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85章

作者:见月明

  不过她本身也不是什么多事的人,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

  至于和皇家联姻,那就联呗。

  福清这个公主儿媳就挺好的,懂礼明是非还孝顺。

  嗯,她已经默认福清怀的是儿子了。

  倒不全是重男轻女,毕竟三代独苗都是男丁,她下意识的认为这也是儿子。

  一旁的徐妙锦越听越觉得怪异,看向福清肚子的目光也越来越古怪。

  毕竟这不是她儿媳,就是她女婿,可不就觉得很怪吗。

  关键她自己独自还一点动静都没呢,孩子婚事都已经被安排好了。

  听着这群人煞有介事的讨论,她实在是觉得莫名的喜感。

  -----------------

  外面,老朱也同样迫不及待的宣示了对孩子的主权。

  “你们都别和咱抢啊,要不然别怪咱翻脸。”

  徐达等人自然不会说啥,这已经不是老朱第一次说类似的话了,他们哪会有别的想法。

  蓝玉笑道:“我就是想和您抢,也没那个机会啊。”

  他女儿蓝敏孩子都有了,俩儿子年龄也不小了。

  不论陈景恪的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没机会了。

  一群大男人聚在一起,不可能只讨论孩子,或者说孩子只是一个小话题。

  很快就转到了军国大事上面,然后自然而然的就谈起了大分封。

  老朱确实有些兴奋了,首次说出了下一步分封计划:

  “接下来几年,会在一些边角地方,分封一些小诸侯。”

  “像什么苦叶岛、虾夷岛,还有南洋、西洋的一些宜居岛屿。”

  这也意味着,大贵族是没机会分封的,除非自己想不开主动申请去这些边角地方。

  “过上三两年,等南洋的诸侯国稳固,朝廷会建立一条稳定的通往炎洲的航线。”

  “然后慢慢的往上面输送人口,建立更多的据点。”

  “如果顺利,五年后会进行第二次大分封,将炎洲分封给诸侯们。”

  朱标插话道:“过上两年,我会把允炆和允熥都先一步封过去。”

  “有两个封国做依托,能更好的发展那里。”

  还有个原因,炎洲太远了,必须要先让皇家子弟过去做表率。

  朱元璋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显然是对朱标的这个安排有所不满。

  朱允炆过去就行了,实在不行就从他剩下的儿子里挑选两个,一起封过去。

  朱允熥的事情另说。

  毕竟,朱标子嗣不多,必须要留下几个兄弟给朱雄英当帮手才行。

  朱允熥无疑是最合适的。

  和朱雄英一母同胞,自幼感情就很深。

  且他性格聪慧沉稳,和他母亲非常像。

  又从小跟着陈景恪等人长大,耳濡目染之下,能力也是非常出众的。

  尤其是对新政,充满了想法。

  在老朱想来,这简直就是朱雄英最好的帮手,怎么能封到炎洲那种地方呢。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朱标的话,等回去私下再商量也不迟,不能当面驳了儿子的面子。

  这时,朱雄英说道:“日本那边也该有个结果了,那地方也能分封不少诸侯过去。”

  众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日本,那地儿可也不错啊。

  关键是拥有大量人口,能省却许多麻烦。

  老朱没想到他会突然提这一茬,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朱标则说道:“日本尚有六百余万人口,又远离大明,想要拿下那里需要付出很多精力。”

  “目前朝廷事务千头万绪,不宜另起事端,还是再缓一缓吧。”

  老朱总体上也是支持他的,点头道:

  “大分封、草原战略、西域、安西,国内还要变革,第一期国家计划收尾……”

  “确实无力再兼顾日本了,这个计划再缓几年吧。”

  末了,他将目光看向陈景恪:“景恪你以为呢?”

  陈景恪缓缓点头,说道:“日本传承悠久,想要征服他们很难。”

  “我们出兵的时候,必然会遭到强烈抵抗。”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我们必须要做长远谋划。”

  “在大明的扶持下日本南北朝对立,双方已经杀红了眼。”

  “现在他们的青壮人口已经严重不足。”

  “生产活动的主力,已经变成了老人和妇女。”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人口必然会断崖式下跌。”

  很简单,新生儿不足,等现在的成年人死亡,人口自然会大幅度下降。

  如果再遇到饥荒,死的人就更多了。

  众所周知,日本多台风海啸地震,随便来一个都能死无数人。

  “而且到那个时候,诸侯国也差不多已经稳固。”

  “大家一起出手将日本剩余的人口瓜分,消化吸收。”

  “把地空出来,朝廷才能更好的移民过去,建立全新的统治。”

  从此,日本这个族群将会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

  额……

  把这个计划说完,陈景恪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后院。

  自家媳妇刚发现怀孕,就说打打杀杀的是不是不太好?

  不过……杀小日子例外,那是积攒功德。

  他爹这么努力的给他赚功德,这孩子将来一定大富大贵。

第441章 南洋话事人

  安平侯府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

  福清公主有喜,太上皇、马娘娘、朱标、朱雄英、徐妙锦等集体前来探视。

  这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荣耀。

  可以这么说,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估计也就皇后、太子妃等寥寥数人。

  现在福清公主享受到了,可见安平侯在皇家心目中的地位。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权势。

  虽然安平侯没有担任任何实际职务,可他的权势才是真正的人臣巅峰。

  但紧接着一个更加炸裂的消息传出。

  太上皇和马娘娘当众指亲,生男为驸马,生女为太孙妃。

  重点是生女为太孙妃。

  这句话的意思反过来是不是,这个女孩嫁给谁,谁就是太孙?

  仔细想想,以陈景恪对皇家的影响力,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如此一来,福清公主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就不一般了啊。

  讨厌陈景恪的人很多,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巴结他,大把的人对他不屑一顾。

  本来这些人是不准备送贺礼。

  你安平侯有后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对你无所求,也不给你送礼,你能奈我何。

  然而现在情况变了。

  你可以不巴结安平侯,却不能不在意他的那个孩子。

  是个男孩还好,驸马多了去了。

  如果是个女孩……

  于是,不论原本作何想的人,都纷纷准备了一份厚礼。

  本就打算送礼讨好的人,更是将礼品的分量提高了好几倍。

  这一天,洛阳百姓发现,各种滋补用品变的紧俏起来。

  各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纷纷上街采购各种奢侈品。

  然后一车车的礼品被送往了安平侯府。

  对此陈景恪深感无力,不过他依然坚持了底线。

  每家都只收了普通的平时能用得上的礼物,其余全部婉拒。

  即便如此,也足足堆满了两个仓库。

  更让他无语的是,他每次进宫,朱雄英都会扯着嗓子喊:

  “景恪,我儿媳妇可还好?”

  每次他都会反驳:“你怎么知道是儿媳,万一是女婿呢。”

  问的多了,他都懒得反驳了,全当没听到。

  朱雄英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闲心,每天乐此不疲。

  这些都是小插曲,陈景恪大多数时间,还是放在了五nian计划上。

  每天海量的数据汇总过来,他们要负责统计,还要甄别真假。

  还要根据这些数据,制定下一期计划,忙的不可开交。

  本来准备好的,今年发表《大同世界》的事情,也不得不暂时搁置。

  对此方孝孺和解缙是最失望的。

  这俩人突出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早就想让陈景恪炸一炸现在的文化圈了。

  -----------------

  南洋爪哇岛……现在已经改名为鲁国。

  经过两个月的航行,鲁王朱檀终于到达了他的封国。

  虽然非常荒凉,临时国都也只是一片低矮的房屋,放在大明连个大镇子都不如。

  可在他眼里,这一切却显得那么的珍贵和亲切。

  只是……傅安这个淡马锡总督太小气了。

  虽然是临时房屋,可这修的也太寒酸了吧。

  放在大明那会儿,当猪舍都嫌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