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12章

作者:见月明

  没有人会质疑。

  马皇后这才点点头,说道:“难得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想到这样的主意,不错。”

  “但这样的事情,以后决不允许再发生。”

  她的话相当于为此事定下了基调。

  陈景恪心中的石头落地,躬身道:

  “谢娘娘,臣绝不敢再犯。”

  朱元璋也跟着冷哼一声:

  “要不是看在你以往的功劳上,咱绝饶不了你。”

  “既然皇后都说了,那咱也不罚你了,往你以后好自为之。”

  陈景恪说道:“谢陛下不罪之恩。”

  这一茬就算揭过。

  马皇后狠狠拍了一下朱雄英腿上的‘伤口’,笑骂道:

  “小混蛋,差点吓死皇祖母,以后不许这么调皮了。”

  朱雄英连忙抓住她的手,求饶道:

  “皇祖母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朱元璋也恶狠狠的道:“就是就是,妹子你不知道,当时在朝堂上,咱差点就吓昏过去。”

  “在多打他两下,帮咱也出出气。”

  马皇后没好气的道:“你自己怎么不打。”

  朱元璋讪笑道:“咱这不是舍不得吗。”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好像老娘不心疼一样。

  “之前日食的时候,我还在担心,会影响到革新。”

  “现在好了,问题全都解决了。就是人心可能要乱上一阵。”

  朱元璋冷哼一声:“乱一点好,咱倒是想看看有没有人敢跳出来。”

  之后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朱元璋就搀扶着,哭的几乎不能站立的马秀英,走了出去。

  大门再次被关上,陈景恪在里面为太孙医治。

  后续赶来的御医,都被拦在了外面。

  朱元璋对他们没有一点好脸色:

  “外科手术,你们懂吗?都给咱滚。”

  御医们俩忙告罪离开。

  经常和陈景恪打交道,他们也知道什么叫外科手术。

  心中很好奇,到底要如何施救。

  但病人是太孙,他们可不敢要求进去参观。

  其实,陈景恪就是欺负他们不懂外科手术,否则绝对不敢这样演戏。

  耗时大半个时辰,陈景恪才有气无力的走出来。

  朱元璋和马秀英连忙上前问道:“陈景恪,乖孙怎么样了?”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幸不辱命,太孙的腿保住了。”

  朱元璋和马秀英两口子高兴的喜极而泣。

  孙福等一众下人,也长长的出了口气。

  太孙的腿保住了好啊,大家都能活命了。

  这时陈景恪又补充了一句:“但具体能恢复到何种程度,还有待观察。”

  “若顺利,能如常人一般。若不顺利,走路可能会有点跛。”

  朱元璋面色一冷,道:“我不论你用任何方法,都必须要治好乖孙的腿,否则咱就将你两条腿全打断。”

  陈景恪苦笑道:“是,臣一定竭尽全力为太孙医治。”

  之后两口子就进去看自家乖孙。

  又过了一刻钟,陈景恪以太孙需要静养为由,将他们喊了出来。

  并且叮嘱所有奴仆,外伤极易感染,以后没事儿少靠近太孙。

  换药更是只能由他亲自来,任何人不得擅自动手。

  其实不用他安排,压根就没人敢碰。

  如此,一场大戏总算是演完了。

  以后朱雄英只要装两三个月的病号就可以了。

  朱元璋和马秀英一起来到坤宁宫,他们也是有很多事情要谈的。

  屏退左右后,朱元璋才一脸惊异的道:

  “竟然利用天象设局,陈景恪就不怕苍天降罪吗?”

第134章 扒皮王

  宫外聚集了很多大臣,虽然李善长说大家可以先离开,回家等消息。

  可这么大的事情,又有几个人能放心离开。

  大多数人都聚在宫门口,等待着更确切的消息传来。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李善长等人终于从宫里出来。

  大家连忙围上去,询问太孙情况如何了。

  李善长只说了一句话: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然后任凭其他人如何追问,都不发一言,径直离开。

  有人不甘心,太孙的伤势到底如何了?

  有人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嘶……天命太孙啊。

  太子和常氏一系,差点笑出声来。

  太孙的地位稳了,咱们的富贵也有了。

  但众人心中难免会有疑惑,会不会事情赶巧了?

  太孙就是落马而已,不至于惊动苍天吧?

  难道说伤的很重?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最初,太孙的伤势到底如何了。

  李善长、曾泰、任昂等人都守口如瓶,除了‘天命太孙’,别的一概不说。

  可别忘了跟过去的还有一个人,常茂。

  这个人肚子里是藏不住话的,被人恭维几句就什么都抖落出来了。

  太孙重伤垂死,正在抢救。

  作为太孙的亲舅舅,大家自然相信他不会拿这事儿说谎。

  更何况李善长等人的脸色也骗不了人。

  得到这个消息,群臣对于‘天命太孙’再无怀疑。

  但心中却都是一沉。

  没想到太孙竟然伤的这么严重。

  尤其是文官群体,‘天命太孙’是他们最乐于见到的。

  这太符合他们追求的礼法了。

  他们比任何人都期盼太孙健康成长,顺利继位。

  太孙,你可千万别有事儿啊。

  -----------------

  日食的覆盖范围是很广的,这一次半个华夏都看到了,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有些地方的百姓,拿起锣鼓、瓢盆爬到房顶拼命的敲打。

  还有人拿出烟花爆竹燃放。

  别误会,他们不是为了庆祝,而是想把天狗吓走。

  日食,又叫天狗食日。

  人们在地上制造动静,就能把天狗吓退,保住太阳。

  这种朴素的思想,很多地方都有。

  但该有的疑惑还是会有的,为何会发生日食?

  朝廷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于是各种谣言都出现了。

  有人认为是皇帝失德,有人认为是政策有问题。

  还有人认为是锦衣卫天怒人怨。

  长安那边的百姓,认为是秦王朱樉不当人,天降异象示警。

  得知太子要来这里巡视,当地人就准备拦路喊冤。

  很快,一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开。

  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这个消息在极短时间就传遍应天府,而且传的有鼻子有眼。

  什么皇帝正在上朝,日食突然出现,所有人都被吓到了。

  群臣正在寻找原因,就有禁卫闯入奉天殿,太孙坠马重伤。

  皇帝担忧之下,差点晕过去。

  甚至详细到了,李善长、曾泰、任昂、常茂等人,去现场看过太孙的伤势。

  一开始大家还不信,纷纷通过自己的关系询问情况。

  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这下,天下瞬间就沸腾了。

  什么皇帝失德,什么朝有奸佞,哪有这版本更有话题性。

  原来这次日食是为太孙而降下的。

  这说明了啥?

  说明太孙乃天命之主啊。

  太孙是大明储君,未来的天子。

  他是天命之主,那岂不是说大明的法统,是得到苍天认可的。

  大明就是天下正统啊。

  因为这件事情,大明的国祚更加稳固。

  少数不安分的人,也纷纷偃旗息鼓。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朱元璋都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