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命帝王
而其中,最主要,也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关于段羽的婚事的。
原本董卓嫁女的事情就已经很值得关注了。
偏偏中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
十几天之前,也就是郭利在府中宴请的那一晚,王允的长子王盖在席间将郭利新招揽到府中的舞姬连同着郭利一起贬低羞辱了一番。
原本这就是士族贵子的日常生活,相互攀比。
但这并不会影响日后乡党之间的相互团结。
但郭利被羞辱了一番,肯定是要找回面子的。
索性王盖也说了,过几天就让郭利以及众人见识一下他新买来的舞姬。
可是.....
郭利没等到王盖的舞姬。
反而传出了王盖要买的那个叫做貂蝉的舞姬就是现在董卓的女婿,段羽的妻妾。
而陈晔还有段羽的那些事情自然瞒不过这些晋阳城内的士族贵子们。
陈晔忽然被罢官下狱,王盖闭门不出。
事情的来由自然也就很快被众人打探清楚。
再加上最近几天传出段羽要完婚的消息。
王盖之前的事情则又是被翻了出来。
席间,王柔的长子王机一身紫色的华服坐在席间的主位上。
郭利,还有晋阳城内的士族贵子也都落座在两旁。
“郭兄,那王盖近几日没在去你府中饮酒吧。”王机笑着说道:“想来也是,他现在恐怕是已经不好意思出门了。”
“竟然被一个小小的游缴给吓得不敢出门,简直是丢人啊。”
“哈哈。”
“亏得那日他还胯下海口,说那貂蝉如何如何.....”
“啧啧。”王机面带嘲讽的笑着。
郭利那天晚上被王盖落了面子,当着众人面前本来就心中不爽。
现在看到王盖吃瘪,郭利自然开心。
抿着嘴的郭利笑了笑随即说道:“虽然王兄之前有些夸口,但毕竟那董家子也好,还是段子翼也罢,都是外乡人。”
“此番段子翼踩着王兄扬名,多少于我太原士族有些落了面子。”
“在座的各位的觉是否?”
郭利看向厅内坐着的众人。
众人纷纷点了点头。
“不错,郭兄说的不错。”
“是啊,那段子翼却也是有些张扬。”
坐在主位上的王机也跟着点头。
“那以郭兄的意思?”王机看着郭利问道:“咱们是不是要给那段子翼吃点苦头?”
“好让他知道这晋阳不是他一个乡野村夫还有那董家子的地盘?”
郭利闻言之后搓了搓下巴捉摸了一番之后说道:“此事要说牵头,肯定还是要王盖出面。”
“不然的话,我等也不好平白无故的找段子翼的麻烦。”
“毕竟那段子翼如今是晋阳县尉。”
“呵呵。”王机一声冷笑,三角眼一眯说道:“一个小小的县尉而已,即便是太守,又能把我等如何?”
“难不成那段子翼还真敢对我等动粗不成?”
“就算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他敢吗?”
“别说是他,就是那董家子,又能把我等如何。”
一门双两千石,王机此时话语之间肆无忌惮。
席间众人听到王机‘霸气’的话语,都纷纷拱手称赞。
“王兄威武啊。”
“王兄果然豪勇!”
“王兄乃是中古名门,又怎么会惧怕一个乡野村夫。”
“这晋阳的年轻一代,还要当属王兄!”
在众人的吹捧当中,王机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得意和骄傲。
“郭兄你且看着吧,我必然会让那乡野村夫还有董家子都知道知道,这晋阳不是他们外乡人可以撒野的地方。”
“什么豪勇之士,什么凉州豪强,一个粗鄙的莽夫,一个乡野村夫罢了。”
王机端起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第77章 大婚前夕,贾诩之谋,王氏之患!
是夜。
晋阳城东一处占地十几亩的偌大府宅门前,一块巨大烫金的牌匾高高悬挂在门廊之上。
段府两个字在门前侍卫手中火把的照应之下反射着流金的光色。
府门前的侍卫身材高大,神情肃穆且冷峻。
此时,府门紧闭,但府中却是十分的忙碌。
身着侍从服饰的侍女还有仆从们都在忙碌,为了准备明日的大婚。
有负责打扫院落,清扫室内,还有负责悬挂红灯红纸。
接亲所用的马匹也都要洗刷。
每一处都要做到细微且极致。
新婚婚房也需要布置。
由于段羽这一次要一次性迎娶两位夫人,所以需要准备的东西都是双份。
红纸红绸,红烛红被褥。
“那边,那边的喜字扶正一点,对。”
“香儿,那边的回廊还要多加两对灯笼,取双数吉利。”
“两位夫人的梳妆台一定要擦干净。”
贾诩的妻子正在府中指挥着下人进行忙碌。
铁石头,王虎奴,陈庆安还有柳白屠几人也带着五村乡的青年们跟着一同忙碌着。
如今段羽已经成为了晋阳县尉。
四十多名的五村乡的青年也都成为了段羽如今的近卫。
高顺在城外西大营训练那些从董卓麾下挑选出来的兵卒所以没有来。
“贾东,嫂子行动不便,你带着嫂子来干什么,万一磕了碰了你看段大哥你收拾你!”
正在洗刷马匹的铁石头看着带着妻子前来的贾东说道。
贾东嘿嘿一笑道:“主公这里热闹啊,你嫂子说这里热闹,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这么热闹了。”
贾诩的妻子立马上前,伸手从贾东手里拉过贾东的妻子张氏,并且嗔怪的瞪了一眼贾东。
贾东嘿嘿笑着挠了挠头。
就在两天之前,也就是段羽给他名刺的当天,他便直接上门了。
对于段羽的招揽,贾东几乎没有犹豫。
没有士族子弟的矜持。
只为了段羽在院墙外的那一番话,让他自从在家中出来之后,第一次有了被尊重的感觉。
虽然只跟随了段羽仅仅两天,但看到段羽身边的这些人。
贾东就知道他的选择无比的正确。
虽然这宅院当中都是段羽的下属。
但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一般。
其乐融融。
这种感觉,让贾东打从心底里有了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热心的铁石头,不善言语憨厚的王虎奴,心思细腻的陈庆安,对外人极为冷酷,但对自己人却极为信任的柳白屠。
还有贾诩的妻子......
这里的每一个人贾东都很喜欢。
因为这些人都把他当成了一个人,一个伙伴。
没有因为他的身份或者之前从事的事情而排斥或者瞧不起他。
就连他的盲妻也得到了众人的尊重。
在这里,贾东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用他所长,倾尽全力的效忠段羽。
成为这个大家庭内有用的一员。
..........
院内忙碌的火热。
在前院西侧的书房当中,段羽穿着一身黑色的常服坐在书案后。
面前便是贾诩。
自从跟随段羽之后,贾诩的生活明显好了很多。
虽然只有十几天,但已经看上去没有之前那么营养不良了。
“岳父今日和我说了,不日他即将调任河东郡为一任太守,岳父走后,这太原郡就只有我一人,文和怎么看?”段羽将面前的茶杯端起,轻轻吹了一口热气。
贾诩略作思量。
“早闻董公有意调离并州,且数次去往洛阳。”
“当初董公上任并州,乃是司徒袁隗推举。”
“只不过之前几日董公前往洛阳,并无收获。”
司徒袁隗是董卓的举主,这一点从董卓上任并州刺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若是没有袁隗推举,这个并州刺史董卓也是无缘。
东汉乃是二主制,这一举主,就相当于是董卓的恩主。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大将军何进掌权之后,袁绍为什么会进言召董卓带兵入京。
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袁氏认为董卓是他们手里一只听话的忠犬。
让董卓进京,是为了制衡何进。
可是没想到后来董卓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控制。
“董公之前数次去往洛阳皆不成功,但如今却忽然有调令,只怕是和朝中时局有关。”
贾诩眯着眼睛分析道:“如今宦官掌权,士人逐渐不敌,而董公手中有兵,如若时局有变,则可以用兵马策应。”
“想必司徒袁隗也正是因此,这才将董公调至距离洛阳更近的河东郡,也是安抚董公。”
段羽点头赞同贾诩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