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211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大明朝各部衙门之间传递公文时有一套极其严格的流程,目的就是防止丢失公文。

孔弘毅快速点头:“内阁说交给了司礼监,司礼监一会说没收到,一会说批红后返回给了内阁。”

“最后的结果是,公文不见了!”

“内阁惹不起,司礼监更惹不起!下官只好又拟了一份题本,交了上去。现正公文已转到内阁,等待李阁老审阅。”

衍圣公孔胤植先是点头,随后摇头。

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公文批下来建奴没准都返回辽东了!

“兖州府其他各县军饷都补发了吗?”孔胤植问。

孔弘毅叹了口气:“都发了,唯独曲阜守军拖欠的军饷没有发放!”

孔胤植有种不好的预感。

如果说兖州府有的地方补发了军饷,有的地方没有补发,说明朝廷公务繁忙,来不及处理。

现在只有曲阜守军没补发军饷,说明朝廷有人使坏。

会是谁呢?

兵部?户部?内阁?

亦或是...司礼监?

不不不,肯定是个误会!

孔胤植身体不受控制的晃了一下,迅速忘掉了之前的想法。

兵部户部内阁都是文人,他们崇拜孔府还来不及,绝不会使坏。

司礼监代表了皇权,更不会对他下手。

孔胤植不知道的是,对他使坏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

他先是授意司礼监故意毁掉孔弘毅的题本,又让人在中间使绊子,延缓孔弘毅第二封题本的传递速度。

最后是杀手锏!

他在调高杰北上时没有让他从东面夹击李自成,而是直接将他调往大名府以北,与黄得功合并一处。

正因为东面没有战兵把守,才成功引诱让李自成把目光投向山东。

“要不...”孔弘毅抬头看向孔胤植,“要不衍圣公府先拿出一些银子把拖欠的军饷补上,等朝廷的钱下来再还回去?”

孔胤植狠狠地瞪了一眼孔弘毅:“衍圣公府人丁兴旺,每日吃穿用度无数。”

“哪还有闲钱补发军饷?”

孔胤植怕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所以第一时间选择了拒绝。

“那,下官该怎么办?”孔弘毅没了主意。

士兵无饷,百姓缺粮。

这曲阜县城,大抵是守不住了。

孔胤植想了想说道:“建奴尚在二百里外的费县,中间还夹着一座泗水县,曲阜目前还是安全的。”

“你先下令打开城门,让百姓们补齐粮食物资。然后告知全城,号召城中富户捐钱给士兵们发饷,号召百姓们参军抵御建奴。”

“军民齐心,定能守住城池。”

“城中富户不捐怎么办?”孔弘毅担心地问。

“不捐?”孔胤植冷冷一笑:“衍圣公府会带头捐钱,衍圣公府都捐了,他们敢不捐?”

孔弘毅思考片刻后明白了一些道理:“下官明白了!收到钱后衍圣公府的如数归还,富户的钱三七分账,一部分发放军饷,另一部分募兵守城。”

“嗯,孺子可教也!”

“下官告退。”

“等一等!”见孔弘毅要走,衍圣公孔胤植出声制止。

“衍圣公还有何指教?”

“如果没把握守住城池,不如早点降了,也好保一城百姓平安!”孔胤植用极低的声音提醒道。

“建奴也是人,也想入主中原!想要在中原坐稳江山,就需要借助孔府的力量!多尔衮,多铎之流或许不懂,但是范文程肯定懂!”

“我认为他们不会攻打曲阜,就算攻打也不会对孔府下手。与其激怒他们,不如用投降来表明孔府的态度。”

“可是...投降是大罪!朝廷追究起来,我罪责难逃啊!”孔弘毅露出一副欲拒还迎的表情。

“由我保你,朝廷敢把你怎么样?更何况投降的不止你一个,他们都没事,你也不会有事儿的。”

“好了,快去开城门吧!”孔胤植不给孔弘毅思考的机会,催着他去开城门。

孔弘毅无奈,只得照办。

郝摇旗等人正北城门外早已等得不耐烦了,见城门突然打开,先是一喜,随后挑起扁担跑进了城。

一个时辰后,郝摇旗带人走出城。

他们来到之前藏马的地方,与亲兵碰面后翻身上马,一路往北与主力部队会合。

郝摇旗将所有将领召集到一起,简单商议后兵分三路。

主力继续留在原地休整,并制作夹棍。

第二路士兵脱下甲胄,扮成百姓混入城中。

最后一路则假扮成明廷败军,绕到曲阜县城东面,等待时机。

约定的时间很快到来。

郝摇旗亲率主力绕到曲阜城东,在黑夜的掩护下,悄悄来护城河边。

第325章 郝摇旗虚张声势

“快开城门,放我们进城!”

城外数百伪装成明军的顺军士兵,突然亮起火把,并朝城墙上大喊。

其实不用伪装,毕竟顺军甲胄与明军甲胄一模一样,只需要把旗帜换成明军旗帜即可。

城墙上的士兵正在熟睡,他们睁开眼站起来往下看。

只见火光之中,数百明军步兵狼狈的混在一起,不停地往远处看。

那里似乎有非常可怕的东西。

“妈的,吵什么吵!”城墙上的守军骂了几句后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泗水县守军,泗水县已被建奴攻陷,我等拼了命才逃出来,快打开城门放我们入城。”

“走开走开!万一你们是建奴呢!”城上守军慵懒的喊道。

“我们不是建奴,是泗水县守军!劳烦城上的老兄向何守备通禀一声,他若不给开城门,我们转身就走。”

“那...行吧!等着,我这就去通禀。”城墙上的守军懒洋洋的回了一句,随后转身往城中走去。

对于建奴攻下泗水县这个消息,他们并没有惊慌。

反正守军就这么点人,对方来的人少就象征性的抵抗一番,来的人多就打开城门直接投降。

朝廷拖欠曲阜守军十四个月的饷银,他们没有造反已经算是对得起朝廷了。

更何况投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建奴对待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对投降的明军态度却截然不同。

对待归降明军,建奴采取从军自便,充当前驱的策略。待遇为马兵月银二两,战兵月银一两五钱,守兵月银一两。

什么?

投降建奴可以得到一个老婆加八只牛羊和一头驴,战死后还能得到一百五十两银子的抚恤金?

抱歉,那是给边军和关宁军降兵的待遇。

其他战五渣士兵可没这个资格!

泗水县被建奴攻破,守军逃到曲阜城外的消息,很快被送到曲阜守备何顺的这里。

按常理来说,县一级的城池有一个带兵的千总就可以了。

曲阜不同。

在孔府的影响下,这里的最高武将是守备。

何顺虽然是守备,手里的兵却只有一千多人,把总的规模。

由于军备废弛,曲阜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占役、虚冒问题。

占役就是士兵在军中领军饷,为将领、官员干私活。

虚冒是军中没此人,将领、官员、豪强以家丁冒充军队中的士兵,每个月支取一份军饷。

上面来检查时,他们会临时进入军中假装服役。等检查的人走了,他们会回到府中继续当差。

何顺有点慌,他急匆匆穿戴整齐,带着十几个亲兵来到城墙上。

他扒着城墙垛口往下看了一会,问道:“城下何人?”

“在下泗水县把总郝忠,建奴攻陷泗水,我等死战脱身,求何守备放我等入城。”

郝忠?

泗水县距离曲阜五十多里,何顺认识不少将领,对郝忠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

但不管是真是假,他都没打算开城门。

他守卫的不仅仅是曲阜,还有孔府和衍圣公!

想到这,何顺哈哈哈大笑起来:“想骗老子开城门?没门!念在你身穿戎装的份上,老子就不放箭了。赶快走,再不走的话别怪老子不客气。”

郝摇旗知道多说无益,命人将提前准备好的召降信射上城头。然后带人后退二里,将镶白旗的军旗高高举起。

何顺打开箭矢上的纸张,看清上面的字后有些发愣。

告曲阜军民:

大清八万铁骑自墙子岭南下入关,先攻香河,陷固安,夺霸州,取大城;后克盐山,进滨州,下临淄,占潍阳。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现已拿下泗水县,兵进曲阜。

限尔等一个时辰内投降,否则屠城!

大清八旗汉军镶白旗固山额真:巴彦。

“建奴八万铁骑已经攻克泗水,大军就要兵临曲阜城下,快去通知知县和衍圣公!”曲阜守备何顺咽了口唾沫,急忙吩咐道。

此时东方开始发白,视线愈发清晰。

城东二里外,数千“八旗兵”在飞舞的军旗下列阵待敌。

何顺拿起千里眼,小心翼翼的开始观察。

只见这些骑兵整齐的排列在原野上。

士兵们身穿白色棉甲,头戴明亮铁盔,护肩臂铠弓箭马刀一应俱全。

精壮的战马也有甲在身,隐约能看出头甲,胸甲和腹甲。

人穿全甲,马披半甲!

看完对方的装备,何顺心如死灰!

和对方比起来,己方的装备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生锈的头盔,残破的棉甲,手中的腰刀别说砍人了,就是切菜都得找块石头磨一磨才行。

这怎么打?

“是八旗兵!八旗兵来了!”城墙上的放哨兵最先察觉出异样,他们放下千里眼大喊起来。

其余明军见状纷纷乱作一团。

“何守备,是打还是降?”

“是啊,何守备还是早做打算,免得身死城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