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城外突然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
熟睡的士兵们被喊杀声吵醒,随后一个明军头领拿着武器冲进院落大喊:“流贼夜袭,流贼夜袭!快给老子滚起来,上城墙作战。”
喊完之后,他立刻踹开下一座院落的房门,重复大喊。
院子中的士兵一边穿衣服一边低声商议:“咱们的人终于来了!”
“咱们?”一个百姓茫然的看着其他人,“咱们的人不是在城内吗?”
噗嗤!
长刀直接扎进那名百姓的后背,刀尖贯胸而出,尸体倒地。
行凶之人拍着胸脯松了口气:“好悬,差点就暴露了,这厮不是咱们的人。”
其余人没有责怪,而是继续商量:“干不干?怎么干?”
他们都是李定国提前安插进来的内奸,等城外攻城时趁机作乱打开城门,放友军进城。
现在城外开始攻城,他们必须想办法回应。
“就像以前一样,一会全部去东城门附近趁乱打开城门。”
“好!”简单商议后,这些人迅速散开。
随着喊杀声越来越近,城头上的士兵隐约间已经看到了地面的人影。
“流贼攻上来了,兄弟们拿家伙准备好,等他们走近了再打!”城墙上的明军将领大声喊道。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放在城下时,涪陵城东门发生了意外。
咔嚓!
“啊!”利器刺穿身体的声音,惨叫声不断响起。
李定国安插的内奸见友军攻上来,立刻偷袭那些没有防备的明军。
他们手中拿着长矛,刀,盾等各种武器防具,对准身边的明军痛下死手。
明军和其他百姓没有任何防备,顷刻间被杀了百余人。
“放吊桥!”为首的内奸喊道。
等吊桥被放下后,他们立刻将吊桥的绳索砍断,随后带人冲下城墙,杀向城门洞。
他们冲下城墙来到城门洞前顿时停下了脚步。
因为此时的城门洞里站满了人。..
这些人身穿甲胄,一手拿兵器,一手举着火把,正目光阴冷的盯着他们。
“你...你们是谁?”内奸声音颤抖着问。
“秦良玉。”
内奸顿时一愣,看向说话之人。
只见此人面白如玉,双目有神,顶盔掼甲手持长矛。虽然年纪看起来十分苍老,却给人一种老而不衰的感觉。
尤其是那双眼,威严的让人不敢直视。
“秦...秦总督,”带头的内奸明显慌了,他咽了口唾沫解释道:“我们是...”
“闭嘴!”秦良玉横眉冷目:“攀附流贼,陷我城池,害我军民,罪不可恕。来人,将这些人全都拿了,就地处死!”
数不清的士兵迅速过来,将这些内奸团团包围。
面对数倍之敌,看着冷森森的长矛,内奸们顿时慌了。
为首之人知道无法继续掩盖身份,索性跪在地上求饶道:“冤枉啊!我等都是大明子民,平日里没做过坏事,受流贼胁迫才混入城中成为内奸,求秦总督饶了我等的性命。”
“求秦总督饶命!”几百内奸同时下跪,眼神可怜。
秦良玉冷冷一笑:“前脚刚杀了我的人,后脚就要打开城门,现在跟我说没做过坏事?可笑!”
“动手。”秦良玉懒得听他们狡辩,直接挥手下达了军令。
不消片刻,数百内奸被乱枪戳死,尸体倒了一地。
紧接着,秦良玉命人打开城门走了出去。
外面攻城的人并非流贼,而是秦良玉的侄子马万年从各处招募的溪峒兵。他们在黑夜中假扮流贼佯装攻城,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城中的内奸。
现在内奸已除,也该让他们进城了。
马万年快步走到秦良玉面前,单膝跪下:“奶奶,我来晚了。害奶奶丢了梁山和忠州。”
秦良玉轻咳一声:“在军中喊职务。”
不等马万年改口,秦良玉忙问:“招募了多少士兵?”
“回奶奶,共招募了一万一千多人,有土家人(土家族),苗人(苗族),峒人(峒族)。听说张献忠也派人去各部落招募勇士,用于对抗官军。幸亏咱们招募的早,要是被张献忠招募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秦良玉点点头,递给马万年一张折好的纸说道:“进城好好休息一夜,明天一早领完十天的口粮后立刻去往这些地方,分兵把守。”
“啊?”马万年一愣,“张献忠携二十人之中来势汹汹,为何不让这些人据守城池?”
秦良玉拍了怕马万年的肩膀:“行军打仗要上看天时,下观地利。川东一带地势复杂,本就不利于大军行军,更何况溪峒兵擅长山地作战,让他们守城等于自断臂膀。”
“休要多问,你奶奶我累了,快安排人进城休息,明天天一亮立刻出发,否则就来不及了。”
秦良玉所言非假。
战争表面上拼的是双方士兵的性命,实际打的是补给,是后勤,本质是拼国力。
明军为何屡征辽东不胜?
是辽西走廊漫长的补给线拖累了明军,
补给线越长,运送的粮草就越多,护送的士兵也就越多。
一旦被对方截断粮道,大军不战自溃。
辽东战场如此,川东战场亦是如此。
张献忠大军的粮草靠抢,虽然没有后勤补给线,但随军的运输的粮草却很多。
四川盆地地形十分复杂。(当时重庆归属于四川。)
东面是平行岭谷,中间是丘陵,到了成都一带才是平原。
她们所处位置的地形是平行岭谷,这里并不像成都平原那样的一览无余。而是像川中地区一样,拥有大量丘陵和介于丘陵与平原之间的起伏地形。
这里地势复杂,道路蜿蜒崎岖,时而山路,时而河流,时而平地。
张献忠大军越多,随军运输的粮草也就越多。
在这种地势影响下,陆路安排人沿途偷袭,把守关隘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
陆路并非张献忠主力所在,他的主力部队都在水路这里。
水路怎么打...?
秦良玉看向身边的曾英。
第262章 李定国的策略
曾英善水战。
每战必冲锋在前,所向披靡,美髯须,敌人望之惊以为神。为人倜傥有武才,喜欢救人之急,时人美赞其为“曾公子”。
历史上。
张献忠击败曾英攻后,再陷重庆,长驱攻成都。蜀人饱受张献忠之苦,皆思曾英道:“曾公子而在,吾不至此。”
秦良玉盯着曾英问:“曾英,你此前败给张献忠导致损兵折将。本督给了你二十万两白银募兵,截止到现在招募了多少兵马?”
曾英面带惭愧的说道:“回总督,只募得万余人。”
秦良玉:???
她有些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道:“你刚才说多少?”
“回都督,是万余人。”
好家伙...
秦良玉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募兵这件事她也做过,但效果非常一般。没想到曾英居然有这种号召力,振臂一呼万众相随。..
“兵在何处?”秦良玉顿了顿,继续问。
曾英拱手道:“属下将水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新招募的士兵在长寿上游练兵,剩下的老兵和其他新兵驻守在涪陵下游的望江关。属下以为,这里或许是个机会。”
古代在长江逆水行船除了调节风帆、摇橹划桨外,在水流湍急的地方须用纤夫拉纤,用绳索配合人力拖动船只才能做到逆流而上。
望江关一带河道呈凸字形,有宽有窄,水流时缓时急,很多地方需要用纤夫才能逆水行船。
是伏击的好地方。
秦良玉对川东的地形非常熟悉,见曾英在望江关设防,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水路就交给你了,剩下的陆路交给本督。”
“至于长寿那边,张献忠短时间内应该攻不下来。龙文光麾下都是川中精锐战兵,况且我已在沿途布置数支溪峒兵进行袭扰,想攻长寿先掉一层皮再说。”
曾英知道了秦良玉的部署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水师怕什么?
怕后路被抄。
尤其是望江关到涪陵的这段水路。
这里是长江和乌江的交汇处,水流湍急,战船逆水难行。
想逆流而上的话需要用江边的纤夫拉船。
如果被陆路落到张献忠手里,他想跑都跑不掉,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游冲。
几乎等于送死!
众人边走边聊,回到涪陵州衙后又商议了一会,各自领兵回营。
次日一早,数支兵马鱼贯而出,奔向不同方向。
......
酆都县。
明朝时丰都县先并入涪州,属重庆府,后从涪州分出复置为县,改名酆都,隶重庆府忠州。
由于明军在忠州战败,再加上丰都县无险可守,所以战略性的放弃了这里。
县衙大堂里,李定国正在处理军务。
不多时,堂外响起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此人是李定国麾下大将高文贵,他掌管的天威营是李定国精锐之中的精锐。
“李将军,您唤我何事?”
李定国看着这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心中稍定。
他打开面前桌子上的地图,指着涪陵说道:“秦良玉率数万明军驻守在涪陵,我在义父面前夸下海口擒住秦良玉,此事需细细商议。”
高文贵点点头。
秦良玉麾下战兵有六万之众,就算长寿县分去一部分兵力,剩下的战兵也绝不会少于三万。
他们有多少兵力?
李定国麾下兵马三万,再加上张献忠临时调来的五万人,总数八万。
表面上看兵力占优。
实际上双方旗鼓相当。
因为他们的士兵多是裹挟进来的百姓,别说甲胄了,就连好多武器都是自制的。
前面的精锐打赢了他们能顺势冲锋,打输了会第一个逃跑。
反观秦良玉,兵力由三部分人组成。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