长,让他们统一口径告诉百姓,今年既可以用银子交税也能用铜钱交税。”

“然后向朝廷请旨调动各地驻军,每两人一组下乡进村传达消息,争取让所有人都知道。”

“调动驻军?”曹化淳眉毛抖了一下。

吕大器果然有魄力,竟然出动驻军下乡宣传。

“等等,”曹化淳有些疑惑,“下乡进村没问题,但是肯定没法告诉所有百姓。”“有应对之法,”吕大器微微笑道:“我提前印制了大量的告示,士兵们每到一村就会把告示贴到村子里。一个村或多或少都有一两个读书人,他们会把消息传播出去。”

“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内陕西百姓人尽皆知。”

“高,实在是高!”曹化淳奉承道。

面对曹化淳的奉承,吕大器没有任何高兴的意思,反而愁眉不展:“让百姓用铜钱交税这种事,别说我吕大器,就是换一条狗来都能完成任务。”

曹化淳想笑又不敢笑,只能强忍着笑意劝:“吕大人别这样。”

“哎,”吕大器叹了口气,“此事难就难在推行大明圆宝!”

“货币改制的本质是掠夺民间财富,只不过这次被掠夺的对象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掌握了大量银子的士绅,地主和商人。”

“他们不是傻子,不会对此无动于衷。”

曹化淳再次点头后问:“吕大人可有对策?”

“有!”吕大器顿了顿,“目前有两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针对陕西当地的士绅、地主和商人,他们手里有大量的现银。我给他们定了一个期限,期限内成批量把银子换成银币的有赏。”.

“赏多少?”曹化淳问。

“每铸造一枚银币的利润大概是六厘,朝廷给地方留三厘的利润,我从三厘里面拿出一厘作为奖赏。”

曹化淳没表态,而是催促道:“吕大人请继续!”

“超过期限的不但没赏,还会进行相应的惩罚,主要以罚银为主。”

“处罚过后不思悔改,还是拒不兑换的,拿人问罪。”

听到这,曹化淳皱了下眉。

“怎么,有问题吗?”吕大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号,急忙询问。

“吕大人请继续,我稍后再说。”

“好,”吕大器点了点头,“第二个策略主要针对普通百姓。百姓手里虽然没多少银子,但终究还是有的。”.

“我也给他们留了一厘的奖赏,按时兑换的人,一两银子可兑换一枚银币外加三十文钱。”

“目前就这些!”吕大器说完之后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喝完茶后他看向曹化淳,却见对方满脸愁容。

“怎么了?”吕大器问。

“吕大人的两个策略可以说非常失败!”

“怎么可能?”吕大器扶着桌子站起来嘴硬道:“我此举有奖有罚,不但给足了士绅面子,还兼顾了百姓的利益。虽不说是万全之策,却也不至于非常失败吧?”

“先说第一个对策,”曹化淳将杯中茶一饮而尽,“目前施行货币改制的行省只有陕西,其他各地都没动静!”

“强迫商人将所有银子兑换成银币,其他省份的人不认银币怎么办?到时候他们连生意都没得做了!”

“陕西商贸本就萧条,此举只会让陕西商运雪上加霜!”

“那...让商人拿出一半银子兑换银币,剩下的不动!”吕大器说道。

“吕大人说的好,新问题来了...”曹化淳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多少是一半?很多小商贩为了多挣钱,每次走货都耗尽了家产。让他们拿出一半的钱放着不动,这不等于要他们的小命吗?”

“再者,吕大人给商人不换银币的特权了,士绅地主也想要特权,大人给不给?”

“给的话货币改制形同失败,不给的话又会留下勾结商人的把柄!”

嘶——

见过无数大场面的吕大器倒吸一口凉气。

看似无懈可击的计策在曹化淳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这位前东厂提督果然有两把刷子!

第654章 曹化淳的办法

曹化淳一点也不给吕大器面子,继续说道:“吕大人第二个策略同样失败,因为朝廷发行银币有一个前提。”

“什么前提?”吕大器问。

“一枚银币等同于一两银子,不能多更不能少!吕大人在换银币时返给百姓三十文钱,在百姓眼里这枚银币就不是一两银子!”

吕大器有些迷惑:“有什么问题吗?银子可以掰碎了找零,银币不行!不管百姓们怎么想,这枚银币都只能整着花,不能掰开或者敲碎。”

看着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的吕大器,曹化淳悠悠说道:“吕大人,物价会涨!”

“这...”吕大器只说了一个字就说不出来了。

沉默良久后,吕大器抬头看向曹化淳:“那该怎么办?曹大人可有良策?”

曹化淳微微一笑:“吕大人是陕西三边总督,在下只是一个小小的钱庄掌柜,此番前来只是负责把朝廷的收上来的铜钱换成银子。”

看着曹化淳一脸卑微的模样,吕大器笑了。

曹化淳肯定有办法,否则陛下也不会派他来。

至于为什么不说,吕大器心里已经猜出了七八。

他亲自站起身给曹化淳倒了一杯茶,然后低声说道:“每兑换一枚银币有六厘的利润,朝廷给地方官府留了三厘的利润,我从三厘里面拿出一厘给曹大人和大明钱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