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652章

作者:天命帝王

可当看到挣扎苦喊的少女的时候,已经年过五旬,半头斑白的掌柜还是咬着牙举起手中的木棍冲向了拓跋力微。

“我和你们拼了。”老掌柜举着手中的木棍就朝着拓跋力微的头顶砸去。

然而却被拓跋力微抬起的手臂一把抓住。

随后弯刀刺入了老掌柜的胸膛。

在拓跋力微的身后,数名鲜卑士兵冲了进来,迅速在老掌柜的身上补刀。

顺手也将藏在角落的伙计砍杀。

步摇上的琉璃珠串在少女的发丝之间叮当乱响,少女杏眼眦裂,指甲在身下的桌面上刮出十道血痕。

心满意足的拓跋力微提上了羊皮裤子,一边笑一边朝着门外走去。

留下身后的少女宛如羔羊一般,被周围环视的狼群一拥而上。

巷口槐树下,总角女童缩在母亲尚温的尸首后。

胡上缀满绿松石的弯刀挑起她下巴时,孩子乌黑的瞳仁映出天际盘旋的秃鹫。

步度根脸上没有任何怜悯的表情转过身去:“都杀了,一个不留。”

刀刃割破喉管瞬间,她绣着缠枝纹的衣襟忽被血浸透,像极了暮色里次第绽放的恶之花。

整个平城关,上万的军民都在匈奴还有鲜卑的蹂躏之下发出绝望的悲鸣。

步度根骑马来到了位于城中心的官邸。

看到了站在官邸前的郭图,随后翻身下马。

“部落的勇士们从出征至今,已经过去了很久,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激发出他们的战意,我想......郭先生您应该不会在意吧。”

翻身从马上下来的步度根冲着人站在官邸门前的郭图说道:“毕竟,当初段羽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对待鲜卑的。”

“弹汗山的那一把大火,烧死了我数万的子民,而这城中不过才只有一万人不到而已,连利息都算不上。”

郭图无所谓的笑了笑说道:“我当然不会在意,他们的死活与我无关,只要大单于记得我们之前的约定,还有我们共同的目标就好了。”

“至于死人.......”

“打仗又怎么会不死人?”

“如果能用这样的代价诛灭段羽,这种付出还是很值得的。”

这一夜,整个平城关都给笼罩在血腥的阴云之下。

封闭的四门将所有平城关内的军民的生路都堵死了。

只有一些极为幸运的孩子,被父母掩埋在家中地窖才得以幸免。

但也不知,这地窖被封闭的入口,还会不会有开启的那一日。

..............

长安。

凉王府。

从汉中回来已经有些时日的段羽正坐在凉王府的书房当中。

段羽面前的桌面上堆满了来自于各地的奏报。

看着眼前的这些奏报,段羽第一次理解为什么皇帝需要宰相,三公,九卿这些大臣了。

有些时候,真的不是皇帝不勤政。

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是嬴政那般的勤政。

当一个国家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从万里辽阔的各地落在面前,而且还需要一一处理的时候吗,段羽真的理解为什么好皇帝不好当了。

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皇帝都选择当昏君。

天下民生,军国大事,朝政官职,病疫天灾,这些事情落到一个郡的时候段羽没有觉得怎样。

可是落在一个州,乃至于更大的地盘的时候,就知道处理起来究竟有多困难了。

段羽现在每天基本上就是日出而起,忙碌到深夜才能睡觉。

他去往汉中这一段时间,从凉州发来挤压需要他决定的着政务都要堆积如山了,还有从西域发来的。

还有就是,如今三面开战需要他来聚众调配的。

段羽庆幸,身边还有诸多能臣辅佐。

否则,这凉王真的谁愿意当谁当。

法正还有郭嘉这两个新晋的小书童正在书房帮着段羽整理没有批阅好,还有已经批阅完毕准备送入皇宫的奏章。

荀攸跪坐在距离段羽只有两步左右的距离,面前还有一个书案。

书案上此时摆放着午饭。

为了能加速处理政务,段羽现在中午基本上都在书房吃饭。

“军机处传来消息,刘备还有皇甫嵩两人通禀十五万,已经从新安县的函谷关出发了。”

“孤打算亲自领一军,前去迎敌,公达觉得如何?”

段羽看着荀攸问道。

正当段羽的话音刚刚落下的时候,书房门外,段柳青手持一封军机处的密信走了进来。

“启禀凉王殿下,军机处有赤色秘奏。”段柳青躬身说道。

第634章 赤色秘奏!【2】

段柳青手持密信来到段羽的面前。

赤色?

段羽的眉头瞬间紧皱。

军机处的密令还有密信都是有等级划分的。

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更高级的人员进行处理。

军机处发展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除了柳白屠这个军机处最高的统领之外,一,二,三,四,五,六处都各自有各自的统领分管。

分管之下还有各个分部的管事。

这样一来,工作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赤色乃是所有密令还有密信当中等级最高的,而且是要第一时间送到段羽的手中。

除了赤色密令之外,其余的大多在柳白屠这一步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

需要上呈的柳白屠会斟酌上呈。

段羽从段柳青的手中接过赤色密信,段柳青后退的走出了书房。

展开密信的段羽一目三行的看了一眼。

随着内容的深入,段羽的眉头逐渐紧锁。

当所有内容都浏览了一遍之后,段羽将书信交给了身旁的郭嘉。

“公达你先看看。”

郭嘉将密信递给了下首位置的荀攸。

“这......”

只看了一眼,荀攸的面色就大变。

“南匈奴......叛变了?”荀攸瞪大了一双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段羽深吸了一口气点头说道:“应该是如此了。”

荀攸皱着眉头立马回道:“可是......如果匈奴叛变了,那文和,文优他们不可能没有察觉吧。”

军机处的赤色密信并不是贾诩几人送来的。

因为贾诩几人若是送信,走的不会是军机处的赤色密信,而应该是以奏报的形式。

这封信......是来自于军机处安插在征北军。

所谓的征北军就是此时在并州作战的贾诩,李儒还有程昱三人带领的大军。

而汉中的铁石头带领的则是征南军。

这其中无论是征南军,还是征北军当中,都有大量的军机处的人员监察各级的将帅。

就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一般。

而这封信,就是来自于军机处。

这种级别的情报会经过反复确认,几乎是不存在虚假。

“孤也很奇怪,既然匈奴叛变了,文和还有文优以及仲德距离匈奴最近,不可能没有察觉,而且如果匈奴叛变,军机处的第一奏报应当会到几人的手中,然后在转送到孤这里来。”段羽有些疑惑。

还是荀攸反应的比较快一点。

“王上,属下想看看征北军最近的大军调动方向。”荀攸立刻说道。

段羽冲着一旁的郭嘉还有法正两人点头示意。

随即郭嘉还有法正便将这几日征北军的调动详情整理了出来送到了荀攸的面前。

面容严肃的荀攸立刻还是低头翻阅。

仔细的核对了几遍之后,荀攸便皱着眉头伏在案上开始沉思。

段羽并没有打扰荀攸的思绪,而是在安静的等着。

这件事情发生的很反常,一时之间让段羽也摸不着头绪。

这奏报递上来的章程直接弄反了,这种低级的错误不可能是贾诩几人会犯的。

除非是贾诩,李儒还有程昱和匈奴同时间的一起造反了才会有这种可能性。

但几人和匈奴一起造反,这事儿本身就不可能。

片刻之后,荀攸缓缓抬起头来。

“王上,属下差不多猜到一些了。”荀攸开口说道。

“公达且说。”

论武力,段羽自认为这天下无人可敌。

但若是论头脑,所谓的历史动向的先知先觉在这些真正的顶级谋士面前,就是玩笑,屁都不是一个。

所有战争的细微变化,这些顶级谋士都会立马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些历史性质的大战役,大事件,但凡是有一点变动,这些人都会立马做出反应。

这就是顶级谋士。

段羽自然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所以才会把不擅长的事情,交给这些最擅长的人来做。

“王上,假设南匈奴真的已经叛变了,那么南匈奴现在最要紧,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荀攸分析的说道:“之前羌渠单于的奏报,让其子于夫罗领兵两万东进,前往弹汗山一带阻击鲜卑。”

“而前几天从洛阳那边的传信表明,洛阳朝廷的确联合了鲜卑。”

数年之前,段羽火烧弹汗山,并且射杀了魁头,也就是步度根的兄长。

鲜卑想要报仇这很合理。

而洛阳朝廷现在急需要兵力,联合鲜卑也就不奇怪了。

“军机处的密信上说明,叛变是由于夫罗引起的,于夫罗既然放任了鲜卑不管,就极有可能已经和鲜卑联合。”

当初追击王柔的时候,在大青山段羽打断了于夫罗的一条腿。

“这几年,羌渠单于的次子呼厨泉在王上身边,较为亲近王上,那匈奴单于之争发生在兄弟两人之间并不稀奇,属下估计,于夫罗造反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当初和王上的私仇,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单于之争。”

“于夫罗孤身来到羌渠单于身边,他在挟持,或者杀害羌渠单于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应该就是和他率领的那两万匈奴大军以及鲜卑大军汇合。”

荀攸一边说,一边将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个点位。

平城关。

出平城关以外,越过阴山之后就是鲜卑的弹汗山。

于夫罗东进是前往后弹汗山,那么大军最后停留的位置也应该是弹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