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11章

作者:见月明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已经肯定自己孙子没事儿。

  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升起一股怒火。

  谁搞的鬼?

  竟敢戏耍咱,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不过他并没有被愤怒冲昏理智,很清楚不论原因是什么,这场戏他都必须要配合演下去。

  表情又是一变,声音里带着急切问道:

  “咱乖孙的伤势怎么样了?”

  陈景恪声音有些沉重:“太孙大腿受伤,情况很严重。”

  “重则会导致残疾,甚至丧命。”

  “啊?”朱元璋惊呼一声,然后声音冷了下来:

  “我不论你用什么手段,都必须救治好咱的乖孙。”

  “若你能治好,荣华富贵封侯拜相,咱无不允你。”

  “若治不好,就休怪咱不留情面。”

  陈景恪惶恐的道:“臣一定竭尽全力救治太孙。”

  外间,李善长等人听着里面的对话,再看看地上堆着的染血护具和衣物,心情又沉重几分。

  太孙实在太多灾多难了。

  去年一场大病差点就没了,今年又发生这样的事情。

  没有人怀疑朱雄英的伤是假的,毕竟事发突然。

  且朱元璋的反应,和在场所有人的表情,是骗不了人的。

  一想到太孙的伤,常茂就有些发狂,这可关系着他们常家的荣华富贵。

  他恶狠狠的盯着向宝和,问道:“太孙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会受如此重的伤。”

  向宝和低声回道:“当时我们的心神都被日蚀所夺,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待清醒过来,太孙已经受伤,陈伴读正在抢救。”

  常茂怒道:“废物,一群废物,要你们有什么用。”

  向宝和低着头一声不吭。

  这时,李善长若有所思的问道:“太孙坠马,是在日蚀之前,还是之后?”

  向宝和迟疑的道:“这……卑……卑职也不……”

  一旁的朱椿肯定的道:“在日蚀之前,我亲眼所见。”

  “太孙坠马,我正想去救,天突然就黑了下来。”

  “当时陈伴读也看到了,他是第一个过去的。”

  朱柏眉头一挑,也附和道:

  “当时我离太孙比较近,见到他的马倒地,就想下马去救。”

  “谁知突然日蚀,就慢了一步……”

  向宝和连忙道:“对对对,就是日蚀之前。”

  李善长点点头,长叹道:“看来当是太孙坠马,苍天示警啊。”

  曾泰、任昂几人面面相觑,几个意思?

  刚才不是说好的,朝有奸佞吗?

  怎么突然变成太孙坠马,苍天示警了?

  毛骧不杀了?

  不过几人能坐到这个位置,都不是政治小白。

  马上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今天这个天象,有且只能有一个解释。

  太孙坠马,苍天示警。

  但凡还有别的解释,那都是对太孙,对苍天的不敬。

  礼部尚书任昂附和道:“韩国公所言甚是,太孙乃国之储君,未来的大明天子。”

  “故他遭遇劫难,苍天才会示警。”

  曾泰惊叹道:“太孙能得天象示警,真乃天命之主也。”

  众人也纷纷附和:“太孙真乃天命之主也。”

  “太孙天命在身,定能逢凶化吉。”

  这会儿就算再傻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虽然场合不合适,但常茂心中依然狂喜。

  太孙,天命之主。

  稳了,稳了。

  我常家累世富贵,稳了。

  但向宝和的脸更白了,天命之主在箭亭受伤,他们想不死都不行了。

  朱椿和朱柏两兄弟相视一眼,然后低下头,深藏功与名。

  他们并不知道朱雄英是假装受伤的。

  但心里却明白,此事和日蚀在同一时间发生,意味着什么。

  如果先有日蚀,太孙再受伤,恐怕会引起非议。

  所以太孙必须是日蚀前受伤的。

  至于会不会被人揭穿,谁敢?

  况且,当时大家都被日蚀骇住了,本来就没有几个人留意此事。

  就算真的有人嘴巴不把风,将真相说了出去。

  谁信?

  里间,朱元璋听到外面的动静,也恍然大悟,终于明白朱雄英为什么要装受伤了。

  心中的怒气也彻底消失,反而升起一股喜悦。

  好,好呀。

  咱乖孙是天命之主。

  陈景恪也很佩服外面那群人,果然不愧是玩政治的行家,这脑子转的就是快啊。

  “陛下,这里条件简陋,不适合为太孙治疗。”

  “还是赶快将太孙移到乾清宫为好。”

  朱元璋连忙说道:“好好好,小心点,别弄疼咱的乖孙了。”

  然后他就来到外面,李善长等人连忙站好,等着他吩咐。

  朱元璋指着向宝和,厉声说道:“来人,将箭亭一干人等全部斩首……”

  向宝和身体一软倒在地上,连求饶都不敢。

  这时陈景恪出来阻止道:“陛下,太孙受伤,天降异象,宜祈福不宜再见血。”

  “否则血煞之气冲撞到太孙,就不妙了。”

  朱元璋点点头,立即改口道:“就先将你们的命留着,为太孙祈福。”

  绝处逢生,向宝和连忙磕头:“谢陛下,谢陛下,臣一定带着所有人,日夜不停为太孙祈福。”

  李善长等人,虽然觉得皇帝今天有点心慈手软了。

  但想到天象,又觉得很正常。

  这种涉及苍天的事情,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况且太孙要是能康复,这反而是一件大喜事。

  留着这些人也不是不行。

  朱元璋又对李善长等人说道:“太孙的伤无碍,你们不用担心。”

  “回去好好安抚群臣,莫要乱说。”

  李善长等人心下了然,什么无碍,不过是陛下安抚人罢了。

  陈景恪在里面说的话,他们可都听到了。

  至于不能乱说……

  确实不能乱说,至少太孙病情严重,是不能随意透露的。

  但太孙坠马苍天示警,这不是我们乱说,是事实啊。

  等他们都离开,朱元璋又绷着脸对朱椿等人道:

  “回去好好反省。”

  “是。”几人逃也似的离开了。

  见人都走完了,朱元璋才松了口气,演戏真累啊。

  关键是他有一肚子话想问,憋的难受。

  之后孙福叫来朱元璋的御辇。

  陈景恪以同样的理由,拒绝其他人靠近,亲自将朱雄英抱上辇车。

  一直回到乾清宫偏殿,将朱雄英放在床上,都没有让别人靠近。

  一切安顿好,朱元璋屏退所有人,正准备询问缘由。

  却见马皇后一脸焦急的跑进来:

  “英儿呢,英儿如何了?”

  得,把她老人家给忘了。

  陈景恪连忙带她进入卧室,见到了朱雄英。

  当发现他安然无恙的时候,长长地松了口气。

  然后看着陈景恪道:“这是你的主意,对吧?”

  “是。”陈景恪请罪道:

  “臣未经请示擅作主张,请陛下娘娘治罪。”

  朱元璋其实也早就猜到了,这种一石多鸟的计策,绝对不是现在的朱雄英能想到的。

  而朱椿、朱柏等人,一看就被蒙在鼓里,到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

  马皇后说道:“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陈景恪就将当时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听到朱雄英坠马,两口子都心有余悸。

  听到他无碍,又松了口气。

  之后听到陈景恪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想到这样的计策,且完美的执行没有露出破绽。

  即便早就知道他心智成熟,天赋异禀,也依然感到吃惊。

  真正的一石多鸟。

  解决了天降异象的麻烦,为太孙披上了天命外衣。

  也从根本上,扼杀了可能会产生的各种谣言。

  毕竟‘太孙受伤,苍天示警’更有传奇色彩,也更符合所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