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84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李承乾说道。

  “多谢殿下恩典,这荔枝一看品相就了不得。”

  “臣只有在殿下这里,才能享受到这等绝品荔枝……。”

  萧瑀心头松了一口气,殿下给荔枝就是认可了。

  一颗冰镇荔枝入口,所有烦心事都尽去一般。

  这时,狄仁杰将一张纸放在萧瑀身前。

  萧瑀仅仅是看了一眼,瞳孔猛然一缩。

  “孤倒是觉得,杨氏人说的不错,清理门户嘛,该果断的时候果断点。”

  “吃里扒外的白眼狼是留不得的。”

  李承乾笑吟吟的说道:“宋国公,你说呢?”

  萧瑀的冷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在怀疑家贼是谁,太子就把名字放在他面前了。

  太子在暗地里的关注,到底是有多深。

  他是怎么料到,江南士族会出内鬼,还把人给找出来了。

  更加没想到的人,竟然是他们。

  “臣拜谢太子殿下厚爱!”

  萧瑀起身大拜。

  因为,太子这是在救他的命。

  一旦这些人被撺掇跳出来,背后捅顾远一记。

  那就真的全完了。

  他现在真的庆幸无比,今日的选择是作对了。

  要是没来的话,不敢想象后果是有多严重。

  “嗯!”

  李承乾淡淡的应了一声,不再说其他。

  萧瑀就知道自己该走了,该去清理门户了。

  他拜别太子,匆匆走出东宫,面色很是阴沉可怕。

  内贼,差点就让整个江南士族,万劫不复。

  一想到那等场景,萧瑀杀意已决。

  绝不手软!

  “殿下,若是今日宋国公不来的话,这纸会给他吗?”

  “他会来的。”李承乾平静的说道。

  “啊?殿下这么笃定?”狄仁杰惊讶无比的说道。

  他知道太子不出面,没有发声,但却没有一刻不在关注的。

  李承乾眼皮都不抬一下。

  “由不得他!”

第301章 李义府贯彻圣天子的指示

  朝廷的每一道政令,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不论是大唐,还是大唐之外的,都要受到影响与波及。

  历史的尘埃,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相同的,对世家大族来说同样如此,他们面临着更加残酷又艰难的抉择。

  选对了,家族长久不衰,传承延绵。

  选错了,家族万劫不复,从此没落。

  利益很重要,但立场更重要的。

  税务司清查人口田地,触及到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同样也是在逼迫他们选择站队。

  萧瑀的立场。

  代表着江南士族的立场。

  李承乾对江南士族做好了两手准备。

  站他这边,还知道谁才是他们的靠山,那么江南一地,就要成为清查工作的典型,扮演敢为天下先,摇旗呐喊,身体力行的先锋角色,全力配合支持税务司的清查工作。

  也就是说,要他们自己主动跳出来,哪怕是伤及到自己的利益,也要跟山东世家对着干。

  这样,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

  如果不站他这边的立场,那么江南士族的下场,就会很惨淡。

  杨氏人已经给出信号了,他们会面临什么处境。

  李承乾也不介意,装聋作哑,视而不见的,与山东世家一起,将江南士族彻底从朝廷乃至于地方,清除出官场。

  一个不听话的队伍,分不清立场,留着也没用。

  山东世家确实尾大不掉,但江南士族是李承乾给他们机会的,才有今天的。

  他们不知道珍惜的话,这种背主行为,可以视为反叛不臣。

  收拾也就收拾了。

  相信山东世家很是乐意的,只要太子不出面偏袒,江南士族根本就不是山东世家的对手。

  李承乾为什么要让崔敦礼坐在新闻总司主官的位置上?

  有一点,就是让江南士族感到危机,一旦没有太子的维护,他们江南系的报纸,马上就得关门歇业。

  仅此一条发声渠道没了。

  江南士族的声势,就相当于葬送了一大半。

  他们还怎么在长安立足,怎么跟山东世家斗?

  至于说不斗,向山东世家求好说和,回到原来的起点。

  那只能说过于天真,视朝廷斗争为儿戏。

  三两句就能说和的,那还叫什么朝廷斗争?

  局势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不是想退出就能退出的,已经完全身不由己,自己说的不算。

  别说山东世家不值得相信,极大可能表面答应,等自己退了之后,卸磨杀驴,对江南士族赶尽杀绝,不给东山再起的机会。

  单单太子就不会放过他们。

  加入到这场争斗中,就要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

  中途退出,就要遭到两面围剿。

  萧瑀正是明白这一点,知道山东世家对他们出招了,马上就跑来找李承乾表明自己的立场。

  由不得他不来的。

  不来,就是立场不明确,太子根本不会保他们,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

  在长安报纸对许敬宗与顾远喊打喊杀的时候。

  突然出现不同的声音。

  江南系的报纸,反其道行之,大赞许敬宗与顾远,极力改善两人的风评。

  这就是他们要先做的。

  两种不同的论调,顿时在长安掀起偌大的风波。

  “谁审查通过的?”

  崔敦礼召集属下,沉声问道。

  他见报之后,就敏锐的察觉不对。

  在他主张新闻总司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报纸内容,是不该存在的。

  见众人没有说话,崔敦礼看向李义府,见他没有之前那种谦卑,反而是神态自若,就有点疑惑。

  很快审查批准的签字人,摆放在崔敦礼面前。

  “李司丞!”

  崔敦礼霍然抬头,道:“你能解释一下,为何要签字通过吗?”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李义府一直都表现的那么顺从,也带他与其他人士会面,以为收服,与他们站在一起了。

  谁知道,自己警惕性一放松,就给他玩这么一招。

  李义府不卑不亢的笑道:“司郎,圣天子有言,不因言获罪,也不堵塞言路,允许御前直谏。”

  “更是对新闻总司有指示,可以存在不同的声音,不要过于限制报纸的言论,只要不是离经叛道,妖言惑众就成。”

  “文贤等几报,并没有涉及到违反审查的规定。”

  “属下没有不通过的嘛。”

  崔敦礼看着李义府,双眼能杀人,李义府怕是要被大卸八块了。

  拿圣天子的指示来堵他。

  在场会议是有记录的,他自然不敢说反对的话来。

  反对圣天子的指示,他屁股下面的位置还坐不坐了?

  “李司丞说的好啊。”

  “我们要坚决贯彻圣天子的指示。”

  崔敦礼还不得不顺着说。

  “但文贤几报的内容,确实有点违背民意了。”

  “这样吧,往后文贤几报的审查,我先过目再说。”

  李义府也不争执,顺坡下驴就成。

  他还真没什么担心的。

  你山东世家的报纸,能玩一出暗度陈仓,偷梁换柱的手段。

  江南士族也不是不会。

  走着瞧吧。

  “不愧是李司丞,好样的。”

  崔敦礼离开之时,对李义府大有深意的说道。

  李义府冷笑,他既然站出来,就做好了准备。

  ……

  崔敦礼下值后,没有回到府上,反而是七拐八拐到了一处庭院。

  这里早就有人等候了。

  “抱歉,公务缠身,耽误了时间。”

  崔敦礼说道。

  在场的有好几人。

  卢承庆,崔仁师,崔行功,杨师道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