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428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如果是在以前,王承恩听到这话的时候肯定会被吓个半死,哪里敢直接回答?

  毕竟,这种关于皇位传承的话题,向来都是极为敏感的。

  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但是现在,不会了!

第289章 糟了!崇祯要来火器研究院?

  于是接下来,只见王承恩十分坦然地说道:

  “启禀陛下,奴婢觉得确实如此,太子殿下聪明睿智,有勇有谋,而且心怀天下,对百姓也极为关爱。”

  “从这次太子殿下御驾亲征,就能看出他的能力和担当。”

  “能够不费一兵一卒让叶尔羌汗国和和硕特汗国以及土默特主动投降大明,这绝非常人可以做到!”

  崇祯听到这话果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道:

  “朕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朕也想早点把皇位传给太子,这样朕也就可以安心地颐养天年了。”

  “只是太子说他还年幼,暂时不能当皇帝,所以这个位置还要朕做上几天。”

  “不过没关系,只要太子成年之后,朕就会立刻退位!”

  说这话的时候,崇祯心中再无一丝对皇位眷顾。

  皇帝这个位置对于崇祯而言,现在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王承恩听到这话,眼睛突然一转,然后笑着说:

  “陛下,奴婢斗胆说一句,是不是该为太子殿下挑选太子妃了?”

  太子妃?

  崇祯听到这话瞬间就愣住了。

  接着仔细想一想,突然觉得王承恩这话很有道理。

  朱慈烺眼下虚岁已经十四了,确实是到了快娶妻的时候了。

  而且又不是说挑选太子妃之后马上就要成婚,毕竟太子选妃向来都是极为繁琐之事。

  要考虑到女方的家世背景、品德修养、容貌才情等等诸多方面。

  有时候筹备个一两年也是有的,这件事情确实必须要行动起来了。

  “看来朕得和皇后好好商量一下,为烺儿挑选一个太子妃了。”

  崇祯皇帝喃喃自语道。

  就这样,远在宣府的朱慈烺还不知道,他很快又要多一个老婆了.

  就在崇祯的脚步即将踏入后宫门槛之时,他猛地停下了脚步,然后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了一旁的王承恩身上,开口问道:

  “对了,朕之前听太子提及,说他建立了一个什么火器研究院,你可知道这个地方究竟位于何处?”

  王承恩听到这话,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片刻之后,他这才开口道:

  “回陛下,奴婢确实知晓这个地方,这火器研究院,如今乃是朝廷最为重要的衙门之一。”

  “所有的火器以及各种威力惊人的火炮,皆是由这个衙门研发出来的。”

  崇祯听到这话,心中的好奇心如被点燃的火焰般熊熊燃烧起来。

  然后追问道:

  “那为何之前上朝的时候,朕从未见过这个衙门的官员?他们难道不来上朝吗?”

  王承恩摇了摇头。

  “这点奴婢也不清楚,或许这其中有别的什么缘由。”

  要知道自朱慈烺着手建立火器研究院之时,便定下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规矩。

  那便是火器研究院的所有官员皆不用参与朝会,也不涉足政治。

  他们唯一的目标,便是心无旁骛地为大明生产和发明新的火器。

  朱慈烺如此安排,也是为了这些官员们着想,让他们能够远离朝堂的纷争,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不然没过几天,估计他们也得被迫卷入朝廷的各种纷争之中,这样怕是就没什么精力再去研发火器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倒是让崇祯对这神秘的火器研究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时间,他原本想要踏入后宫的脚步,竟再次变得迟疑起来。

  他的心中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让他改变了主意。

  随即,崇祯直接看向王承恩道:

  “朕要去火器研究院看看。”

  王承恩听到这话,顿时吓了一跳,然后赶忙说道:

  “皇爷,这.这不好吧!”

  “火器研究院主研各种火器和火炮,十分危险,皇爷万金之躯,万一到时候有个闪失,奴婢万死难辞其咎啊。”

  崇祯眼睛一瞪,道:

  “火器研究院如今最少也成立半年了,也没有听说过发生什么危险的事儿,怎么朕一去就有危险了?”

  “莫要多话,前面带路。”

  眼见如此,王承恩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只得默默地低下头,然后在前面带起了路。

  不过毕竟是皇帝出行,所以肯定需要准备一番,因此趁着锦衣卫们忙着准备车驾的时间,王承恩又偷偷唤过一个锦衣卫。

  那锦衣卫见是王承恩唤他,赶忙快步走到王承恩身边,躬身行礼。

  “王公公有何吩咐?”

  王承恩将他拉到一旁,然后冲着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简单来说,就是让这锦衣卫赶快去火器研究院传旨,让那边做好一切安全准备,把那些危险的火器、以及各种器械都妥善安置好,千万不能让崇祯受伤。

  锦衣卫接到命令后,立刻如离弦之箭般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火器研究院。

  与此同时,火器研究院内。

  毕懋康正坐在一间宽敞而明亮的室内,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打着盹。

  在他的桌前,放着一些各种各样的图纸,那些图纸上画着的武器看起来很像燧发枪,但细细看去,却又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事实上,这便是毕懋康接下来要研究的东西,那就是线膛火枪。

  简单来说,就是后世的步枪,这也是朱慈烺特意交给他接下来要做的任务。

  然而,这东西实在是有点超出这个世界的技术范畴了。

  毕懋康和他的团队们日夜钻研,反复试验,可研究一直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

  但毕懋康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一直都在努力研究着。

  因为他深知若是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这东西研究出来,那么大明便能以不败之姿立于世界之巅,再也不用惧怕那些外敌的侵扰。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的,但毕竟他今年都七十多了,身体大不如前,很容易犯困。

  所以不知不觉间,他便在这安静的室内打起了盹。

  旁边的官员们见到如此,也不敢打扰他。

  毕竟谁都知道这位老爷子现在可是火器研究院的主心骨,也是太子殿下最器重的臣子。

  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着火器研究院的发展方向。

  可突然就在这时,一个人影突然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只见那人满脸焦急,脚步慌乱,口中还大叫道:

  “不好了!不好了!”

  那声音如炸雷般在室内响起,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毕懋康一下子被这声音吵醒,他的身体猛地一震,眼睛瞬间睁开,带着一丝迷茫和疑惑问道:

  “怎么回事?何事如此惊慌?”

  那人直接来到毕懋康面前,也顾不上行礼,气喘吁吁地说道:

  “大人,大事不好了,陛下马上到了!”

  什么?

  毕懋康听到这话,瞬间就清醒了过来,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

  “你说什么?陛下怎么可能要来这里?这怎么可能?”

  那人说道:

  “下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才锦衣卫来报,说是陛下马上要来到火器研究院,让火器研究院所有官员做好迎接圣驾的准备。”

  “同时做好一切安全防范,以免伤到陛下。”

  听到这话,毕懋康一下子站了起来,他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然后大声吼道:

  “快去!快去召集所有的人,让他们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另外检查所有的器械,所有的火药必须完全归置好,不能有丝毫的遗漏。”

  “所有的枪械全部封印在库,所有的机械全部停止!”

  “总而言之,做好一切安全准备,万万不能伤到陛下!”

  其他官员听到这话,赶忙应下,然后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忙活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火器研究院鸡飞狗跳。

  有的官员慌慌张张地跑去通知其他人,有的官员则赶紧去检查器械和火药,还有的官员忙着整理文件和资料,生怕有一点不周到的地方。

  没办法,要知道自从火器研究院建立大半年以来,只有朱慈烺偶尔过来探视一下,给众人一些指导和鼓励。

  而崇祯可是从来没有来过的,再加上火器研究院的官员都是不用上朝的,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崇祯。

  如今崇祯要亲自来火器研究院,你说他们能不激动吗?

  那可是当今的圣上啊,是大明的最高统治者!

  哪怕连毕懋康这个老臣,此刻都激动无比,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眼中闪烁着兴奋和紧张的光芒。

  就这样,经过了一番热火朝天的忙活,整个火器研究院从喧闹恢复了安静。

  哪怕是连炉火里面的火都被熄灭了,整个研究院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庄重的气氛。

  排除了所有的危险之后,众人便聚集在了门口,等候着崇祯皇帝的到来。

  不多时,崇祯的车驾终于缓缓行驶了过来。

  因为火器研究院地处偏僻,周围本来就没有什么百姓,所以一路上也没有对百姓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再加上火器研究院周边的道路是最先使用水泥修建的,因此更加畅通无阻。

  看到崇祯的车驾终于出现,毕懋康赶忙带着所有人跪下,口中高呼道:

  “恭迎陛下!”

  那声音整齐而洪亮,在空气中回荡着。

  紧接着,就见马车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然后崇祯从车驾上走了下来。

  看到跪倒在地的官员,崇祯笑得很温和,那笑容如春风般温暖着众人的心,然后他轻轻抬手,说道:

  “众爱卿平身吧。”

  众人听到这话,才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至于最前面的毕懋康,因为年纪太大,双腿有些发软,更是需要有人搀扶这才站得起来。

  崇祯看到毕懋康这副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因为他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毕懋康就是研究燧发枪的人。

  之前崇祯也试着使用过燧发枪,发现这东西确实是比以前的火器要好用得多。

  那精准的射击,强大的威力,让他对这新式火器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