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大西军战船上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惨叫声虽然不小,受伤的人却不多。因为多数人都藏在了船舷内侧,坚固的船体挡下了佛朗机射出的小弹丸。
水师作战多用百子连珠弹,因为在明末那个时间段,除非将红夷大炮塞进船里,否则很难用火炮击沉中大型以上的战船。
就算用红夷大炮装填大个实心弹,击中对方战船后也只能造成损伤,很难将其击沉。
水师的伤亡多来自战船被焚毁时的火焰,以及溺亡。
面对明军的攻击,大西军士兵也不甘示弱。
他们远程火器虽然少,其他中近程武器却有很多。
在明军火炮装填弹药的时候,大西军用弓箭,镖枪,石头,还有装着石灰的瓦罐反击。
双方在水上开始乱斗。
等远程武器扔的差不多后,双方战船的距离开始缩短。
终于,短兵相接。
等捞钩勾住对方的船体后,双方士兵聚船舷一侧,互相攻击。
七八个大西军刚想翻过船舷,被明军用铁镰和竹篙枪逼了回去。明军士兵的攻势同样被大西军用同样的武器化解。
“烧他们的船帆!”一个明军将领对着拿喷筒的士兵大喊。
“好!”明军士兵应了一声,点燃手中的喷筒后,对准了王复臣战船的船帆。
呼--
浓烈的火焰夹杂着浓烟喷涌而出,不但将大西军逼退了几步,就连船上的明军也忍不住俯下身子,躲避火焰带来的高温。
王复臣早有防备。
四五个大西军士兵扶着两根长长的粗竹竿,竹竿中间是一块沾满水的薄棉被。
棉被拦在船帆前面,将喷筒喷出的火焰尽数挡下。
“杀!”
就在曾英与王复臣作战的时候,另一艘大西军战船来到他的另一侧。用捞钩勾住船舷,翻身跳上甲板。
“流贼从另一侧登船了,兄弟们快来帮忙!”明军一边用武器反击,一边招呼同伴帮忙。
曾英伸手将弓箭放下,抄起红英长枪冲向另一侧。
可是刚将这一侧的大西军赶走,另一侧的大西军又冲了上来。
面对两倍之敌,曾英左右不能相顾。
就在曾英陷入苦战的时候,他藏在上游的战船顺着江流冲了下来。
王复臣的水师也趁着双方作战的时间,一艘接一艘的穿过急流,来到了战场。
水战之道,利在战船。
大战船面对小战船有天然的优势。
既能俯视攻击,又能仗着船身高大坚固横冲直撞。
小战船除了能往大战船上扔一些燃烧物外,只能依靠速度躲避攻击。
一百多艘战船在江面上混战起来。
在水师混战的同时,陆上双方的步骑兵也已经开始接触。
川东地形十分复杂。
道路有时宽,有时窄,很难做到列横阵迎敌。
更多时候只能用纵阵对战。
也就是前面的人死了,后面的人才能补上去。
这种地形对张献忠来说不利,对秦良玉来说十分有利。
秦良玉分兵驻守的地方基本都是这种地形。
她尽量不和张献忠在开阔的地形上交战,毕竟对方有二十万兵马,正面列阵迎敌只有死路一条。
双方相遇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兵戎相见。
尤其是那些溪峒兵,在山林中穿梭如履平地。面对那些没有甲胄的大西士兵,他们手中的弓箭成了杀人的利器。
弓弦每响一次,就有一个大西士兵倒下。
这些人毕竟是李定国麾下精锐,立刻不会轻易溃败。
“前面树林里有明军,兄弟们跟我冲啊!”一个大西将领持刀大喊着冲了过去。
“冲啊!杀啊!”他身后的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冲向树林。
面对数倍甚至十数倍之敌,溪峒兵们转身就跑。
他们速度极快,身法飘逸,每跑三五步,就躲在树后面放一次冷箭。
大西士兵根本追不上。
看着一个接一个的同伴在身边倒下,冲锋的大西士兵放慢了冲锋的步伐。
“停!”大西军将领冷静了下来,他发现用集体冲锋的办法无法解决眼前这些敌人。
“弓箭兵呢?你们在中间牵制,步兵从两翼包抄,有甲胄的在前面,没甲胄的在后面,动作要快!”
“杀!”
大西军再次发起了冲锋。
溪峒兵直接无视了那些步兵,手持弓箭专心对付远处的弓兵。
嗖嗖!
箭矢纷飞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陨落,倒下。
射出几箭后,溪峒兵再次转身逃跑。
反复追了几次,几乎没有收获的大西士兵心中恐惧油然而生。
这完全是在送命!
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死亡的会不会是自己。
最关键的是,主力部队没有跟上来。
所有因素加起来,让本就恐惧的大西士兵更加恐惧了。溪峒兵见状发起反冲锋,大西士兵抛下同伴的尸体转身就跑。
第265章 奇袭武隆县
“奶奶,黄草山各个咽喉要道均为失守。辎重兵已全部派出,给各部补充箭矢,并收集伤亡情况。”黄草山山脚下,马万年向秦良玉汇报军情。
秦良玉点了点头,有些疑惑的看着那些正在败退的大西士兵。
在她的印象中,张献忠的部队应该没有这么不堪才是。
为什么一触即溃呢?
“启禀总督大人,曾英率水师大胜流贼,杀敌千余,焚毁敌船十数艘,流贼败退。”就在秦良玉思考的时候,传令兵送来了水师胜利的消息。
水师...
等等!
秦良玉急忙拿出地图,看向长江上游。
“涪陵的上游是长寿,长寿的上游是重庆...”
“不对...严格来讲涪陵的上游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长寿,一个是武隆!”
“翼明,武隆县水师有多少战船?”秦良玉看向自己的侄子。
秦翼明皱着眉想了想:“战船并不多,只有十余艘,不过...”
“不过什么?”秦良玉忙问。
“武隆县商贾云集,有很多商船,据说有近百艘。”
秦良玉冷汗直冒,她终于意识到流贼为什么进攻不积极了。
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进攻,而是牵制她的主力。
尤其是水师。
流贼一旦拿下武隆县,就能乘坐商船来到水师身后。前后夹击下,水师就算没有覆灭,也会元气大伤。
没了水师的牵制,张献忠就能放肆的登陆作战,进行各种迂回包抄!
想到这,秦良玉发出军令:“传令让水师退到长江与乌江交汇处以西的位置,其余各部固守黄草山。”
下达军令后,秦良玉看着望江关方向喃喃自语:“曾英啊曾英,希望你能及时撤退!”
......
武隆县城外,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马队缓缓走来。
守城门的士兵见状立刻紧张起来,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张弓搭箭对准了假扮成商人的高文贵。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明军伍长问。
高文贵拱手道:“回官爷的话,我们都是经商之人,这是路引。”
大明朝廷规定,平民出行不得超过出家门百里,否则须到地方县衙申请“路引”。私自出行者,关卡查获后押送回乡,杖八十。
这个制度虽然在明朝中后期名存实亡,但商人还是需要申请路引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麻烦。
明军伍长接过路引后顿时一愣:“从涪陵来为何不走漕运(水路)?”
高文贵不慌不忙的回答:“水路被流贼占了,没办法才用的马帮。”
明军伍长一愣,他没想到秦良玉竟然再次兵败。
照这个形势下去,武隆县早晚有一天也会落入敌手。
愣神过后,伍长看向那些马匹。
这些马都是张献忠抢来的骡马,擅长驮运,所以从外表看不出破绽。
“运的什么?”明军伍长继续问。
高文贵一脸神秘的压低声音道:“银子。”
“银子?”明军伍长诧异的再次向后方看了看,心中默数了一会。
好家伙!
百余匹骡马,每匹骡马都驮着箱子和包裹。
这得多少银子?
想到这,伍长微微一笑:“我得检查检查。”
“官爷请!”高文贵一脸的恭敬。
伍长向城头上递了个眼神,城头上的明军更加谨慎了。更有十几个明军站在千斤闸旁边,时刻准备着。
一旦这些人发难,他们会第一时间落下千斤闸,将他们挡在城外。
伍长刚来到第一匹骡马旁边,高文贵右手假装挠脑袋的同时,指缝里藏着的刀片从骡马屁股上划了一下。
骡马顿时惊了,前腿抬起四尺多高,后腿猛蹬。
骡马两侧的箱子,包裹顿时掉下来,散落一地。
白花花的银子瞬间映入眼帘。
所有人都为之一愣,尤其是距离最近的伍长。
竟然真的是银子!
就在所有人发愣的同时,其余骡马好像被第一匹骡马传染了,纷纷发疯似的乱窜起来。
数不清的箱子,包裹掉在地上。雪白的银子一枚接一枚的露出来,在阳光下反射出诱人的光芒。
高文贵脸色惨白的跌倒在地:“我...我的,我的银子啊!”
“快!”他指着马帮成员喊道:“快,快把银子捡起来。”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