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在李承乾的推动下,到了不得不改,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他现在说这个,就是告诉李孝恭,未来的两年内,朝廷会对军队有多大的投入。
布匹由朝廷收购,完全不用担心收益,实惠还是落在军方的头上。
此外,还有一个重点,当棉布出现,大规模上市后,会导致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出现致命危机的。
许多家庭,都靠着织布来补贴家用,是占据他们家庭收入,比较大的一部分。
面对棉布的冲击,市场价格必然大跌,从而导致家庭收入骤降。
时代发展的一粒尘埃,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他们承受不起,当没有这部分的收益,日子会很难过的。
所以,才有两年的期限,由朝廷出面来收购,并用在军队改革上。
这两年,将会逐步向民间推广相关纺织技术,同时提高棉花产量,以及种植区域。
换句话说,不能硬着落,要软着落,要给普通家庭一个消化转型的空窗期。
另外,鼓励人口的计划,也正好与之配套。
当妇女织布产生的收益降低,不再成为贴补家用的一大进项。
普通家庭自然会选择,通过生育的方式,获取人口激励的红利,来成为家庭的一部分收入,弥补亏空。
再有府兵转型开垦屯田。
可以说,各种朝廷政策,都是有配套与呼应,环环相扣的。
“殿下,两年时间,是不是有点太短了?”
李孝恭露出为难之色来。
李承乾道:“伯父,我是看在你也是李氏宗室的份上,才把这个事情,先交给你来操办的。”
“两年时间,不少了。”
“而且,还要向朝廷缴税。”
这一份收益,李孝恭一个人是吃不下的,他也不敢一个人吃。
不仅要把其他武将算进来,还要让李世民占据大头。
但就算如此,也能让众人吃的盆满钵满。
想想大唐即将改革,并招募几十万大军,在衣物一方面需要支出多少的预算。
就知道其中的利益有多夸张恐怖了。
第133章 长乐三姐妹
“殿下,这还要缴税……。”
李孝恭属实有点不太情愿,这平白让出去一部分利益,数目也不小啊。
“伯父,你是我李唐宗室之长,自当要做出表率,拿出带头作用来。”
李承乾知道,想让这些人缴税,不是一般的困难。
他动的对外商税,也没动国内的。
就是知道时候不到,太过着急会引起反噬的。
这次的交换,蛋糕太大,武将全吃了,不得给文官们分一点?
缴税,是明面上手段,钱落不到文官的口袋,但文官却是看着国库这个钱袋子的。
也相当于他们有钱。
“臣明白了。”
李孝恭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点头。
李承乾也笑了。
不反对,那么这事就算成了,无需多言。
李孝恭走出东宫,感觉压力不小,他还想着怎么去说服其他人呢。
回到府邸,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先从宗室开始,然后再请其他入府谈论。
“殿下,这么一个好处给河间郡王,看他还这么不情愿的。”
长孙冲摇头,“给孙学士封侯,一个无食邑的侯,也不是多困难。”
“稚奴,你觉得河间君王是在为难嘛?”
李承乾问道。
李治少许沉吟,道:“太子哥哥,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其实这事说开了,对伯父并不是难事。”
“太子哥哥都给他安排好了的,只要不反对就成。”
“所以,伯父大概率是故意装出来为难的。”
李承乾微微一笑,讶异道:“哦?”
“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长孙冲疑惑道:“不会吧,郡王故意装的?”
李治道:“一个无食邑侯,与纺织二机相比,还有棉花,我觉得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太子哥哥这笔买卖做的有点太亏了。”
他旋即,反驳长孙冲所言,“要不装作为难,怎么体现出来伯父的重要性呢?”
李承乾点了点头,“稚奴啊,看来还是你机灵啊。”
“就冲弟这头脑,把他卖了还帮人数钱。”
李孝恭这种人精,怎么会不知道如何抉择?
他就是故意装给李承乾看的。
这事很难办,但太子给的太多了,我可以勉为其难的操作。
一是让李承乾觉得物有所值。
二是展现他的重要作用。
“冲弟,多学着点,看事情不要那么简单。”
“连稚奴都赶不上,白长这么多岁。”
长孙冲:“……”
被太子教训也不是一次两次,他都快习惯了。
……
事情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李孝恭的动作,很快就引起各方的注意。
李世民也收到消息,太子把纺织二机给河间郡王了。
李孝恭也晓得利害,第二天就堂而皇之的进宫,跟李世民奏报了。
“封侯?”
“太子大手笔啊。”
李世民似笑非笑,道:“兄长,这次你可是走大运了啊。”
“陛下,可不是我走大运,是咱们宗室子弟走大运了。”
李孝恭笑道:“一个无食邑侯,大家伙肯定没意见的。”
“对了陛下,到时候你是不是派个人啊。”
李世民轻笑,指着他道:“我派什么,你办事,我很放心。”
“不过想想也是有趣。”
“朝廷的钱,转一圈又回到我这内库来了。”
“国库没钱,我这内库又要出。”
“你说这是不是很奇怪啊。”
他的内库,堆积了不少钱。
大多数都是长乐从吐谷浑那边搞来的。
都没地方花的。
他想修建宫殿,一有这个想法,马上就遭到群臣的反对。
劝谏理由也很正当。
当前天下都需要钱,陛下修宫殿还不如给国库。
你天子门生要不要了?
《唐礼》修不修?
人口激励要不要施行?
军制改革花不花钱?
说到底都是为了李唐江山的未来,也是为了李世民自己的名声。
这搞得他根本无从反驳。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个开始盯着他内库来了。
“陛下富有天下四海,自是最富有的。”
……
李承乾好笑的看着,长乐一脸幽怨的神色。
“哥哥,是妹妹哪里做的不好,讨得哥哥不喜欢了。”
长乐嘟着嘴说道:“有好事,也不念着妹妹。”
“一口气都给人家了。”
长孙冲面色肃穆,很是尽职的充当太子家令。
李治笑吟吟的,看着自家姐姐的表演。
不就是得知太子把东西给了河间郡王,跑来哭诉嘛。
“什么人家。”
“那是伯父。”
李承乾佯怒道:“没大没小的,也不知道多跟河间郡王走动走动。”
“你那些事情,伯父暗中给你大开方便之门,还少了嘛?”
长乐上前挽住李承乾的胳膊,撒娇的喊道:“哥哥,我没有做错事对不对?”
“我办的事情,你高兴,父皇也高兴。”
“可我做的这么好,你就不想着我。”
“妹妹委屈。”
高阳看着,忍不住道:“哥哥,我们也不想要大头,就是要点小的嘛,喝汤也行。”
巴陵羡慕的看着。
她就不敢这么对太子说话。
撒娇?
但凡言语中说出高阳的话,怕是都会引起太子的反感。
“你高阳一个酒楼经营的,就忙不过来,还想东想西的。”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