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李若琏伸手拽住王庭梅:“别...”
“别什么别?三品以上的才能进这个屋,他不够品级。”王庭梅将手挣脱,再次推向崇祯。看書菈
李若琏还想继续拦时,被崇祯挥手制止。
他叹了口气,对王庭梅的话表示遗憾。
如果皇帝都不够品级的话,这个屋子里就没人够品了。
崇祯迈步往屋子里冲,同时伸手将房门带上。
“你...”王庭梅刚要怒斥,忽然看到了崇祯的脸。
他吓得浑身一凉,整个人呆若木鸡。
“别说话,继续看热闹。”崇祯伏在王庭梅耳边,低声说道。
“...好。”王庭梅憋了半天,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其他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前堂,并未注意到这个小插曲。
唯独范景文目光深邃,仿佛看穿了一切。
李若琏此时此刻才明白范景文之前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可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听。
前堂的气氛十分紧张。
曲阜知县孔弘毅站在前堂中间,大声说道:“我是曲阜知县,没有统兵之权。权利都在守备何顺身上,是他放建奴进城的。”
都察院左都御史施邦耀看向何顺:“何守卫,孔知县说的话可是真的?”
“假的!”何顺毫不犹豫地拒绝。
他对着现场的所有人说道:“诸位应该都知道,曲阜乃孔子故里,孔府重地。我虽然是守备,却处处受知县和衍圣公节制。”
“建奴兵临城下时我亲自前往衍圣公府请示过,所以不战而降的不是我,另有其人。”
孔弘毅脸色一寒:“你...你什么意思?”
“你觉得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你敢污蔑衍圣公投降?”孔弘毅气急败坏道。
何顺拱手对所有人施礼:“诸位,曲阜知县孔弘毅话里有话,望大人们明察。”
第447章 高起潜回京
曲阜知县孔弘毅自知说错了话,急忙改口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让何顺本分一些,老老实实说实话。”
“我说的都是实话!”何顺面不改色道。
“我...我弄死你个傻塞子!”孔弘毅突然间爆了粗口。
他被何顺无赖的态度气坏了,再加上何顺刚才影射衍圣公,于是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何顺也不是好惹的,他们这些当兵的平日里本就习惯说脏话,训练时骂街更是家常便饭。
见孔弘毅骂人,他立刻开口反骂道:“嫩麻痹!王八里个三孙子,有能耐跟我出去比划比划!”
在众人诧异的表情中,两位朝廷命官在都察院的前厅里骂了起来。
随着两人骂的越来越凶,前厅和后堂的官员们脸色都古怪起来。
大部分人都想笑,可是碍于情面只能憋在心里。
“住...住口!”眼看骂战越来越激烈,都察院左都御史施邦耀出声制止,“两位先把事说清楚再骂不迟!”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陷入了漫长的互相指责。
何顺一口咬定是受了孔弘毅的指使才选择投降。
而孔弘毅则表示自己和衍圣公完全不知情,开城投降是何顺自己的主意。
施邦耀首先问何顺:“何守备,你是守城的武将,无论谁出的主意投降,献城都是死罪。”
“我劝你早点认清形势,老老实实交代。”
施邦耀是想告诉何顺,他献城投降已经犯了必死之罪,没必要拉孔弘毅下水。
何顺对着施邦耀深施一礼:“大人明察,我所言句句属实。”
“你...”孔胤植指着何顺的脸,气的浑身发抖。
何顺继续说道:“就像大人说的那样,不战而降是死罪。但是大人别忘了,战死同样也是死。里外是个死,我为什么不选择战死沙场,让自己走的风光一些?”
现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何顺的言论确实有道理。
战死沙场不但能收获名声,家人还能获得相应的抚恤银。
孔胤植伸出颤抖的右手,指着何顺骂道:“你...你平日里与我不合,在得知必死的局面下选择投降,然后诬陷我,将我拉下水,其心可诛!”
众人一听,觉得孔胤植的话也有道理。
在已知必死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将仇人拉下水一起去死。
施邦耀犯起了难。
他们的话好像都有道理,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何顺投降?
孔弘毅投降?
亦或者...二人在演苦肉计?
如果查不出真相,这件事又该如何收场?
毕竟衍圣公府被劫掠上百万两银子,不止朝廷,就连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
必须有人承担责任!
又审了半个时辰,两人还是这般说辞,施邦耀只能宣布改日再审。
在施邦耀说话的同时,崇祯打开房门迈步走了出来。
如果被官员们发现他的身份,彼此都尴尬。
离开都察院二里地后,李若琏快步走到崇祯身边:“陛下,曲阜的事...”
“不好办。”崇祯说了一句其他人听不懂,但是李若琏能听懂的话。
他知道眼前这位大明皇帝想对衍圣公下手,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就算何顺和孔胤植同时指认指使他们投降的是衍圣公,天下读书人也不会信。.
毕竟那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读书人最容易被煽动情绪。
尤其是那些读了几本书,尚且没有被社会毒打的年轻人。他们脑袋里装满了圣人之道,以为圣人的后代也像圣人一样贤良。
殊不知圣人的后代与常人无异,甚至禽兽不如。
例如第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宏绪。
他私设刑堂,奸污妇女四十多人,同时身背四条人命。经三法司会审,定了个斩首。
结果大臣们不乐意了,纷纷上书请求从轻发落。
明宪宗迫于朝臣和天下读书人的压力,只是削去了孔宏毅的爵位,贬为庶民,令其弟孔弘泰承袭衍圣公爵位。
读书人在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后,很快就会认清社会本来面目,同时在心里否认圣人后代。
但是他们不会揭破圣人后代的面纱,因为他们要用这层面纱来毒打后来的年轻人。
好让他们臣服在自己脚下。
只有这样才能压制住年轻人,防止他们后来居上。
崇祯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一旦他将祸水引向衍圣公,读书人会群起反对。
衍圣公的事,很难办。
但是...
崇祯不会放弃,他给这个封建的毒瘤沉重一击。
一行人又走了一会,很快来到皇城外面。
崇祯见附近没人,低声问李若琏:“锦衣卫能模仿衍圣公的笔迹吗?”
李若琏一怔,左右查看确定附近没人后低声回答:“能倒是能,但这事一需要时间,二需要衍圣公的亲笔写的书信,好用来模仿。”
崇祯松了口气:“朕那里有他的亲笔信,回头你自己去拿。此事不急于一时,只是给未来做规划。”
“短则数年,长则十余年才能用得到。”
李若琏眨了眨眼睛,隐约间明白了崇祯的意图。
一行人继续走,很快回到了乾清宫。
刚换完衣服,只见殿外走来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崇祯定睛细看,想起了对方的身份和名字:关宁军监军太监高起潜!
此前皇后的侍膳太监死于非命。
崇祯大怒之下让王之心调查凶手,查到的结果是有人借用高起潜的名义杀人,并将细盐的秘方泄露了出去。
再三思考之后,崇祯决定将高起潜召回。
“陛下,奴婢回来了。”高起潜见到崇祯后立刻跑到乾清宫门外,紧接着以头触地砰砰砰的磕起头来。
崇祯冷哼一声,吩咐道:“进来说话。”
高起潜浑身一凉,无奈跪着爬进乾清宫。
回来之前他已经知道了宫里发生的事,虽然他心里知道自己与这件事无关,但心里还是发虚。
高起潜前脚刚进入乾清宫,殿门立刻被人从外面关闭。
高起潜顿时慌了,他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陛下,奴婢冤枉!奴婢绝没有私通阳武侯薛濂,更不认识小顺子他们。”
“求陛下饶命。”
第448章 百姓不卖粮
乾清宫内坐着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一个人。
坐着的是崇祯,站着的是王承恩,跪在地上的是高起潜。
看着一脸卑微的高起潜,崇祯突然笑了。
高起潜先是一惊,随后心如死灰。
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
就在高起潜胡思乱想的时候,崇祯发话了:“高起潜,你觉得朕会相信你是幕后凶手吗?”
这句话不但把高起潜问愣了,王承恩也愣了。
“不错,朕起初确实怀疑过你,但是朕左思右想后觉得你没有作案动机。”崇祯接着说道。
王承恩率先反应过来,他低声提醒崇祯:“皇爷,小顺子他们已经被杀了。如果高起潜不是幕后凶手的话,再想查凶手可就难了。”
崇祯冷冷一笑:“凶手是查不出来的。”
王承恩和高起潜同时愣在原地,不知道崇祯何出此言。
崇祯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明末有三大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
梃击案的幕后凶手始终是个谜,红丸案的更是蹊跷。
只有最后一件移宫案是摆在明面上的案子,没什么隐情。
当时那么大的案子都没查出结果来,区区一个侍膳太监被杀,更查不出什么。
他之所以让王之心大张旗鼓的抓凶手,目的就是告诉凶手他找到了“凶手”。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