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10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谁也不敢保证。

  李承乾道:“孤说不许各国跟吐蕃贸易,是让他们认识到,铤而走险的成本有多高。”

  “如果,孤不把商税提起来,不把性质说得很严重。”

  “他们如何敢冒着被我大唐叱问讨伐,去跟吐蕃暗地里交易,吐蕃如何会用大量的金钱,去购买呢?”

  啊?

  众人露出惊讶之色,差点目瞪口呆了。

  殿下这话什么意思,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殿下,臣不懂了。”

  “既要封锁全面封锁吐蕃,却又要各国跟吐蕃交易。”

  “这是什么道理?”

  萧瑀跟高士廉傻眼。

  其他人都是一脸懵逼,脑回路有点跟不上了。

  魏征本来捻着胡须,听着太子讲话,到这会儿也没忍住,震惊之下失手搂了两个胡须下来,痛得不行。

  “殿下,这是不是有点出尔反尔了。”魏征忍着疼痛道。

  “怎么就出尔反尔了?”

  李承乾道:“只要不被我大唐发觉,那么就不存在有国不臣。”

  他抿了一口茶水,润润嗓子。

  今天是商议,是要让他们懂,更是要把话说清楚,转述给李二做决断的。

  “吐蕃与我大唐的对立,并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

  “这是一场持久战争。”

  “那么就要想办法,让他们陷入内耗。”

  李承乾缓缓说道:“孤要通过此举,加重砝码,提高各国阳奉阴违的成本,从而在对吐蕃的贸易中,进行财富掠夺。”

  “孤跟你们举个例子。”

  “一箱茶叶,本来是十贯钱的,孤提高对外商税,十贯钱就要上交两到三贯,商人想要挽回收益,势必会提高商品价格对外出售。”

  “各国可能抱怨不满,购买的少了。”

  “但有了禁止跟吐蕃任何交易的禁令,要承担不臣罪名,遭到我天军讨伐。”

  “暗地贩卖到吐蕃,却能卖到三十,乃至五十贯。”

  “诸位,你们觉得他们做还是不做?”

  做还是不做?

  肯定做啊。

  走私禁物,回报有多高,他们在场的人不是清楚。

  李承乾这么一说,他们算是明白其中的道道了。

  就是划下一条禁令的线。

  从而让各国私底下有借口,本该低价的物资,有高价的理由卖给吐蕃。

  我们都承担要被讨伐的风险,价格高一点不是应该的?

  “不是。”

  长孙无忌急切的说道:“我们也可以啊,为何要给其他各国?”

  高士廉也是点头,“按照殿下的说法,我们也能够承担。”

  “不!”

  李承乾道:“我们在商税上,就已经吃到大头了。”

  “不管他们如何,最终钱,还是要流回我们大唐的。”

  这就是巨无霸的大唐帝国的底气与自负。

  随便你们再如何赚钱,只要没有物资,还是得乖乖掏钱从我手里购买。

  不买就没地方。

  作为中间商,就要有中间商的觉悟。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大唐不能下场,必须要高调保持封锁吐蕃态势,对禁令一再增加压力。”

  “我们压力给的越大,铤而走险的各国才越是有理由要高价。”

  “孤就不信了,他吐蕃有多少财富,能撑得下去?”

  “孤要在两年时间内,把吐蕃变成一个乞丐王国。”

  “今年先提高五倍,明年提高十倍。”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搂草打兔子,顺带着让各国也感受一番,什么叫制裁的威力。”

  “商税提高,他们贵族能用的起,底层的百姓却用不起。”

  “你们猜,贵族享受了,底层受难了,他们会怎么样?”

  他拍了拍手,语气平静的可怕,“钱,我们大唐要了,威,我们大唐也施了。”

  “矛盾,也给他们埋下了。”

  “吐蕃,孤要给他玩得分崩离析。”

  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震怖的看向李承乾。

  他们没想到背后,一个商税,一条禁令,一条封锁,威力会如此巨大。

  这不是一石二鸟,是多鸟啊。

  而他们大唐作为背后的推手,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来。

  “各个地方,要设立专门的关卡,严查进出货物。”

  “同时严厉打击,任何非法走私,确保大唐利益不受到损害。”

  李承乾道:“诸位,可懂了?”

  “臣等明白。”

  “好。”

  他淡然一笑,道:“舅舅留下。”

  其他人该走的走。

  见此,众人纷纷告退,不过出去后,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站在东宫等候。

  今日之事。

  太子提议,如何实施,还要一起去太极宫,面呈陛下,详细告知。

  所以。

  还要等着长孙无忌出来。

  没等多久,长孙无忌心事重重的出来。

  众人也没有问,高士廉多次看向他,不知道怎么转眼间,就这样了。

  很快。

  他们来到太极宫,都是重臣,李二再忙也要接见。

  “辅机,你们才从我这儿离开多久。”

  “去了一趟东宫,又想着来了?”

  李二随口说道。

  这是在说,我知道你们都去东宫了。

  干什么了,快老实交代。

  “陛下,事情是这样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嘴的,把东宫提议和盘托出。

  李二越听越是坐不住。

  他起身踱步,走来走去的。

  “能不能行?”

  李二不傻,听懂就知晓其中的利害。

  与国大益。

  “陛下,是能行的。”

  魏征说道:

  “我们坐收渔翁之利,根本不用大打出手。”

  “不战而屈人之兵,莫过如是也。”

  李二走到魏征身边,道:“你说,太子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魏征,你是他老师,你应该知道吧。”

  魏征脸上有些尴尬。

  我知道?

  知道个鸡毛啊。

  这位太子,他作为老师都觉得羞愧难当。

  “哈哈。”

  李二仰头一笑,“就按照太子所言,即刻去操办。”

  “我到要看看,各国是要跳脚呢,还是偷摸的喝汤。”

  他不担心各国联合起来。

  打一个是打。

  打两个也是打。

  就没有大唐没揍过的外族。

  全部都是渣渣。

  “是!”

  群臣离开。

  长孙无忌却是没走,他等人走完了,在跟李二禀报。

  “殿下说,要立即将忠烈,弘化公主送回吐谷浑。”

  “一来,吐谷浑做出威逼的动作来。”

  “二来,吐谷浑要作为私底下交易吐蕃的中转站。”

  李二微微一顿,他几乎瞬间就知道要干什么,“谁要用?”

  “长乐公主!”

  李二皱着眉头,眼神转动。

  “吐谷浑临近吐蕃,是有通道的。”

  “长乐公主手下的人暗地里跟吐蕃交易,也算是给各国一个隐晦的信号。”

  “大唐公主都敢做,没道理,他们不敢走私啊。”

  “朝中再派遣一人去吐谷浑为相,又有军队在手,暗地里还能盘剥他们一番,他们也不得不认。”