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24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孟兆祥咽了口唾沫,深吸一口气:“陛下,经三法司会审。外加通州百姓指证,阳武侯府一众下人供述,通州巡抚王敖永的供词,以及东厂提督王之心的指认。”

“阳武侯薛濂犯霸占民田,杀一家非死罪三人以上(通俗理解为灭门,前提是被杀的人没犯死罪),贿赂官员,屠戮百姓等罪。”

“按大明律,应削其爵位,凌迟处死,财产断付死者之家,妻、子流二千里。为从者,斩。”

孟兆祥话音刚落,李邦华,范景文和方岳贡第一时间悄悄向后退了半步。

按照孟兆祥的意思。

阳武侯薛濂这一家人算是完了。

薛濂本被凌迟,相关人等被砍头,家人流放,家产补偿给受害者的家人。

事情闹得太大了,他们可不想掺和进来。

邱瑜反应最慢,他刚要跟着后退半步时发现崇祯目光看向这里,只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崇祯看着突出半步的邱瑜以为他有不同意见,于是开口问道:“邱尚书有话直说即可。”

邱瑜整个人都是懵的。

哪儿跟哪儿啊!

我什么都不想说,只是后退的时候慢了一点而已。

想到这。

邱瑜无比幽怨的瞥了一眼后面的三个老狐狸。

可气氛已经到这了,为了不让崇祯难堪,邱瑜只能憋出一句:“臣以为...三法司定的罪太重了。”

“其他的都还好,薛濂的家人对此毫不知情,臣觉得没必要将他们流放。”

崇祯以为邱瑜是给薛濂求情的,刚要发怒时想起了另一层关系。

薛濂的儿子与袁贵妃的侄女是夫妻。

而袁贵妃又是崇祯最喜欢的妃子。

这件事就比较复杂了。

如果真的流放了袁贵妃的侄女,消息传出去将会引来争议。

身为皇帝的女人,与皇帝关系如此亲密,竟也保不住自己的侄女。

换成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谁还愿意为皇帝卖命?

虽然将这些人全都杀了能刷民望,但刷不了文武官员的忠心。

官员可不是愚昧的百姓,他们入朝为官不但为了荣华富贵外,还为了享受特权。

权就是法!

历朝历代都有两套法。

表面上有一套针对百姓的重典,暗地里一套针对官员的王法。

重典喜欢杀人,王法喜欢开恩。

这也是皇帝笼络天下人才的办法!

崇祯登基后喜欢用重典,不喜欢用王法,导致官员们不拥护他。

这是朝堂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崇祯看向内阁:“你们觉得呢?”

范景文刚要说话,被李邦华用胳膊肘杵了一下。

他紧接着说道:“陛下,臣等以为应按大明律定罪,否则无法服众。”

“臣等以为应按大明律定罪。”范景文和方岳贡拱手附和。

崇祯眯着眼睛,目光游移不定。

内阁的态度很明显:薛濂必须死,家人连坐。

崇祯也是这个态度。

薛濂案子的性质太恶劣了,甚至比建奴入关劫掠还要恶劣,不处以极刑不足以平民愤。

只不过他在考虑另一个问题。

片刻后,崇祯挥挥手:“诸位先退下吧,此事容朕好好想一想。”

“臣等告退。”

离开乾清宫,回到文渊阁后,范景文才悄悄将李邦华拉到一边低声询问:“李阁老,刚才为何阻拦我说话?”

李邦华眉毛一挑:“幸亏拦下你了,否则出大事的。”

见范景文不解,李邦华开始询问:“刚才你是不是打算替薛濂的家人求情?”

“对啊,薛濂的儿媳妇是袁贵妃的侄女,给她求情也是给陛下台阶,不让陛下为难,有错吗”范景文有些理直气壮。

“你啊!”李邦华叹息一声,“觉悟太低了。”

范景文一愣,随后拱手施礼:“请李阁老示下!”

李邦华咳嗽了几声,本就佝偻的身躯愈发弯曲:“邱瑜已经求过情了,陛下如果真想饶了薛濂家人,直接顺着邱瑜的话往下说就行了,还有必要询问你我的意见吗?”

“不要总想着违心讨好陛下,顺着陛下,更不要猜测陛下的心思。”

“那样只会害了自己,害了陛下,害了大明。”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做到知行合一。”

范景文怔怔的站在原地,将信将疑。

次日一早,宫里送出消息。

“阳武侯薛濂罪大恶极,削去爵位,凌迟处死;妻、子及所有从犯,全部斩首示众,家产断付受害之家。”

李邦华听罢直接蹦了起来。

是的你没看错,年已七十的李邦华直接蹦了起来。

“王公公,陛下现在何处?我要给薛濂家人求情。”李邦华冷汗直流。

杀薛濂没问题,但薛濂的妻、子不该死。

就算该死也不该在这个时候杀,因为在外领兵的武将们都关注着这件事。

武将的归宿是勋贵!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后代不会犯错。.z.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给机会。

只要不杀后代,薛氏一脉就还能传宗接代。

武将们也能接受。

崇祯上来就全家问斩,简直闻所未闻!

看着又急又恼的李邦华,王承恩稳如老狗的说道:“李阁老急什么,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快快请讲!”李邦华已经站不住脚了。

王承恩用唾沫润了润嗓子,随后尖锐的声音响彻大殿:“念在初代阳武侯薛禄有功于朝廷,阳武侯一脉不可断绝,特命薛濂之弟薛云承袭阳武侯爵位,钦此。”

李邦华浑身一震,愣在原地。

片刻后他带头下跪:“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旨!”

一天后。

崇祯十七年头版头条刊登了阳武侯薛濂一案的来龙去脉,以及最终处理结果。

当得知薛濂一家将要被处死后,百姓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薛濂平日作恶多端,百姓们巴不得他死。

悄然之间,崇祯又收割一了一次民望。

在外领兵的武将们对这个结果也没什么意见。

毕竟薛濂是自作自受,同时薛氏一脉和阳武侯的爵位也没有断了传承。

对他们来说,这就够了!

唯一不高兴的就是剩下的勋贵。

因为他们知道。

崇祯在解决掉薛濂之后,就要对他们下手了。

第370章 高起潜

十一月初一,乾清宫的院子里。

东厂提督王之心跪在地上,心脏扑腾扑腾的猛跳:“陛下,奴婢...真的去了?”

“去吧,这件事查不明白,你自己提头来见。”崇祯面无表情的吩咐道。

“对了,宫里正是用人之际,不要打人,用朕之前说过的水刑。”

“奴婢遵旨。”

王之心战战兢兢的爬起来,随后一溜烟跑向后宫。

坤宁宫外。

周皇后瘦弱的身躯上套着一身白衣。

在积雪的映衬下,有种仙女坠入凡间的既视感。

不过这位仙女的心情非常不好。

从早晨到现在,她一直冷着脸,表情严肃。

沉默片刻后,周皇后玉足向后退了半步,对着面前一百多个宫女太监说道:“本宫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现在主动承认本宫能留你一条性命。”

“否则...等东厂的人接手此事,是死是活就不是本宫说了算了。”

一百多个太监宫女低着头,默不作声。

见没人站出来主动承认,周皇后叹了口气,对着身边的宫女说道:“去通知王之心吧。”

不多时,王之心低着头走到周皇后面前跪地施礼:“奴婢叩见皇后娘娘。”

周皇后再次叹了口气:“起来吧,本宫只有一个要求,一会用刑的时候别死人。”

“奴婢明白。”

周皇后又嘱咐了几句,恋恋不舍的离开回到坤宁宫中。

周皇后前脚刚走,后脚王之心就露出了狰狞的表情。

“嘿嘿嘿...嘿嘿嘿...”

一百多个宫女太监顿时被吓坏了,他们站在原地不停地哆嗦。

“太监和宫女分开站,太监站左边,宫女站右边。”王之心吩咐道。

等这些人分别站定后,王之心给这些人编号。

第一排编号是1,从左往右依次11号,12号。

第二排编号是2,以此类推。

编号完成后王之心让人拿来一百多张纸,还有一些砚台。

“每人领一张纸,你们觉得谁杀了皇后娘娘的侍膳太监,就在纸上写上他的编号。”

“不记名,随便写。”

“任何人都不准交头接耳,一刻钟后把纸上交。”

随着王之心一声令下,坤宁宫外的太监宫女立刻忙碌起来。

太监宫女们或许不会写字,但简单的数字还是会写的。

这种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让太监宫女们彻底放下了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