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几人笑了笑也不在意,开始询问报纸的事情。
“李义府是个阴险小人,他就跟我们不是一条心的。”
崔敦礼说道。
卢承庆皱眉道:“看不出来,这人会如此演戏。”
“崔兄,他虽然是司丞,可麻烦不小啊。”
崔敦礼烦躁道:“我就是明白,才这么上火的。”
杨师道说道:“不能把他给换了?”
崔仁师摇头道:“很麻烦的,李义府轻易换不掉。”
“其实不换也好,既然知道他的为人,那才好应对,换了另外一个来,反而更麻烦。”崔行功说道。
“崔绩,你可跟莒国公谈过话?”
崔敦礼问道。
“暂时没有。”
崔行功道:“岳丈常年不在家,在家也待不了几天。”
他娶了莒国公唐俭之女,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深入朝廷,只是做着一些编纂修书的事务。
这是与唐俭以前的处境相关。
不过,自从唐俭摇身一变,在军中担任思想文职后,崔行功就越发受到家族的重视。
想办法把他塞入魏王编修《贞观大典》中,辅佐编典。
今天也是询问他,关于莒国公唐俭的心思。
唐俭如今在军中的地位,可以说独树一帜,绝对是位高权重。
他们存在拉拢唐俭的想法。
本来唐俭就是世家大族的出身。
拉拢他是应有之意。
“看来,唐俭是想避之不谈啊。”崔仁师说道。
杨师道带着愁色,道:“税务司已经朝我杨氏出手的。”
“那日所言,长安也是人尽皆知,是不是该动手了?”
只是长安之外的杨氏旁支遭到清查,但也代表着弘农杨氏。
杨氏之所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算计萧瑀。
就如同萧瑀一样,身不由己。
谁让他杨氏先被开刀的呢?
他们不冲,指望着其他家族替他们出面?
怎么可能。
弘农杨氏这会儿,已经被逼上前台来了。
他们不反抗,那是坐以待毙。
要反抗,只能是自己出面,其他家族伸出援手,从旁协助。
退一步,弘农杨氏就会遭到整个山东世家的抛弃,然后被拎出来,接受税务司的全面清查。
那对弘农杨氏来说,几乎是完蛋了。
又被清查,又被抛弃。
弘农杨氏以后怕是没有任何立足之地。
所以,只能进,进还可能有一线生机。
杨师道对于自己家族冲在前头,是很不愿意的。
可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
“也是差不多了。”
崔敦礼说道:“诸位以为呢?”
“那就开始吧。”
几人谈着,杨师道很是无奈,他没想到杨氏会有今天,成为马前卒的角色。
要想当年,他弘农杨氏何等风格鼎盛啊。
就在这时,有人快步前来。
“那些人被查了。”
“萧氏与陆氏一同出手的。”
“什么?”
一众人大吃一惊,“怎么会被发现的?”
“不是秘密商讨的嘛,没有人知道。”
卢承庆喊道。
杨师道也是神色骤变,“没有他们,还怎么对江南士族出手?”
在场人都沉着脸,跟江南那边的几人商量好了的。
结果,还没动手,就被收拾了。
“萧瑀他就这么警觉?”
崔敦礼不敢相信道。
“你不知道他,当年能在裴寂等人的漩涡中,全身而退,可见他就是他老狐狸。”
崔仁师说道:“如今他更加老练得多。”
“看来,这一条路走不动了,要另外想办法。”
卢承庆叹息道:“只能是如此了。”
“想让萧瑀这老狐狸跳坑,还真是不容易。”
“这都被他给发现了。”
杨师道一阵苦笑,算计了半天,反而是自己吃了哑巴亏。
几人只好商讨另外的办法,顾远必须要按下去的。
不按下去,局势只会对大家越来越不利。
第302章 李佑与李治抵达上海州
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吃着茶,神色有些恹恹的说道:“朝中局势,越发的微妙了。”
“山东世家的人在上下奔走,江南士族的也不让人省心。”
“朝中群臣对税务司的意见也越来越大……。”
他说着话,见坐在他对面的舅父,慢悠悠的品着茶,优雅从容,不由道:“舅父,你就一点不关心吗?”
高士廉失笑道:“你看,你又急。”
“你都是尚书省右仆射了,怎么还是这么稳不住呢。”
“你着急干什么,有的人更着急。”
长孙无忌哑然失笑,“舅父养生,又是翰林院的教导大学士。”
“对任何事越发从容淡然了啊。”
高士廉责怪道:“你这是打趣老夫呢,还是讥讽老夫?”
“没大没小的。”
长孙无忌恭敬的说道:“我怎么敢,舅父如今是门生大吏遍布,就连崔、卢等姓的大臣,都是舅父的学生。”
“崔敦礼与卢承庆他们,见到舅父,都要恭敬的叫声老师。”
高士廉嗤笑道:“我可不认这两个学生。”
“崔敦礼坐上新闻总司的司郎之位,他的仕途就长远不了。”
“要这样的学生干什么。”
“给自己平添骂名吗?”
长孙无忌大为不解,道:“此话何意?”
“你看到他风光,为山东世家的报纸,大开方便之门。”
高士廉淡淡的说道:“却不知道,这就是埋下了祸患。”
“一个李义府,被人陷害举报。”
长孙无忌道:“李义府应该是属实……。”
“你不管属实与否,他都错失了晋升正三品的官秩,这笔账他会算在山东世家的头上。”高士廉道:“另外一个。”
“许敬宗!”
“崔敦礼如此纵容长安报纸抨击讽刺他。”
“这场争斗分出胜负后,你看许敬宗会不会让崔敦礼好过的。”
高士廉感慨道:“崔敦礼得罪一个,下场不会太惨,但得罪两个,你看他怎么死。”
“舅父,你这么肯定许敬宗无事?税务司能清查天下世家大族?”长孙无忌吃惊道。
刚才高士廉的话,不亚于告诉他,最终的结果。
若不是如此,许敬宗哪里还有机会报复得了?
“肯定?”
高士廉好笑一声,道:“从太子口中说出二十一条规划,我就明白了,这场大势之下,任何反抗都是螳臂挡车,垂死挣扎罢了。”
“你还记得陛下频频视察京营大军,召见各地将校吗?”
长孙无忌点头道:“记得。”
“军心,威望,全系陛下一身。”高士廉道:“你说,朝廷推行的政令,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怎么抵抗,才能阻止推行?”
“就凭那些下三滥的手段?”
“还是说,大家抱团,声势浩大的逼迫陛下?”
长孙无忌思索道:“不见得,他们不敢这么做。”
“只有罢职,官府停摆,国事陷入停滞来威胁。”
“这也不能啊。”长孙无忌说到这里,摇头道:“建立健全科举取士制度,这一招就让他们不管用了。”
他捻着胡须,陷入思考,正在一点点抽丝剥茧。
与舅父在一起,他总能听到看到不同角度的分析解读。
“呵呵。”
“你现在知道了吧。”
高士廉乐呵的笑道:“所有的可能,陛下与高明全部都想到了,并且做好了准备。”
“不敢罢职不做事,更不敢生乱造反。”
“你说,在这种大势下,税务司的清查,到底能不能进行下去?”
“只要没能打倒许敬宗,钝刀子割肉,一点点的就能清查完毕。”
“他们能打倒许敬宗吗?”
“还是有什么办法,让陛下回心转意的?”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