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马行走时有四种步频,速度由慢到快分别是慢步、快步、跑步和袭步。
一般的战马,慢步速度为10里每小时。
快步速度20—40里每小时。
跑步速度可到50里每小时。
袭步最高时速可达60里(时间很短,只能坚持一分钟左右)。
豪格掐指算了算,就算明军骑兵用慢步行军,两刻之后也能抵达战场。
稍微加加速,保不齐一刻钟就到了。
此时战场上的双方势均力敌,短时间内无法攻破明军军阵。
想明白这个道理后,豪格心生退意。
他挥手将传令官召至身前:“派人去通知八旗诸部,就说明军援军将至,我军久战之下已显疲态,不可力敌!”
“分批撤退,互相掩护。”
“满达海先退,向东退三里后原地结阵,准备伏击追击的明军。”
“岳乐其次,向东退出五里后换马,准备伏击明军。”
“其余诸部盯紧本王的中军大旗,跟着大旗一起撤退!”
传令官想了想问道:“蒙古诸部呢?他们什么时候退?”
豪格冷冷一笑,目光看向战场:“蒙古人的命哪有我大清八旗兵的命金贵?等咱们撤离战场后再通知他”
豪格的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他发现战场上的蒙古骑兵正在后退,而且是有组织的后退。
豪格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看到的一切,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去。
没错!
蒙古骑兵正在有组织的撤退!
豪格顿时怒不可遏,气的破口大骂起来:“他妈的,蒙古人也太该死了!竟然在不通知本王的情况下先行退兵!!!”
其实这不能怪蒙古骑兵不讲武德,他们的装备和李性忠比差了一大截,让他们和明军硬碰硬完全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蒙古骑兵的常用的战术是诱敌深入,消耗对方马力。
等对方战马疲惫时发起反击。
蒙古人能坚持到现在才退兵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快传令,传令!”豪格朝传令官怒吼道。
传令官不敢耽误,迅速派人将退兵的消息送入战场。
“辅国公,肃亲王命你率本部兵马向东后退三里原地结阵。”
“镇国公,肃亲王你率本部兵马向东后退五里,换马后结阵迎敌。”
随着两道军令送进战场,八旗兵开始撤退。
最先退的是满达海,他率领麾下的正红旗迅速脱离战斗,在战场上找了个空隙钻了传去。
第二个后退的是岳乐,问题也出在他这。
豪格的本意是分批撤退,交替掩护。
这道军令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执行起来的难度很大。
因为战场上传达信息的效率非常低。
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退兵,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只知道跟着将领的旗帜走。
满达海退兵时引起了部分八旗兵的骚乱。
他们不清楚这是战术安排,还是兵败退兵,只看到满达海的正红旗离开了战场。
当岳乐离开战场时,不安的情绪开始在八旗兵中蔓延。
“镇国公和辅国公的人怎么都走了?是有别的任务吗?”一个八旗兵问。
“任务?什么任务能比眼前这伙明军重要?”另一个八旗兵回答。
“那他们干什么去了?”
“应该是去支援蒙古人了,你看蒙古人那边打的很艰卧槽!”
当战场上的八旗兵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蒙古骑兵已经撤走了半数以上的兵力。
“蒙古骑兵背信弃义临阵脱逃,大家伙快跑啊”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战场。
“稳住阵型,不许后退!”八旗将领骑在马上,试图稳住他们的军心。
但,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阻止。
强如盛唐也做不到(参考公元696年黄獐谷之战,当时虽然是武则天执政,但唐军还是那支唐军)。
八旗兵无视将领们发出的指令,纷纷策马向后退去。
开玩笑,跑的越早越快,活命的机会越大!
跑慢了必死无疑!
任何东西在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
李性忠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亲率精锐在后面追杀。
攻守之势瞬间转换!
李顺祖,查斌勋见状立刻分兵追击。
小部分兵力去追蒙古骑兵,剩下的主力全速追击八旗兵。
就连贺锦也派出了宝贵的两千骑兵前去追敌。
战场上马蹄声声,响彻云霄。
到处都是追杀的场景,八旗兵和蒙古骑兵在前面逃,明军骑兵在后面追。
弓弦声和火器声中,不断有人落马。
“杀!”查斌勋亲率数百精骑带头追杀。
嗖——
数不清的箭矢腾空而起砸向他们。
放箭的是提前撤退等候在这里的满达海部。
骑兵没有阵型便没有攻击力。
查斌勋在追敌时乱了阵型,被满达海击退。
退了百余步后遇到了李顺祖和李性忠,三方合兵重整阵型后与满达海复战。
满达海不支,被迫东遁。
在追杀满达海部时,明军的阵型再次出现了混乱。
这与军事素质无关,主要是有的败兵跑的快,有的败兵跑得慢。
为了杀死那些落后的败兵,明军需要不断分兵,进而导致阵型出现混乱。
呜!
号角声中,明军遇到了刚换完战马的岳乐。
第596章 班师
“大清的将士们,杀!”岳乐组织八旗兵朝追击的明军发起了反冲锋。
明军虽然有防备,但他们胯下的战马经过连续作战已显疲态。
在岳乐的强硬攻势下被迫停了下来。
不过他们没有后退,而是原地结阵与之对抗。
“明军威武!”明军的口号震天彻地。
两支精锐部队在草原上展开了厮杀。
明军的优势是气势和兵力,岳乐的优势是马力。
在马力的优势下,岳乐愣是抗住了数倍明军的进攻。
“王爷!”正在远处换马的满达海看着焦灼的战场提议道:“镇国公仅凭数千兵力就挡住了近两万明军,咱们要不要趁势反攻?”
“反个屁的攻!”豪格被蒙古骑兵的行为气坏了,怒气一直没消。
他自知语气不好,顿了顿后改口说道:“刘肇基马上就到,现在反攻岂不是自寻死路?”
“也是,”满达海翻身上马后看向远方:“王爷,接下来该怎么办?”
“退兵!”豪格没有任何犹豫。
“那镇国公呢?咱们得派人去接应!”满达海又问。
“不用,岳乐刚换完马不久,他完全可以凭借马力的优势从容撤退。”
满达海无奈地点了点头,转身就要离开。
转身的瞬间,他眼角余光发现东南方向尘土飞扬。
定睛细看,只见一支精锐骑兵正在快速奔向这里。
豪格也发现了异样,急忙拿起千里眼观察情况。
这支骑兵打着大明国旗和刘字帅旗,身上的装备与李性忠部一模一样。
胯下的战马丝毫看不出疲态,似乎刚刚换乘过。
“鸣金!快鸣金!”豪格有些慌。
一个李性忠就够难缠了,再来一个刘肇基后果不堪设想。
铛铛铛!
清脆悦耳的铜锣声在草原上响起。
岳乐听到铜锣声后不敢恋战,率兵向后退。
李性忠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率领两千多精锐用最快的袭步冲入岳乐阵中与之纠缠。
横冲直撞下,双方的阵型同时大乱。
人群之中岳乐和扛旗兵视线受阻,根本无法辨别方向,于是四处乱窜试图找到缺口。
可四周都是骑兵,根本找不到缺口。
岳乐麾下大部分骑兵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无奈之下只能跟着中军大旗左突右冲。
此时间,刘肇基到了。
他早已将战场的形势收入眼中。
行军的途中刘肇基开始下令:
“乙邦才,你率一万骑兵驱赶建奴主力,注意不是追赶而是驱赶!”
“马应魁,你率五千骑兵藏在乙邦才身后,如建奴主力来攻,你负责支援。”
“庄子固,你随我率五千骑兵围剿这些被缠住的建奴。围剿的时候不要大意更不要急,而是要学以致用,把训练时学来的杀人技运用到实际杀人过程中。”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快速成长起来!”
“遵命!”乙邦才和马应魁领命离开,庄子固则开始发号施令,对岳乐所部兵马进行包围。
(本书只虚构了少部分人物,剩下的大部分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以刚才出现的三个人为例,弘光元年三月,建奴抵达扬州城外。刘肇基入城支援分守北门,城破后率所部四百人巷战,搏杀数百人后体力不支全军覆没,副将乙邦才、马应魁、庄子固等皆同战死。)
看着陷入重重包围的岳乐,豪格的心开始滴血。
他是正蓝旗旗主。
岳乐不但是正蓝旗的人,而且麾下皆是正蓝旗精锐。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