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599章

作者:天命帝王

袁隗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帅无谋,挫丧万师。

想必是蹇硕等人像太皇太后建议,和段羽和谈,并且给其封王。”

“啊?”袁基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僵:“和谈?”

“哼哼......”袁隗一声不屑的冷哼道:“简直就是胡扯。

如此一来,岂不是主张段羽的气焰,老夫看啊,若是如此以往下去,大汉怕是.......”

后面的话袁隗没有说,但袁基已然领会。

“颍川荀氏,还有颍川郭氏都已经提早做好了退路,如今也已经轮到了我们了.......”袁隗目光阴沉的说道:“老夫与段羽为敌这么久,段羽心中自然是记恨,再加上公路斩杀了段羽的部将,此时已难善了,可即便如此,还是要给袁氏留取一条后路。”

袁隗刚一说到留取后路,袁基的脑海当中就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影子。

袁绍。

“本初当初和段羽还有曹操三人情同非常,好在是还留下了一份情谊在,看来这条退路要落在本初的身上了。”袁隗说道。

低着头的袁基忽然将袖口当中的拳头握紧,眉心也不自觉地锁在了一起。

“这样,你先准备一下。”袁隗看向袁基说道:“如今你身无官职,也正好落得一身轻松,这几日你就前往冀州去见本初,将老夫的意思传达给本初,先静观事变。”

低着头的袁基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叩拜袁隗之后便退出了书房。

从书房离开的袁基朝着太傅府邸外走去。

脸上写满了担忧。

袁氏的后路,希望在袁绍的身上。

而不是他这个未来袁氏宗主的身上.......

袁基咬了咬牙。

换句话来说就是,如果未来段羽真的攻占了洛阳,占据了上风,那他们袁氏一脉,将都会以袁绍为主。

毕竟整个袁氏只有袁绍和段羽的关系最好,也最有可能融入段羽的势力。

.............

登上等候在太傅府邸门前的马车后,马车内昏暗的光线仿佛一瞬间就将袁基吞没了。

只有车光透过的微光打在袁基的侧脸上。

家族,兴衰,荣辱,繁盛,衰亡,希望,弃子......

袁基脑海当中回荡着无数叔父袁隗曾经和他说过的话。

还有袁术惨死的那一幕。

作为袁家的嫡子,袁术的死在他叔父袁隗看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袁术是愚蠢,可在怎么愚蠢,那也是袁家的嫡子。

虽然袁家子嗣当中也有相互争斗和争夺资源的内部斗争,但这一切都是在内部解决。

函谷关上,袁术被千刀万剐,被段羽活生生的折磨致死。

可是到现在在他叔父袁隗那里竟然提都没有提一个字。

下一个会被牺牲的人是谁?

长久以来,在段羽崛起之后,他一直都是站在段羽的对立。

出谋划策东奔西走。

可现在袁氏的希望要放在袁绍这个庶出之子的身上。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又该何去何从?

成为袁术一样,被段羽发泄愤怒的工具?

“叔父.......这就是您说的,一切都要以袁氏家族利益为先?”

“任何人都可以牺牲?”

“可我才是未来的袁氏宗主,才是袁氏的嫡子啊.......”

............

第二天清晨,当洛阳城门开启的时候,两队人马分为两个方向从洛阳而出。

乘坐着袁基的马车出了洛阳城之后,一路北上朝着延津渡的方向。

而另外一对,带着太皇太后董氏圣旨的崔烈则是朝着西进的方向而去。

.............

长安。

深秋已至,夜晚的霜气在清晨初升的阳光照射之下凝结成为露水,从花圃当中日日益泛黄的叶片上滴落。

董宜的房间别院内,早早便已经起身的董宜正在两名侍女的辅助下帮段羽穿戴官袍。

裁剪得体的官袍穿在段羽身上,更加给段羽身上增添几分贵气。

“夫君,有件事情我想和你说一下。”董宜一边帮段羽整理着身上的官袍一边说道:“沐儿这一段时间一直在丁夫人那里,有晴儿陪着,沐儿现在都不愿意跟我这个娘亲一起住了。”

段羽看着铜镜当中的自己和董宜,心中大致已经猜想到董宜想要说什么了。

微笑着的段羽没有开口打断董宜。

“夫君,沐儿也马上四岁了,而晴儿也和沐儿同岁,我看着两个孩子很是般配。

夫君和孟德是生死莫逆之交,如今曹家家人也都在夫君麾下效力,夫君又收了孟德之子为义子,两家更是亲上家亲,我想这是让沐儿和晴儿订婚,以结两家之好,这样曹氏族人还有夏侯氏的族人就更能安下心来在夫君麾下了。”

董宜的话没有超出段羽的预料。

“现在就定亲,会不会早了一点。”段羽微笑着说道。

董宜摇头:“不早啊,我看晴儿那孩子就很好,肯定是沐儿的良配。”

“行吧。”段羽没有反对:“既然你觉得好,那就好,丁夫人也同意吗?”

看到段羽点头答应,董宜立马笑着依偎在段羽的怀中道:“丁姐姐自然也是中意咱们家沐儿的。”

段羽整理了一下腰间的腰带,然后从一旁的托盘上拿起了上朝用的笏牌。

随后走出了府邸。

赵云还有赵风兄弟两人早已经等候在府邸门外了。

今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

自从杨彪带领弘农杨氏投诚之后,关中士族便都纷纷的表明了态度,之前那些没有接受征辟的如今也都主动前来了。

函谷关前的一场大胜,再加上弘农杨氏的投诚,使得很多人似乎看清楚了局势。

而既然是要和洛阳分庭力抗,就要有合理合法的身份。

刘辩以皇长子的身份自然就不合适了。

所以,今天是敲定刘辩登基之日,也是建立长安朝廷,分封的重要日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段羽才从函谷关赶了回来。

乘坐上马车之后,段羽便一路朝着未央宫而去。

................

PS:小礼物,充电,还有五星好评,求求求!

第577章 段羽,请封王!【1】(感谢:JC.燮大佬)

未央宫整体的布局为长方形,周长大概十四公里左右。

从西安门进入之后,左手边是沧池,右手边则是未央厩。

沧池之水从明渠引入,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湖泊,中心还有人工填造的渐台可供在湖心游玩。

四周高耸的墙壁四角都设置有角楼,角楼上有侍卫守护。

未央宫大致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

前殿是皇帝接见臣子,议政的要地。

段羽乘坐马车从西安门进入之后,便一路来到了前殿。

此时,大殿之上,除了段羽之外的所有朝臣都已经到齐了。

作为皇长子的刘辩此时正端坐在大殿的正上方的御座上,而刘辩的身后是一面黑色的珠帘。

太后何灵思穿着一身艳丽的凤袍坐在珠帘后垂帘听政。

厅内的朝臣在看到段羽的时候,都立马坐直了身体。

就连御座上的刘辩亦是如此。

今天是敲定刘辩登基的日子选择,以及众多朝臣的官职安排,所以来的只有几名重要的人物。

杨彪和杨琦两人就不必多说了。

除了杨彪杨琦之外,还有之前段羽征辟过的长安宋氏的宋则。

以及扶风法氏法真之子法衍。

原本段羽想要征辟的是法真,但是法真不受征辟,但在函谷关大胜之后,法真是没有应招,但是法真的儿子法衍却来了。

站在法衍身旁不远处,身着官袍的一名中年男人见到段羽之后连忙躬身行礼。

段羽微微点了点头。

此人名为韦端出身于,杜陵韦氏。

而杜陵韦氏家传《谷梁春秋》、《京氏易》、《韩诗》等。

元帝杜陵韦氏五世祖韦玄成时为丞相。

族高祖韦赏,哀帝时官至大司马。

叔祖韦彪,东汉大鸿胪行司徒事。

实乃中古名门。

除此之外,还有长陵第五氏的族子第五巡,此人当初和韦端等人一同出仕,是同僚亦是同乡。

这些家族都是段羽在穿越之后才了解到的。

虽然三国当中并未有过多的对于这些家族的记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家族在东汉时期每一个的影响力都十分之大。

就比如这第五氏,乃是齐国田氏之后,从西汉到东汉,公卿世家,家族历任皆有两千石官员。

第五巡的父亲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幽州。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家族,扶风茂陵马氏。

也就是洛阳朝廷当朝的司空马日磾的扶风茂陵马氏。

“冀侯。”

身为马日磾族弟的马儒冲着段羽拱手施礼。

段羽笑着回礼。

世家大族分股投资这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就比如琅琊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在魏蜀吴,还有颍川荀氏的荀彧,荀谌等人.......

大争之世,这些士族分别投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保证家族屹立不倒。

而段羽也早就默认了这种争夺天下的潜规则。

对于屠尽士族,或者说是立场分明这种事情,在当下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

民智未开,除了这些掌握知识的士族之外,没有人可以治理天下。

而所谓的寒门,其实也是士族的一员,只不过是落魄了的士族而已。

天下黔首可以出猛将良才,但绝出不来治理天下的人才。

不要说治理天下,哪怕就是治理一个县,一个乡的这种人都不可能出自黔首。

知识在这个时代的垄断性的,除了士族掌握知识之外,绝大多数的百姓甚至连自己的字都不会写。

如此这样又怎么可能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